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云茶”历史,似乎很久远,又似乎近在咫尺,普洱茶何德何能,仅在近代几十年间从小众市场迅速发展如今的广为人知,而云茶产业的前世今生从谈起?对我们又有何启示?茶人可以从中窥探到什么?我们花5分钟一起从简梳理。
1. “茶祖”孔明的“云茶”产业?东汉时期
相传,孔明平定南蛮叛乱时,行军遇到瘴气,得高人指点,发现茶叶可解毒,于在征战结束后,
孔明在当地大山中播下大量茶籽,种茶成林,并把烹茶技艺传授给当地人,奠定如今所见的“古六茶山”古茶林的雏形。
更有部族世代以此为生存根本,如基诺族、布朗族、哈尼族等会不约而同举行祭祀仪式。(本资料依据:《普洱俯志·古迹》)
2. “云茶”产业的第一次有据可查文献记载——晚唐863年
西晋八王之乱后中原地区陷入长达280年混战时期,此时的云南地区同样处于部落战争,最终由南诏国形成统一政权,与吐蕃(现今西藏地区)第一次建立茶马互市关系。
经济需求推动下
“云茶”产业也有了第一次规模种植的记载,自“天宝战争”后南诏与唐朝就处于长期敌对关系中,“云茶”禁止流入中原地区,
由唐将领-樊绰撰写的对南诏“间谍书”《蛮书》
其中对于“云茶”产业第一次有详尽的可靠记载:“茶出银生城界诸山(今景东附近),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
茶的种植、生产、加工都很粗放,没有饼茶、团茶工艺,喝茶的方式也是以煮和烤为主,作为调料之一。
另一位知名人物“茶圣”陆羽在《茶经》中描绘的精致中原茶生活画卷与粗放的“云茶”形成鲜明对比,
遗憾的是,陆羽直到离世,南诏与唐仍未解除敌对关系
未能踏足“银生诸界山”,“云茶”在这种背景下,很遗憾的缺席《茶经》了。
3. “云茶”传承至今的古法工艺——明代
历经宋、元代后,朱元璋重新统一中国版图,并推动文化融合,
迁徙大量中原人口到云南开发,同时带来中原先进的制茶工艺,
明朝从建立自灭亡的二百多年间边疆战事不断,每年都要用大量的茶来易马备战。
为节省开支,政府在云南设立的“车里宣慰司”专门主持推行茶叶种植交易一事,甚至一度下令不让百姓做其他事情,专门制茶供国家换马,
与西北地区的“茶马互市”也升级为“茶马交易”,“云茶”产业迎来重大发展。
我们如今的生茶制作及压饼工艺与当时并没有本质区别。
4. “云茶”正式面向中原贸易——清初
“平西王”吴三桂,初入云南,战争资金短缺,于是奏报朝廷,提议重开因战乱与西藏断绝的“茶马贸易”,以便就地募集战争物资,并借此机会,
将官贸特权下放一部分给民间,
以招标挂牌的方式,让云茶贸易流向湖南、湖北等地,
为清末繁荣的“号级茶”时代奠定市场基础。
5. 茶界黑马“明星普茶”——清末
“冬饮普洱,夏饮龙井”“普洱茶珍品,则有毛尖、芽茶、女儿之号。”甚至《红楼梦》中第63回写宝玉吃了面食,怕停食,林之孝家劝他闷普洱茶。“普洱茶名遍天下。味最酽(yàn),京师尤重之。”等等。足以说明当时的普洱有多么受宠,从茶界边陲,逐渐走向舞台中央,
受到皇宫及清朝的上流阶层追捧,誉满京城,名声大噪。
普洱茶由此真正成为主流茶之一,而且是以高端茶身份出现的。虽然民间市场开拓不足,至少拥有了基本盘。
6.老茶的奠基者们“号级茶”时代 清末——民国初年
“宋聘号、福元昌号、同庆号、车顺号等这些聚落在易武茶区的茶庄,茶号,虽然只存在于人们的回忆里,却造就了一个又一个如今的罕见·古董级老茶,奠定普洱老茶的历史地位同时,
堆叠出云茶产业的百年兴衰。
民国时期,国家满目疮痍,军阀混战,云南与外界交通严重阻隔,导致贸易网络崩塌,
国外市场又被列强掌控“云茶”产业由此没落近半个世纪。
7.云茶技术创新“熟茶”的高光时刻——1974年
熟茶最初的版本也许是马帮进京途中,被雨水淋湿的生茶,抵达时候发酵成熟,之后云茶的主要市场一直在沿海一带,尤其马来西亚等地更加潮湿,意外发现发酵后的“红汤茶”更适合当地人饮用,
50年代香港开始人为加湿制作“红汤茶”
广东省进出口贸易公司应市场需求,进行发酵试验,得到的“发水茶(粤语)”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发酵原料采用广东当地凤凰单枞)。
1974年《昆明茶厂》应出口贸易需求,与其他茶厂技术人员前往广东学习,
