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系于1925年建系以来,办公场地几度搬迁,一路映照出时代的变幻。据复旦校友读史老张考证,20世纪30年代初,为迎接复旦大学30周年校庆,校方拟建行政楼,但苦于资金不足,校董会决定发行公债,筹款建楼。1933年,复旦正式向社会发行公债,此举开我国大学发行公债之先河。复旦一举募得4万元,建成一幢大楼,以复旦大学创始人马相伯先生的名字命名“相伯堂”。1949年后,老校舍以数字重新命名,相伯堂的代号是“100号”。1959年,当我入学复旦大学历史系时,100号已是历史系的办公楼。
我读本科时,时常会在复旦100号与历史系“四老”(按生年排序为:陈守实、周予同、耿淡如、周谷城)邂逅、与“两公”(蔡尚思、谭其骧)相遇。每月5日,教职员工发工资日更是群贤毕至,先生们互道问安,场面热闹。尤其出众的是谷老(周谷城),他总是身穿西服、佩戴领带,皮鞋擦得锃亮,用他那浓重的湖南口音与众人打招呼。倘这天中午你在国权路上的来喜饭店吃饭,也许还会看到周先生的身影。
我跟耿淡如先生读研究生时担任他的助教。为协助耿师编选《西方史学史译丛》,我常去100号世界古代中世纪史教研室,在那里经常见到耿师与谷老交谈关于编写《世界史学史》提纲的事。此时的谷老十分谦和,与在会议上和报刊上与人论辩时的状态判若两人。
后来,我的研究生学业因时事而中辍,自然也不能再见到“四老”和“两公”。1978年春,待我重回100号报到时,逝去的往事席卷而来。
20世纪80年代初,那是一段激情澎湃的岁月。其情景正如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广为流行的一首诗:“青春多美丽,时序若飞驰。前程未可量,奋发而为之。”此时,100号里许多老师正值青春或壮年,老先生们也老当益壮。而我重操旧业,自当格外努力。
我所在的教研室设在100号二楼北端,坐在我对面的留校青年教师顾云深经常与我探讨学术、交流心得。他是个书迷,我不时从他那里获得信息和新知。其时,同系的老师大多住在校外,中午多在学校食堂吃饭,相互求教的机会甚多。那时,我正在写《略论伏尔泰的史学家地位》,这篇论文后来发表在《历史研究》上。成稿过程中,我为了重拾法文史料曾屡屡请教金重远老师。10年荒废,不要说第二外语(法语)全忘了,就是第一外语(英语)也忘得差不多了,需花九牛二虎之力才能重拾。要把失去的时间夺回来,谈何容易。面对求知若渴、思想解放的时代潮流,一切都得从头开始,一切都得“奋发而为之”。
1987年,邯郸校区正门对面的文科大楼落成,这幢办公楼成了文科各系的大本营,也成了当时学界交流的桥梁。一楼大厅两侧的布告栏上挤挤挨挨且不断更新的海报,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
历史系亦然。吾系素来重视对外学术文化交流,走出去,请进来,很是频繁。从四面八方来的光亮,有力地鼓舞和促进了复旦历史系的教研工作。
光亮从京城来。京沪交通畅,学术交流旺。南下的北京学人相继传经送宝,兹略举一二。何兆武先生,凡从业西方史哲的学人,无一不知晓他,无一没有读过他的译作,比如,柯林武德的《历史的观念》、罗素的《西方哲学史》等译著,都是我们的案头书。何先生于中国学术贡献的闪光点,是他对西方历史哲学的研究。他发表了一系列探讨西方历史哲学的文章,篇篇有创意,字字如珠玑,在细微处见精深,于平实中藏宏论。21世纪伊始,何先生到访复旦大学外文系和历史系,我与何先生在文科楼9楼历史系会议室拍过几张合影。
2002年,当代中国世界史学科的泰斗齐世荣先生南行,到历史系讲学,时逢他的代表作《齐世荣史学文集》出版。前辈学者的学术精神深深地影响着我们,齐先生在世界近现代史、国际关系史、西方史学史等方面的成就令人钦佩,他为吾系的学术研究出谋划策,有力推动了吾系世界现代史和西方史学史的学科建设。他特地叮嘱我两点,一是要培养接班人,二是要组建一支有力的团队。我遵之践行,收获丰矣。
光亮从域外来。2002年春日,美国历史学家伊格尔斯来吾系进行学术演讲。那天,电教室人头攒动,门口也站满了听众,陪他同来的华裔美籍历史学家王晴佳教授担任翻译,现场互动交流自然十分流畅。听讲者中不少是我课堂上的学子,在学术讨论的互动环节中,周兵同学与伊格尔斯就现代西方史学的英语对话颇为精彩,后生可畏也。
