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秋末期,中原社会已经变得比较宽容柔和,崇尚优雅和尊严。但秦国长期与戎狄杂处,草原游牧文化中没有的仁德概念,以绝对服从为天职,具有高度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段材料揭示出
25.2018年1月18日新闻报道,成都天府新区发掘的崖墓群包含崖墓200余座,跨越东汉两晋南北朝500余年,出土了高鼻梁大眼睛的“西域风”铜像(见下图)。这从一个侧面说明
26.宋人自称“立国在乎台谏”“乃生民休戚之所归,国家治乱之所系焉”。宋代台谏官“无所言,而人君不得不闻,有司不得不行者,莫先于台谏”。以至台谏系统的地位在宋代达到“百职之中,其任最重”的程度。这说明
27.黄仁宇认为,明朝“整个税收水平仅为农业产量的10%,……从不进行根本调整。……当税收不能进行调节时,各地的土地所有、土地租佃以及利息率等情况合在一起就会将税收限制在通行的范围之内,税收的任何增长都会让最低层的纳税人感到不可忍受”。这说明明朝
28.下表是《1873~1903年中国出口货物分类统计表(%)》(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该表说明近代中国
29.到1915年,中国人看外国摆脱了“夷狄”的局限,再也不会出现郭嵩焘说了一句“现在的夷狄和从前不同,他们也有2000年的文明”而闹得满朝激愤、日日参奏的景象了。这种现象表明
30.下表是美国《》对卢沟桥事变的部分报道(据2018年1月14日北华大学东亚中心副研究员赵文铎文章整理)。据该表可推知
日军发言人指出,南京政府将这场局部冲突扩大为全面战争,明显为了恶化局势。既然南京政府采取敌对手段,那么中国中央政府就需要(对这场战争)负责任。
政商界领袖支持内在中国的举动。日本官员坚持认为,和平有赖于南京同意在华北地区达成和平协议
日本人在广播中说,中日之间的所有嘛烦的根本原因是由推行的反日政策和中国人民统一意下培育出的反日情绪。
31.1965年,上海的钢材、机床、棉纱产量各占全国的四分之一,缝纫机产量占三分之一,手表产量占列十分之九。到1980年代,改革开放开始后,上海这座计划经济的重镇,经济增长率却处于全国平均速度以下的位次。这折射出
32.罗马法规定,善意和诚信是有效缔结契约的前提。具有欺诈故意的行为,或者是因不讲诚信而被法律认定为“不名誉”的人的行为,是无效的行为。这体现出罗马法
33.随着欧洲大陆国家开始工业化,其国内的工业生产替代了进口,英国出口的商品在欧洲大陆的市场份额日益下降。到1913年,英国已经基本失去美国市场,当时美国占英国商品出国市场中的份额仅为5%。这反映出
34.美国国际关系理论大师肯尼思・华尔兹指出,冷战期间,“从利害关系的大小和斗争的力量来看,意识形态在美国和苏联的外交政策中都从属于利益,这两国的行为与其说是像救世主领导人的行为,不如说是传统大国的行为”。这段材料反映出美苏冷战
35.1990年,苏联这个“社会主义”大国已经落到了满世界乞讨购粮款的地步。按戈尔巴乔夫的说法:“苏维埃事业失败在于奋斗几十年后才发现,我们仅仅是一个拥有很多的第三世界国家。”这揭示出苏联
此资料来源于:中学历史教学园地(.zxls.com/),未经允许,谢绝转载。
材料一中国古典人文思想究天人之际,立意其高远而又不偏不倚。……中国人特殊的思维方式,使他们往往会转换不同的角度来综合性地观照同一种事物,以求更加完满地把握其中的内蕴,不会将其中某个方面加以无限放大来挤占其他的方面。对于人性的开展与实现,他们给出的人性空间既有超凡出世的神圣维度,也有食色性这些与动物性接壤的维度;既有与众人合作组成和睦家庭社会的内涵,也有与自然万物达成一片的内涵;既有感性的层面,也有知性的层面,更有感知意识所不能及的玄妙的层面。这种上下左右都没有封畛的全方位开放的人性,………对于生活在不同境地的人都有一种普适性。
材料二在文艺复兴以来西方人文主义图景中,人性与神性、人性与物性之间始终存在着一道填不平的鸿沟。……从人本出发,则会将神本、物本遮蔽;从神本出发,也会将人本遮蔽;从物本出发,就会反过来与人本、神本相冲。因其不能兼容,自然彼此间存在着排异反应,总是处于相冲相克之中。……它对人存在的理解中,向上的一极没有包含神圣的维度,向下的一极没有包容自然万物,因此势必将人生神圣的维度让渡于宗教,将自然的和谐割让给科学。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与西方近代人文主义思想的异同点。(12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与西方近代人文主义思想对各自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13分)
