讲中国历史,看历史知识,尽在讲历史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史百科

高中历史学习中常用的唯物史观及相关理论的基础知识

2024-07-18 07:47:03 来源:古今历史网_历史故事_历史知识分享平台 责编:admin

  历史学习的初级入门阶段主要是了解一些基本的历史知识,而学习的进一步提升就需要了解和掌握一些历史概念和理论,并能够对这些理论加以灵活运用。所有的历史著作和历史教科书都是在一定的历史理论的指导下编写的,但是部分的概念和几乎所有的史学理论都没有在历史叙述中明确提出,更没有进行相关的解释和说明。这些理论贯穿于历史著作和教科书中,隐含在体例安排、史料选择、历史叙述和历史评论里面。当今的高中历史教科书普遍运用的主要是唯物史观的理论,同时也采纳了一些其它比较有影响力的学术理论,比如全球史观和文明史观的一些理论观点。作为高中生无论是学习历史还是应对历史高考,都需要充分理解这些概念和理论知识。所以本文将高中历史学习中必须掌握的唯物史观以及相关的一些概念和理论做了简要的整理和说明,希望能够对高中生的历史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能够对老师们的教学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1、生产力是人类创造新的物质财富的能力,也是社会发展内在的基础动力。构成生产力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引入生产过程的劳动对象,具有一定生产经验与劳动技能的劳动者。另外,生产力中还包含着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过程、在生产力各基本要素之中转化为实际的生产能力。科学技术上的运用,会引起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素质的深刻变革和巨大进步,科学应用于生产组织管理中,能够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 所以现代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生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近代以来,科学技术成为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科学技术因此被称为是第一生产力。

  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它处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近现代社会的生产力发展主要体现在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上。如近代以来蒸汽机、电力等一系列发明的出现和使用,对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2、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关系。包括三个方面: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分配的形式。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是最基本的,起决定作用的。所以我们确定生产关系性质和划分历史阶段的时候,主要是依据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比如战国时代土地私有制的基本确立,就被当作封建制生产关系确立的标志。

  3、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生产力,最终就会形成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生产力的性质、发展水平以及发展要求决定着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因而也决定着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着人们对产品的分配关系。我国当代的生产力水平和生产社会化程度不高,经济发展很不平衡,这就决定了我国的生产关系具有多种层次和多种形式。

  另外,生产力的发展和变化也规定了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化。所以,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生产关系也将不断变化。如中国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出现推动土地私有制的产生。近代欧洲工业革命的一系列发明创造的出现,导致了生产组织形式和生产关系的一系列变革。

  4、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合的时候,它就有力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合的时候,它就阻碍甚至破坏生产力的发展。

  所以,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变化,需要不断去调整生产关系,让生产关系能够始终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如秦汉时期,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明清时期的地主土地私有制则阻碍了生产力的进步。我国当代的经济体制改革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的必然结果,因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存在着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某些因素和环节,需要通过改革生产关系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1、经济基础:经济基础是指一定历史阶段的所有生产关系的总和。这些生产关系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决定这个阶段社会性质。比如在战国时期,传统的井田制依然大量存在,但是土地私有制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所以把战国定性为封建制社会。而在晚清民国时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大量出现,但是封建土地私有制和租佃制依然根深蒂固,并且占据了当时中国经济的主导地位,所以中国依然是半封建社会,而不是资本主义社会。

  2、上层建筑:包括阶级关系、维护这种阶级关系的国家机器、政治法律的制度、组织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意识形态。

  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表现为①经济基础的需要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②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③经济基础的变化发展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及其方向。如中国古代土地私有制和地租剥削方式的广泛确立,导致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近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不断发展导致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各国的逐步确立。

  上层建筑的各个部分由于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对独立性,其改变有早有晚、有快有慢,这种情况决定了上层建筑中新旧斗争的长期性。比如启蒙思想的产生和广泛传播先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而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初步确立以后,又还有一个不同领域先后逐步完善的过程。