两年后的2004年4月8日,美国历史学家海登·怀特出席吾系主办的“第九届中华文明的二十世纪新意义”国际学术研讨会。我初识这位闻名世界的西儒,只见他金发疏落有致,身材颀长,轩逸倜傥,蓝眼睛炯炯有神,一只耳朵的耳钉闪闪发光。不过,他身上最闪亮的还是他的学术文化思想、他的后现代主义理论,学界称他为“后学教父”。他在大会上的首讲主旨报告为《西方史学的形而上学》,此外还为复旦学子作了同一主题的学生版报告。两场报告我都作陪聆听,两个版本各有千秋,都获得了与会代表、复旦师生的热烈欢迎,迄今难以忘却。
2005年,为庆贺复旦大学百年校庆,高耸的光华楼在邯郸校区东侧拔地而起,成为现今的复旦大学新地标。
各系纷纷入驻光华楼,吾系也于2006年从文科楼迁到这里,共擘新世纪发展之宏图。
的确如此,与文科楼时代相比,这里的教研条件又有进步。教师办公室的配置一应齐全,连寒暑假期,室内都有晃动的人影、不熄的灯光。历史系拥有两大间会议室,皆配有现代化的音响设备,兼具教学和学术会议两种功能。自搬到光华楼,大约有8年时间,我为硕士、博士研究生开设《西方史学史专题研究》《世界上古中古史专题研究》等课程,采用专题讨论班模式进行教学,现代化教辅工具助我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我还得益于资料室。吾校各系都配备资料室,文科尤重,对于历史系而言,更是重中之重了。因为历史研究离不开丰赡的资料,舍此则一事无成。光华楼时代的资料室,不仅面积扩容,而且收藏丰富,中外文书籍、各种学术杂志,借阅、查找起来都十分方便。值得一提的是,中外名士捐赠吾系的珍贵书籍被收藏在特辟的专用房间,供需要者借阅。
光华楼上卿云飘,百年名校更璀璨。而回望历史系近百年史,从100号、文科楼再到光华楼,伴随着这一行程,历史学人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奋勇而上犹如登楼,步履正在不断向前。
本周点击榜
本月点击榜
古今历史网_历史故事_历史知识分享平台 https://www.yuzhubaobao.com/ ICP备案:鲁ICP备2024097632号-1 网站地图
复旦大学历史系的师生、光亮与卿云
历史系于1925年建系以来,办公场地几度搬迁,一路映照出时代的变幻。据复旦校友读史老张考证,20世纪30年代初,为迎接复旦大学30周年校庆,校方拟建行政楼,但苦于资金不足,校董会决定发行公债,筹款建楼。1933年,复旦正式向社会发行公债,此举开我国大学发行公债之先河。复旦一举募得4万元,建成一幢大楼,以复旦大学创始人马相伯先生的名字命名“相伯堂”。1949年后,老校舍以数字重新命名,相伯堂的代号是“100号”。1959年,当我入学复旦大学历史系时,100号已是历史系的办公楼。
我读本科时,时常会在复旦100号与历史系“四老”(按生年排序为:陈守实、周予同、耿淡如、周谷城)邂逅、与“两公”(蔡尚思、谭其骧)相遇。每月5日,教职员工发工资日更是群贤毕至,先生们互道问安,场面热闹。尤其出众的是谷老(周谷城),他总是身穿西服、佩戴领带,皮鞋擦得锃亮,用他那浓重的湖南口音与众人打招呼。倘这天中午你在国权路上的来喜饭店吃饭,也许还会看到周先生的身影。
我跟耿淡如先生读研究生时担任他的助教。为协助耿师编选《西方史学史译丛》,我常去100号世界古代中世纪史教研室,在那里经常见到耿师与谷老交谈关于编写《世界史学史》提纲的事。此时的谷老十分谦和,与在会议上和报刊上与人论辩时的状态判若两人。
后来,我的研究生学业因时事而中辍,自然也不能再见到“四老”和“两公”。1978年春,待我重回100号报到时,逝去的往事席卷而来。
20世纪80年代初,那是一段激情澎湃的岁月。其情景正如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广为流行的一首诗:“青春多美丽,时序若飞驰。前程未可量,奋发而为之。”此时,100号里许多老师正值青春或壮年,老先生们也老当益壮。而我重操旧业,自当格外努力。