美国学者E.S.Lee提出了系统的人口迁移理论——“推拉理论”。他首次划分了影响迁移的因素,并把它分为“推力”和“拉力”两个方面,前者是消极因素,促使移民离开原居住地;后者是积极因素,吸引怀着改善生活愿望的移民迁入新的居居住地。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现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材料从中唐开始,藩镇和一些势力较大的州郡常常以种种借口和手段,截留应该上缴中央政府的赋税,久而久之,形成了财政上的“留使”“留州”制度。到了五代时,藩镇节度使甚至直接派自己的亲信武将管理场(征收赋税的场所)务,赋税大权落入节度使手中。
赵匡胤发布诏令,要求各州除留下必要的经费外,其余贡赋中属于货币的部分要全部奉送到京,不得无故截留。同时,赵匡胤还以中央支付给大藩“公使钱”为条件,废除了“留使”“留州”制度,收回了藩镇所控制的部分财权。此后,赵匡胤还在中央设立了分管财政的三司,设三司使和三司副使,总管各地贡赋和中央财政,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统治。这些措施对解决藩镇割据、维护国家统一起到了重要作用,稳固了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基础,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材料美国最初想按照德囯模式来处理日本的占领问题,还提出了一个四国国占领计划,也就是美国占领本州島中部地区,苏联占领北海道和本州北部地区,中国占领四国岛,英国占领本州西部和九州岛,东京和大阪两城市则由各国分区占领。最终,除小部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军队外,绝大部分的对日占领任务都由美军完成。
日本投降和美国单独占领可谓是外交史最富于戏剧性的转折,日本在美国主导的改造下迅速完成了从美国的对手到美国的盟友的大转身,而美苏这对战时盟友之间的矛盾却在美国单独占领日本的过程中彻底公开化。著名的日裔美籍历史学家入江昭评价道,“从很多方面来说,日木投降的方式不仅使之成为战后和平的开始,也成为冷战的开端”。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最初提出四国分区占领日本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单独占领日本的原因和对二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9分)
材料马相伯(1840~1939年),中国著名教育家、复旦大学创始人。1900年决定毁家兴学,将祖遗己产青浦等地的熟田3000亩捐给教会,亲立字据,规定诚产业供作中西大学建成后的学生助学金。1903年创办震旦大学院,实行学生自治。1905年在江湾筹建复旦公学(今复旦大学),自任校长兼法文教授。辛亥草命前后,与英华(宇敛之,后为辅仁大学校长)创办辅仁社(即后来的辅仁大学)和培根女校。
九一八事变时,马相伯已届91岁高龄。他发表《为日祸敬告国人书》,主张“立息内争,共御外侮”。亲自挥毫作榜书、对联义卖,共得10万元,全部支援抗日义勇军。他先后发起组织多个爱国教亡团体,被公认为救国领袖、爱国老人。1939年11月4日在越南谅山溘然长逝。噩耗传出,举国哀悼。
此资料来源于:中学历史教学园地(www.zxls.com/),未经允许,谢绝转载。
(1)同: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重视解决社会现实问题;培养了探究精神。(6分)
异:中国强调天、人、社会、自然之间的贯通与和谐;西方将神、人、自然对立。中国重视纵横的联系与包容;西方缺乏和谐包容精神。中国着眼于普适性;西方着眼于彼此之间的斗争性。(6分)
(2)中国:形成了天人合一,人与社会、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培育了内在精神的圆融贯通;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和持续发展;为不同境遇的人群提供了适合自身的文化理念。(7分)
西方:形成了众多流派的人文主义思想;使西方近代社会不断出现思想发展的高峰;为社会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6分)
论述:东部沿海地区由于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基础比较好;东部地区在对外开放上早于中西部地区,带动了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总体上比较平衡,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较大;东部地区生活条件好于中西部地区,吸引人口向东部地区迁移。(9分,言之成理即可)