  4、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 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 当它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 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 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 它就束缚生产力的发展, 阻碍社会前进。如明清时期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已经阻碍了生产关系的变革,从而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19世纪晚期德国实现统一和实行君主立宪,则对德国以后的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日本近代的明治维新以及二战后的民主化改革,都对日本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大促进作用。

  三、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1、社会存在: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它包括:地理环境、社会阶级因素、生产力以及生产关系(两者合称生产方式)等。社会存在最主要的形式是当时社会的各种济与政治状况。

  2、社会意识:是人们的思想观念对社会存在的总体反映,包括以下内容:人们的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社会心理等等。

  3、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1)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前提和基础。(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内容和形式。(3)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

  社会意识的状况都是当时社会现实的反应,比如儒家思想的根深蒂固,是封建的经济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产物。而意识形态的发展变化,归根到底都是同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相适应的,也就是说,社会存在发生了变化,社会意识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各个时代的思想文化现象都可以从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存在中去寻找根源,如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现象的产生,就是铁犁牛耕导致的社会转型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应。

  4、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也就是说社会意识的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变化是不同步的。社会意识有时候会滞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有时候也会超前的对未来的社会形式进行思考和规划。如法国18世纪的启蒙思想就是超前规划,而19世纪后期,法国的君主制思想依然强大,这是社会意识滞后的表现。现代中国社会中,也还存在着封建落后思想的残余。

  5、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有阻碍作用。如近代中国的进步思想和保守顽固思想,对中国历史发展所产生影响是截然不同的。

  1、人类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总趋势是不断地前进和上升。人类社会有规律地依次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一般是从原始社会到奴隶、封建、资本主义再到社会主义和社会。但是也有例外情况,不同地区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如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过短暂的新民主主义社会以后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并没有经历过一个资本主义阶段,而在西藏地区,是由封建农奴制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

  2、历史发展的过程具有曲折性。历史不是直线发展的,如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屡遭挫折。历史有时候会出现倒退现象,如近代英国和法国,曾经都出现过封建统治和封建制度的复辟现象。

  3、内部历史因素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影响历史的进程。任何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的发生,其原因都是当时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各个因素、阶级关系、民族关系,互相影响,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在某些情况下,特别是近代以来,外部各种因素也会对内部因素产生影响,从而共同影响历史的进程。如日本的明治维新和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就是受到国内外各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

  1.阶级是个人在社会生产过程中所处的位置,主要是根据个人在生产资料所有制中的地位关系作为划分依据。阶层与阶级不同,阶层是以个人所拥有的财富、地位、权力与声望的高低来划分的。 比如某些时代,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是两个不同的阶级,但是都可以是当时社会的上流阶层,反过来,资本主义时代的资产阶级中不同的具体的个人,也会有的属于上层阶层,有的属于中层阶层。

  2.阶级产生的两个基本前提:一是剩余产品的出现;二是私有制的形成。没有私有制就没有阶级,但是可能有不同的阶层。

  3.阶级斗争是对立的阶级之间的相互冲突的表现。不同时代的阶级斗争主要表现为当时两大基本阶级之间的斗争,如封建社会是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斗争,资本主义社会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

  4.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社会发展的深刻原因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以及受这一矛盾制约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在阶级社会中,上述社会基本矛盾必然表现为阶级矛盾,表现为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阶级斗争可以为生产力发展扫清障碍,生产力的发展最终必须通过生产活动本身来实现。如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成功以后,新的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才能大大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阶级斗争通常导致革命和改革的发生。其中,自下而上的暴力革命是历史前进的重要动力,表现就是,被统治阶级通过阶级斗争,推翻剥削阶级的政治统治,然后运用政权的力量变革生产关系,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如欧洲近代的资产阶级革命、俄国的十月革命等等。