并进行改良研究,次年投入市场,之后形成7572、7581等熟茶配方
“云茶”产业靠着技术创新再一次出现在大众视野中,并被日本、法国等国封上保健神坛,广受好评,如今提起普洱,
年长者仍然认为普洱茶等同于熟茶。
8.“云茶”源头时代——1994年
《台湾中华茶艺联合促进会》借着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机会,到易武进行了一次“朝圣之旅”,挖掘出传统生茶工艺的同时,感受到不同山头滋味对味蕾的冲击,次年协会会长携资金于易武附近建厂,开启今后茶人到原产地发掘山头,
打破大厂垄断市场的局面,
一个又一个以“名山头”为依据的茶企开始出现,这一现象被普洱茶圈人士称为“易武茶复兴”。
9.“云茶”以文化助推产业——2005-2014年
2003年拍卖出天价普洱后,
让茶客真正意识到“越陈越香”这一概念是市场认可,
于是“存新喝老”成为趋势,依靠熟茶打下的市场基本盘,生茶市场也开始快速攀升。
随着”05年由普洱政府主办的“马帮贡茶万里行”行为艺术活动后。
07年雄达茶城率先将传统茶叶批发市场斥9000万巨资打造成“茶文化城”
以文化助推产业理念
在云南省委省政府、昆明市委市政、盘龙区委区政府等各级政府大力支持下,成功举办《首届茶博会》“《同饮珠江水、共品普洱茶’“9+2”泛珠10城市记者云南行大型活动》,《昆明茶文化艺术节》《茶文化旅游夜市》等等一系列标志性事件,
“云茶”的文化与价值迅速被挖掘传播,成为茶界新宠。
10.“云茶”百家争鸣的互联网时代
“云茶”的种植历史长达千年,但成熟的市场形成只不过短短几十年,截止目前还在高速增长,印证“是金子总会发光”的道理,历经千年沧桑的古茶林,百年市场摸索,独特的大叶种属性,适应多种制茶工艺,
“云茶”究竟会不会印证“茶人的最后一站”的戏言,
我们不知道,可以确定的是,“云茶”一定会以独特的个性,展示它的魅力,在茶界中担任举足轻重的角色,
而各茶企逐渐形成的个性品牌化,不失为一条明朗的方向。
本周点击榜
本月点击榜
古今历史网_历史故事_历史知识分享平台 https://www.yuzhubaobao.com/ ICP备案:鲁ICP备2024097632号-1 网站地图
云茶产业的前世今生:从茶祖孔明到近代的发展历程
提起“云茶”历史,似乎很久远,又似乎近在咫尺,普洱茶何德何能,仅在近代几十年间从小众市场迅速发展如今的广为人知,而云茶产业的前世今生从谈起?对我们又有何启示?茶人可以从中窥探到什么?我们花5分钟一起从简梳理。
1. “茶祖”孔明的“云茶”产业?东汉时期
相传,孔明平定南蛮叛乱时,行军遇到瘴气,得高人指点,发现茶叶可解毒,于在征战结束后,
孔明在当地大山中播下大量茶籽,种茶成林,并把烹茶技艺传授给当地人,奠定如今所见的“古六茶山”古茶林的雏形。
更有部族世代以此为生存根本,如基诺族、布朗族、哈尼族等会不约而同举行祭祀仪式。(本资料依据:《普洱俯志·古迹》)
2. “云茶”产业的第一次有据可查文献记载——晚唐863年
西晋八王之乱后中原地区陷入长达280年混战时期,此时的云南地区同样处于部落战争,最终由南诏国形成统一政权,与吐蕃(现今西藏地区)第一次建立茶马互市关系。
经济需求推动下
“云茶”产业也有了第一次规模种植的记载,自“天宝战争”后南诏与唐朝就处于长期敌对关系中,“云茶”禁止流入中原地区,
由唐将领-樊绰撰写的对南诏“间谍书”《蛮书》
其中对于“云茶”产业第一次有详尽的可靠记载:“茶出银生城界诸山(今景东附近),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
茶的种植、生产、加工都很粗放,没有饼茶、团茶工艺,喝茶的方式也是以煮和烤为主,作为调料之一。
另一位知名人物“茶圣”陆羽在《茶经》中描绘的精致中原茶生活画卷与粗放的“云茶”形成鲜明对比,
遗憾的是,陆羽直到离世,南诏与唐仍未解除敌对关系
未能踏足“银生诸界山”,“云茶”在这种背景下,很遗憾的缺席《茶经》了。
3. “云茶”传承至今的古法工艺——明代
历经宋、元代后,朱元璋重新统一中国版图,并推动文化融合,
迁徙大量中原人口到云南开发,同时带来中原先进的制茶工艺,
明朝从建立自灭亡的二百多年间边疆战事不断,每年都要用大量的茶来易马备战。