论述: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经济持续发展,区域内平衡性高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地域狭小,人口密度大,交通和生活条件好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城乡差距小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自然条件比较接近,不像中西部地区差别较大。(9分,言之成理即可)
(1)背景:唐末五代时期,地方截留中央财赋,威胁中央政府;北宋建立后大力加强中央集权。(2分)
措施:地方除留下必要经费外,其余财赋中的货币部分全部上交;通过中央支付大藩“公使钱”收回地方财权;中央设立专门机构总管全国财赋。(6分)
(2)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增加了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削弱了地方自主权。(7分)
(1)原因:加强在对日作战中的合作;减轻美国自身的负担;促进战后国际合作。(6分)
(2)原因:美国对日作战进程顺利,迅速占领日本本土;美苏争夺远东势力范围;扩大美国在远东地区的利益和影响。(4分,任答两点即可)
影响:美日关系有战时对手转变为同盟;美苏关系由合作走向对抗;国际关系开始走向冷战;使东北亚地区长期处于战争威胁之中。(4分,答出其中三点,言之成理即可)
(1)活动:毁家兴学,捐献土地为学生提供助学金;创办大学和女校,专注近代教育的发展;九一八事变后呼吁团结御侮;为抗日救亡提供援助,组织抗日救亡团体。(8分)
(2)因素:近代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民族复兴意识的觉醒;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坚定的爱国主义信念;国内政治局势的变动。(7分)
本周点击榜
本月点击榜
古今历史网_历史故事_历史知识分享平台 https://www.yuzhubaobao.com/ ICP备案:鲁ICP备2024097632号-1 网站地图
最新衡水押题历史试题
.在春秋末期,中原社会已经变得比较宽容柔和,崇尚优雅和尊严。但秦国长期与戎狄杂处,草原游牧文化中没有的仁德概念,以绝对服从为天职,具有高度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段材料揭示出
25.2018年1月18日新闻报道,成都天府新区发掘的崖墓群包含崖墓200余座,跨越东汉两晋南北朝500余年,出土了高鼻梁大眼睛的“西域风”铜像(见下图)。这从一个侧面说明
26.宋人自称“立国在乎台谏”“乃生民休戚之所归,国家治乱之所系焉”。宋代台谏官“无所言,而人君不得不闻,有司不得不行者,莫先于台谏”。以至台谏系统的地位在宋代达到“百职之中,其任最重”的程度。这说明
27.黄仁宇认为,明朝“整个税收水平仅为农业产量的10%,……从不进行根本调整。……当税收不能进行调节时,各地的土地所有、土地租佃以及利息率等情况合在一起就会将税收限制在通行的范围之内,税收的任何增长都会让最低层的纳税人感到不可忍受”。这说明明朝
28.下表是《1873~1903年中国出口货物分类统计表(%)》(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该表说明近代中国
29.到1915年,中国人看外国摆脱了“夷狄”的局限,再也不会出现郭嵩焘说了一句“现在的夷狄和从前不同,他们也有2000年的文明”而闹得满朝激愤、日日参奏的景象了。这种现象表明
30.下表是美国《》对卢沟桥事变的部分报道(据2018年1月14日北华大学东亚中心副研究员赵文铎文章整理)。据该表可推知
日军发言人指出,南京政府将这场局部冲突扩大为全面战争,明显为了恶化局势。既然南京政府采取敌对手段,那么中国中央政府就需要(对这场战争)负责任。
政商界领袖支持内在中国的举动。日本官员坚持认为,和平有赖于南京同意在华北地区达成和平协议
日本人在广播中说,中日之间的所有嘛烦的根本原因是由推行的反日政策和中国人民统一意下培育出的反日情绪。
31.1965年,上海的钢材、机床、棉纱产量各占全国的四分之一,缝纫机产量占三分之一,手表产量占列十分之九。到1980年代,改革开放开始后,上海这座计划经济的重镇,经济增长率却处于全国平均速度以下的位次。这折射出
32.罗马法规定,善意和诚信是有效缔结契约的前提。具有欺诈故意的行为,或者是因不讲诚信而被法律认定为“不名誉”的人的行为,是无效的行为。这体现出罗马法