我所在的教研室设在100号二楼北端,坐在我对面的留校青年教师顾云深经常与我探讨学术、交流心得。他是个书迷,我不时从他那里获得信息和新知。其时,同系的老师大多住在校外,中午多在学校食堂吃饭,相互求教的机会甚多。那时,我正在写《略论伏尔泰的史学家地位》,这篇论文后来发表在《历史研究》上。成稿过程中,我为了重拾法文史料曾屡屡请教金重远老师。10年荒废,不要说第二外语(法语)全忘了,就是第一外语(英语)也忘得差不多了,需花九牛二虎之力才能重拾。要把失去的时间夺回来,谈何容易。面对求知若渴、思想解放的时代潮流,一切都得从头开始,一切都得“奋发而为之”。
1987年,邯郸校区正门对面的文科大楼落成,这幢办公楼成了文科各系的大本营,也成了当时学界交流的桥梁。一楼大厅两侧的布告栏上挤挤挨挨且不断更新的海报,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
历史系亦然。吾系素来重视对外学术文化交流,走出去,请进来,很是频繁。从四面八方来的光亮,有力地鼓舞和促进了复旦历史系的教研工作。
光亮从京城来。京沪交通畅,学术交流旺。南下的北京学人相继传经送宝,兹略举一二。何兆武先生,凡从业西方史哲的学人,无一不知晓他,无一没有读过他的译作,比如,柯林武德的《历史的观念》、罗素的《西方哲学史》等译著,都是我们的案头书。何先生于中国学术贡献的闪光点,是他对西方历史哲学的研究。他发表了一系列探讨西方历史哲学的文章,篇篇有创意,字字如珠玑,在细微处见精深,于平实中藏宏论。21世纪伊始,何先生到访复旦大学外文系和历史系,我与何先生在文科楼9楼历史系会议室拍过几张合影。
2002年,当代中国世界史学科的泰斗齐世荣先生南行,到历史系讲学,时逢他的代表作《齐世荣史学文集》出版。前辈学者的学术精神深深地影响着我们,齐先生在世界近现代史、国际关系史、西方史学史等方面的成就令人钦佩,他为吾系的学术研究出谋划策,有力推动了吾系世界现代史和西方史学史的学科建设。他特地叮嘱我两点,一是要培养接班人,二是要组建一支有力的团队。我遵之践行,收获丰矣。
光亮从域外来。2002年春日,美国历史学家伊格尔斯来吾系进行学术演讲。那天,电教室人头攒动,门口也站满了听众,陪他同来的华裔美籍历史学家王晴佳教授担任翻译,现场互动交流自然十分流畅。听讲者中不少是我课堂上的学子,在学术讨论的互动环节中,周兵同学与伊格尔斯就现代西方史学的英语对话颇为精彩,后生可畏也。
两年后的2004年4月8日,美国历史学家海登·怀特出席吾系主办的“第九届中华文明的二十世纪新意义”国际学术研讨会。我初识这位闻名世界的西儒,只见他金发疏落有致,身材颀长,轩逸倜傥,蓝眼睛炯炯有神,一只耳朵的耳钉闪闪发光。不过,他身上最闪亮的还是他的学术文化思想、他的后现代主义理论,学界称他为“后学教父”。他在大会上的首讲主旨报告为《西方史学的形而上学》,此外还为复旦学子作了同一主题的学生版报告。两场报告我都作陪聆听,两个版本各有千秋,都获得了与会代表、复旦师生的热烈欢迎,迄今难以忘却。
2005年,为庆贺复旦大学百年校庆,高耸的光华楼在邯郸校区东侧拔地而起,成为现今的复旦大学新地标。
各系纷纷入驻光华楼,吾系也于2006年从文科楼迁到这里,共擘新世纪发展之宏图。
的确如此,与文科楼时代相比,这里的教研条件又有进步。教师办公室的配置一应齐全,连寒暑假期,室内都有晃动的人影、不熄的灯光。历史系拥有两大间会议室,皆配有现代化的音响设备,兼具教学和学术会议两种功能。自搬到光华楼,大约有8年时间,我为硕士、博士研究生开设《西方史学史专题研究》《世界上古中古史专题研究》等课程,采用专题讨论班模式进行教学,现代化教辅工具助我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我还得益于资料室。吾校各系都配备资料室,文科尤重,对于历史系而言,更是重中之重了。因为历史研究离不开丰赡的资料,舍此则一事无成。光华楼时代的资料室,不仅面积扩容,而且收藏丰富,中外文书籍、各种学术杂志,借阅、查找起来都十分方便。值得一提的是,中外名士捐赠吾系的珍贵书籍被收藏在特辟的专用房间,供需要者借阅。
光华楼上卿云飘,百年名校更璀璨。而回望历史系近百年史,从100号、文科楼再到光华楼,伴随着这一行程,历史学人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奋勇而上犹如登楼,步履正在不断向前。
本周点击榜
本月点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