为节省开支,政府在云南设立的“车里宣慰司”专门主持推行茶叶种植交易一事,甚至一度下令不让百姓做其他事情,专门制茶供国家换马,
与西北地区的“茶马互市”也升级为“茶马交易”,“云茶”产业迎来重大发展。
我们如今的生茶制作及压饼工艺与当时并没有本质区别。
4. “云茶”正式面向中原贸易——清初
“平西王”吴三桂,初入云南,战争资金短缺,于是奏报朝廷,提议重开因战乱与西藏断绝的“茶马贸易”,以便就地募集战争物资,并借此机会,
将官贸特权下放一部分给民间,
以招标挂牌的方式,让云茶贸易流向湖南、湖北等地,
为清末繁荣的“号级茶”时代奠定市场基础。
5. 茶界黑马“明星普茶”——清末
“冬饮普洱,夏饮龙井”“普洱茶珍品,则有毛尖、芽茶、女儿之号。”甚至《红楼梦》中第63回写宝玉吃了面食,怕停食,林之孝家劝他闷普洱茶。“普洱茶名遍天下。味最酽(yàn),京师尤重之。”等等。足以说明当时的普洱有多么受宠,从茶界边陲,逐渐走向舞台中央,
受到皇宫及清朝的上流阶层追捧,誉满京城,名声大噪。
普洱茶由此真正成为主流茶之一,而且是以高端茶身份出现的。虽然民间市场开拓不足,至少拥有了基本盘。
6.老茶的奠基者们“号级茶”时代 清末——民国初年
“宋聘号、福元昌号、同庆号、车顺号等这些聚落在易武茶区的茶庄,茶号,虽然只存在于人们的回忆里,却造就了一个又一个如今的罕见·古董级老茶,奠定普洱老茶的历史地位同时,
堆叠出云茶产业的百年兴衰。
民国时期,国家满目疮痍,军阀混战,云南与外界交通严重阻隔,导致贸易网络崩塌,
国外市场又被列强掌控“云茶”产业由此没落近半个世纪。
7.云茶技术创新“熟茶”的高光时刻——1974年
熟茶最初的版本也许是马帮进京途中,被雨水淋湿的生茶,抵达时候发酵成熟,之后云茶的主要市场一直在沿海一带,尤其马来西亚等地更加潮湿,意外发现发酵后的“红汤茶”更适合当地人饮用,
50年代香港开始人为加湿制作“红汤茶”
广东省进出口贸易公司应市场需求,进行发酵试验,得到的“发水茶(粤语)”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发酵原料采用广东当地凤凰单枞)。
1974年《昆明茶厂》应出口贸易需求,与其他茶厂技术人员前往广东学习,
并进行改良研究,次年投入市场,之后形成7572、7581等熟茶配方
“云茶”产业靠着技术创新再一次出现在大众视野中,并被日本、法国等国封上保健神坛,广受好评,如今提起普洱,
年长者仍然认为普洱茶等同于熟茶。
8.“云茶”源头时代——1994年
《台湾中华茶艺联合促进会》借着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机会,到易武进行了一次“朝圣之旅”,挖掘出传统生茶工艺的同时,感受到不同山头滋味对味蕾的冲击,次年协会会长携资金于易武附近建厂,开启今后茶人到原产地发掘山头,
打破大厂垄断市场的局面,
一个又一个以“名山头”为依据的茶企开始出现,这一现象被普洱茶圈人士称为“易武茶复兴”。
9.“云茶”以文化助推产业——2005-2014年
2003年拍卖出天价普洱后,
让茶客真正意识到“越陈越香”这一概念是市场认可,
于是“存新喝老”成为趋势,依靠熟茶打下的市场基本盘,生茶市场也开始快速攀升。
随着”05年由普洱政府主办的“马帮贡茶万里行”行为艺术活动后。
07年雄达茶城率先将传统茶叶批发市场斥9000万巨资打造成“茶文化城”
以文化助推产业理念
在云南省委省政府、昆明市委市政、盘龙区委区政府等各级政府大力支持下,成功举办《首届茶博会》“《同饮珠江水、共品普洱茶’“9+2”泛珠10城市记者云南行大型活动》,《昆明茶文化艺术节》《茶文化旅游夜市》等等一系列标志性事件,
“云茶”的文化与价值迅速被挖掘传播,成为茶界新宠。
10.“云茶”百家争鸣的互联网时代
“云茶”的种植历史长达千年,但成熟的市场形成只不过短短几十年,截止目前还在高速增长,印证“是金子总会发光”的道理,历经千年沧桑的古茶林,百年市场摸索,独特的大叶种属性,适应多种制茶工艺,
“云茶”究竟会不会印证“茶人的最后一站”的戏言,
我们不知道,可以确定的是,“云茶”一定会以独特的个性,展示它的魅力,在茶界中担任举足轻重的角色,
而各茶企逐渐形成的个性品牌化,不失为一条明朗的方向。
本周点击榜
本月点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