33.随着欧洲大陆国家开始工业化,其国内的工业生产替代了进口,英国出口的商品在欧洲大陆的市场份额日益下降。到1913年,英国已经基本失去美国市场,当时美国占英国商品出国市场中的份额仅为5%。这反映出
34.美国国际关系理论大师肯尼思・华尔兹指出,冷战期间,“从利害关系的大小和斗争的力量来看,意识形态在美国和苏联的外交政策中都从属于利益,这两国的行为与其说是像救世主领导人的行为,不如说是传统大国的行为”。这段材料反映出美苏冷战
35.1990年,苏联这个“社会主义”大国已经落到了满世界乞讨购粮款的地步。按戈尔巴乔夫的说法:“苏维埃事业失败在于奋斗几十年后才发现,我们仅仅是一个拥有很多的第三世界国家。”这揭示出苏联
此资料来源于:中学历史教学园地(.zxls.com/),未经允许,谢绝转载。
材料一中国古典人文思想究天人之际,立意其高远而又不偏不倚。……中国人特殊的思维方式,使他们往往会转换不同的角度来综合性地观照同一种事物,以求更加完满地把握其中的内蕴,不会将其中某个方面加以无限放大来挤占其他的方面。对于人性的开展与实现,他们给出的人性空间既有超凡出世的神圣维度,也有食色性这些与动物性接壤的维度;既有与众人合作组成和睦家庭社会的内涵,也有与自然万物达成一片的内涵;既有感性的层面,也有知性的层面,更有感知意识所不能及的玄妙的层面。这种上下左右都没有封畛的全方位开放的人性,………对于生活在不同境地的人都有一种普适性。
材料二在文艺复兴以来西方人文主义图景中,人性与神性、人性与物性之间始终存在着一道填不平的鸿沟。……从人本出发,则会将神本、物本遮蔽;从神本出发,也会将人本遮蔽;从物本出发,就会反过来与人本、神本相冲。因其不能兼容,自然彼此间存在着排异反应,总是处于相冲相克之中。……它对人存在的理解中,向上的一极没有包含神圣的维度,向下的一极没有包容自然万物,因此势必将人生神圣的维度让渡于宗教,将自然的和谐割让给科学。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与西方近代人文主义思想的异同点。(12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与西方近代人文主义思想对各自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13分)
美国学者E.S.Lee提出了系统的人口迁移理论——“推拉理论”。他首次划分了影响迁移的因素,并把它分为“推力”和“拉力”两个方面,前者是消极因素,促使移民离开原居住地;后者是积极因素,吸引怀着改善生活愿望的移民迁入新的居居住地。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现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材料从中唐开始,藩镇和一些势力较大的州郡常常以种种借口和手段,截留应该上缴中央政府的赋税,久而久之,形成了财政上的“留使”“留州”制度。到了五代时,藩镇节度使甚至直接派自己的亲信武将管理场(征收赋税的场所)务,赋税大权落入节度使手中。
赵匡胤发布诏令,要求各州除留下必要的经费外,其余贡赋中属于货币的部分要全部奉送到京,不得无故截留。同时,赵匡胤还以中央支付给大藩“公使钱”为条件,废除了“留使”“留州”制度,收回了藩镇所控制的部分财权。此后,赵匡胤还在中央设立了分管财政的三司,设三司使和三司副使,总管各地贡赋和中央财政,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统治。这些措施对解决藩镇割据、维护国家统一起到了重要作用,稳固了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基础,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材料美国最初想按照德囯模式来处理日本的占领问题,还提出了一个四国国占领计划,也就是美国占领本州島中部地区,苏联占领北海道和本州北部地区,中国占领四国岛,英国占领本州西部和九州岛,东京和大阪两城市则由各国分区占领。最终,除小部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军队外,绝大部分的对日占领任务都由美军完成。
日本投降和美国单独占领可谓是外交史最富于戏剧性的转折,日本在美国主导的改造下迅速完成了从美国的对手到美国的盟友的大转身,而美苏这对战时盟友之间的矛盾却在美国单独占领日本的过程中彻底公开化。著名的日裔美籍历史学家入江昭评价道,“从很多方面来说,日木投降的方式不仅使之成为战后和平的开始,也成为冷战的开端”。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最初提出四国分区占领日本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单独占领日本的原因和对二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9分)