  同时,改革也是历史前进的重要动力。一方面被统治阶级可能通过改革实现革命的效果,如中国古代的秦国,就是通过商鞅变法确立起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近代日本通过明治维新、俄国通过农奴制改革,从此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另一方面,统治阶级内部不得不进行的某些局部改革,也可以在不同程度上为生产力发展创造条件,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如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等。

  5、不同的阶级处于不同的历史地位,具有不同的历史作用。没落的、反动的阶级所进行的种种活动往往是阻挡着历史的前进;新生的、进步的阶级所从事的阶级斗争才能真正推动着历史的发展。如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在中国的进步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是完全不同的,民族资产阶级起到的主要是进步作用,而地主阶级则主要起到了阻碍作用。

  六、人民群众与杰出人物: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起决定作用,杰出人物在历史上起到重要作用。

  1、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起决定作用。人民群众是以所有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为主体的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总和。人民群众的决定作用主要体现在: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历史的前进归根结底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作用的结果。

  2、唯物史观承认和肯定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但是杰出人物只能给予历史进程以重大影响,而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杰出人物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杰出人物提出的进步思想主张能够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如人文主义思想、启蒙思想的代表人物,以及中国近代的维新思想的历史作用。

  (2)先进人物往往是广大人民群众和先进阶级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如华盛顿、孙中山的杰出贡献就是分别领导了两国的资产阶级革命。

  (3)统治阶级的某些杰出人物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所采取的某些措施,如果顺应了历史发展要求,也可以对历史的发展起着某种推动作用。如伯利克里改革、林肯的废奴改革等等。

  (4)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的创造性活动,促进了人类科学文化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也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如牛顿、孟德斯鸠、莫扎特等,都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过渡到垄断阶段,也就是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列宁认为帝国主义具有以下特征:

  1、垄断性。生产和资本的集中高度集中,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越来越起决定作用,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溶合为金融资本,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金融寡头。

  3、没落性。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资本主义从此开始进入下坡路。帝国主义时代到来以后,就具备了进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十月革命就是以此理论为基础展开的。

  1、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中,由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既然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那么这个革命为什么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呢? 因为,社会主义革命以推翻资本主义,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为目标,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另外还需要反对官僚资本主义,但是并不反对一般的民族资本主义。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无产阶级、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小资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基本动力。具有两面性的民族资产阶级也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

  3、近代中国的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新民主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

  4、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包括: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国家资本同私人资本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

  九、关于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评价标准,判断和评价历史事件、现象和人物,需要有基本的依据和标准。我们常用的标准是:

  1、生产力标准:是否有利于或者推掉了生产力的发展。如机器的出现一方面导致生产力的飞跃,另一方面又导致了手工业者的破产,我们应该肯定还是否定呢?有了这个标准,答案就是显而易见的了。

  2、进步的标准:是否符合历史前进方向。如法国大革命导致了国内长期的战争和动乱,拿破仑对欧洲很多国家发动了侵略战争,但是因为法国大革命打击了法国封建势力,拿破仑战争则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都是顺应历史潮流的,我们还是要予以充分的肯定。

  3、人民的标准:是否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如雅典伯利克里等进行的民主改革,符合大多数公民的利益,但是没有给广大奴隶带来任何好处,所以要一分为二地看待。

  4、阶级的标准:是否有利于劳动阶级和先进阶级的利益和解放。如俄国1861年改革,解放了广大农奴,英国1832的选举改革,使得工业资产阶级获得选举权,都应该予以肯定。

  5、国家和民族利益的标准:是否有利于国家统一和发展; 是否有利于民族进步和团结等。如对于秦始皇和北魏孝文帝的评价,就不能站在局部地区和个别民族的立场上,而应该站在中国和中华民族的总体立场上来看问题,这样就很容易分清是非了。

古今历史网_历史故事_历史知识分享平台 https://www.yuzhubaobao.com/ ICP备案:鲁ICP备2024097632号-1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