材料马相伯(1840~1939年),中国著名教育家、复旦大学创始人。1900年决定毁家兴学,将祖遗己产青浦等地的熟田3000亩捐给教会,亲立字据,规定诚产业供作中西大学建成后的学生助学金。1903年创办震旦大学院,实行学生自治。1905年在江湾筹建复旦公学(今复旦大学),自任校长兼法文教授。辛亥草命前后,与英华(宇敛之,后为辅仁大学校长)创办辅仁社(即后来的辅仁大学)和培根女校。
九一八事变时,马相伯已届91岁高龄。他发表《为日祸敬告国人书》,主张“立息内争,共御外侮”。亲自挥毫作榜书、对联义卖,共得10万元,全部支援抗日义勇军。他先后发起组织多个爱国教亡团体,被公认为救国领袖、爱国老人。1939年11月4日在越南谅山溘然长逝。噩耗传出,举国哀悼。
此资料来源于:中学历史教学园地(www.zxls.com/),未经允许,谢绝转载。
(1)同: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重视解决社会现实问题;培养了探究精神。(6分)
异:中国强调天、人、社会、自然之间的贯通与和谐;西方将神、人、自然对立。中国重视纵横的联系与包容;西方缺乏和谐包容精神。中国着眼于普适性;西方着眼于彼此之间的斗争性。(6分)
(2)中国:形成了天人合一,人与社会、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培育了内在精神的圆融贯通;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和持续发展;为不同境遇的人群提供了适合自身的文化理念。(7分)
西方:形成了众多流派的人文主义思想;使西方近代社会不断出现思想发展的高峰;为社会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6分)
论述:东部沿海地区由于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基础比较好;东部地区在对外开放上早于中西部地区,带动了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总体上比较平衡,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较大;东部地区生活条件好于中西部地区,吸引人口向东部地区迁移。(9分,言之成理即可)
论述: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经济持续发展,区域内平衡性高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地域狭小,人口密度大,交通和生活条件好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城乡差距小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自然条件比较接近,不像中西部地区差别较大。(9分,言之成理即可)
(1)背景:唐末五代时期,地方截留中央财赋,威胁中央政府;北宋建立后大力加强中央集权。(2分)
措施:地方除留下必要经费外,其余财赋中的货币部分全部上交;通过中央支付大藩“公使钱”收回地方财权;中央设立专门机构总管全国财赋。(6分)
(2)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增加了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削弱了地方自主权。(7分)
(1)原因:加强在对日作战中的合作;减轻美国自身的负担;促进战后国际合作。(6分)
(2)原因:美国对日作战进程顺利,迅速占领日本本土;美苏争夺远东势力范围;扩大美国在远东地区的利益和影响。(4分,任答两点即可)
影响:美日关系有战时对手转变为同盟;美苏关系由合作走向对抗;国际关系开始走向冷战;使东北亚地区长期处于战争威胁之中。(4分,答出其中三点,言之成理即可)
(1)活动:毁家兴学,捐献土地为学生提供助学金;创办大学和女校,专注近代教育的发展;九一八事变后呼吁团结御侮;为抗日救亡提供援助,组织抗日救亡团体。(8分)
(2)因素:近代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民族复兴意识的觉醒;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坚定的爱国主义信念;国内政治局势的变动。(7分)
本周点击榜
本月点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