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河中,清朝是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其建立耗时百年之久,却为中国的疆域奠定了宏伟的基石。
三位清朝的帝王,以其卓越的政治智慧和雄才伟略,功不可没,共同铸就了这个庞大而辽阔的帝国。他们又是用何样的办法做到的?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当年究竟发生了怎样的事情。
努尔哈赤原是建州女真的一位族长,这个性格坚韧果决的男人,从小就立志要统一分散的女真各部。因为分散必定弱小,唯有团结才能强大。
他先将自己所在建州的女真族人组织起来,采用怀柔和武力并用的策略,逐步吞并和排挤周边其它女真族,最后完成了女线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今辽宁锦州)正式建国,国号“后金”,自称汗号“皇太极”,这就是清朝的前身。
皇太极即位后,仍然按照其父亲努尔哈赤的遗愿,向明朝中原进发。因为汉地才是真正的富庶之区。他采用“华夷变态”的策略,汉人官兵,整合汉人文化,逐步积蓄实力。到他去世前后,后金(清朝)的国力已经远胜于明朝。1644年,李自成攻陊北京,明朝国势已矣。清军趁机攻入山海关,很快占领整个北方。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清军入关”。
至此,努尔哈赤的心血没有白费,他开创的大业,为他的子孙后代打下了坚实基础。清朝踏上了长达二百多年的鼎盛时期,疆域曾经辽阔到1300万平方公里。作为大清开国皇帝,努尔哈赤可谓功在千古。
皇太极突然去世后,其子福临年幼,于是皇太极的兄弟多尔衮摄政,不久废黜福临自立,就是清朝第三位皇帝顺治帝。1661年,顺治帝去世,其子玄烨即位,年仅八岁,便是著名的康熙帝。
刚继位的康熙面临着北方强敌准噶尔部的入侵。准噶尔汗国位于我国西北,是清朝的老对手。其首领噶尔丹极为野心勃勃,一心要吞并我国西北诸部,称霸一方。这直接威胁到新掌权的康熙,因此清廷不得不应战。
历史上记载,年轻的康熙曾两次亲自率军征讨,将准噶尔击退。第一次战争时,康熙只有13岁,便亲征出师。第二次时,康熙18岁。可以看出,这个少年皇帝极具胆略和魄力。
战后,准噶尔暂时臣服于清朝,北疆得以安定。这场战争,对于初具王者风范的康熙帝而言,实属磨砺之战。他在这场胜利中,彻底树立了自己的威信,巩固了皇权,为日后疆域扩张打下基础。也让大臣和军队见识到了这个少主的过人之处。
康熙中期,大致经历了四十余年太平盛世。科技、经济、文化均得到长足进步。然而晚年的他,再次面临准噶尔部的骚扰。1717年,准噶尔重启战端,康熙再次征伐,依然获得胜利。1720年,准噶尔再次反叛,康熙既惊又怒,再次率兵征讨,准噶尔败退。可见这准噶尔果然是一个心怀叵测的强敌。
1722年,康熙帝驾崩,其子雍正帝即位。准噶尔借机再度骚扰边疆。面对这个不断犯境的老对手,雍正帝没有康熙的耐心,决心要一次性解决这个后患。
因此,雍正整整与准噶尔大战四次之多。每次战役激烈异常,死伤惨重。雍正不惜代价,誓要给这死敌致命一击。最终双方不分胜负,只得讲和,以杭爱山为界划分疆界,此后数年清朝西北境内重归太平。
可以说,准噶尔汗国就像一个心腹大患,康雍两朝用了大量心血才最终将其克制。正因解决了这个后顾之忧,乾隆朝才能无后顾之忧。
1735年雍正帝去世,乾隆帝即位。刚一上任,准噶尔又搞事。其汗长达瓦齐既无信用,又好大喜功。他完全撕毁了清朝和先代领导人的协议,大举进攻我国新疆。乾隆帝勃然大怒,毅然亲征,誓要给这个老对头最后一击。
这一次,准噶尔可谓自取灭亡。因为长期内乱和激进扩张,国力已经不济。面对清军的猛烈攻势,准噶尔溃不成军。最终投降。乾隆帝趁势将整个准噶尔地区悉数纳入疆域,从此,清朝的版图达到了 1300 万平方公里的顶峰。
可以看出,乾隆此次出兵,一方面是为父辈雪耻,一方面也是防患于未然。虽然过程残酷,但疆域和长治久安才是正道。准噶尔一人独大,对我国西北与中亚必将是隐患。将其彻底灭亡,可谓壮举。
三位开国皇帝的共同特点,可以概括为果敢与决断。面对强敌,从不退缩。他们深谋远虑,必要时可以采取极端手段,以稳国家长治久安。
可惜乾隆去后,大清就开始内忧外患不断。到了道光、咸丰、同治这几个皇帝手里,国力每况愈下。清廷官僚风气日下,民不聊生。外有西方列强虎视眈眈,内有太平天国等起义军据山称王。已明显失去昔日雄风。
最关键的还是慈禧太后,这个野心勃勃、专权腐败的女人,直接把大清从巅峰推入深渊。她先挑起中法战争,然后把皇帝和自己藏起来不管事。中法战争的失败,直接引来八国联军。昔日的铁骑今非昔比,大清军队很快溃败。慈禧只能仓皇出逃,最终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割让大量主权和领土。
以后又是义和团失利,慈禧眼看大清山河破碎,也不知悔改。还是一意孤行,引狼入室。终于导致了辛亥革命的爆发。在内忧外患下,这棵老树倒下,大清灭亡。
作个比喻,三位开国皇帝前期种下棵大树,经过百年生长,枝繁叶茂。到了慈禧,则像个败家娘们,短短几十年间竟把这棵大树砍了四分之三,只余老干。中国从1300万降到了960万的疆域,实在令人扼腕叹息。
三代帝王与慈禧可以说是鲜明对比。前者开拓进取,后者墨守成规;前者重民生,后者腐朽无能。一个国家的覆灭,关键在于统治者的作为与否。
人无完人,却也不能随意玷污前人功绩。三位开国皇帝真正奠定了大清的基业,也为中华民族创造了长达一个半世纪的太平盛世。我们不能因为后来慈禧把大清败光就否定他们。所以,历史的宝贵教训就在这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周点击榜
本月点击榜
古今历史网_历史故事_历史知识分享平台 https://www.yuzhubaobao.com/ ICP备案:鲁ICP备2024097632号-1 网站地图
清朝耗时百年为中国打下1300万平方公里疆域三位清帝功不可没
在历史的长河中,清朝是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其建立耗时百年之久,却为中国的疆域奠定了宏伟的基石。
三位清朝的帝王,以其卓越的政治智慧和雄才伟略,功不可没,共同铸就了这个庞大而辽阔的帝国。他们又是用何样的办法做到的?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当年究竟发生了怎样的事情。
努尔哈赤原是建州女真的一位族长,这个性格坚韧果决的男人,从小就立志要统一分散的女真各部。因为分散必定弱小,唯有团结才能强大。
他先将自己所在建州的女真族人组织起来,采用怀柔和武力并用的策略,逐步吞并和排挤周边其它女真族,最后完成了女线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今辽宁锦州)正式建国,国号“后金”,自称汗号“皇太极”,这就是清朝的前身。
皇太极即位后,仍然按照其父亲努尔哈赤的遗愿,向明朝中原进发。因为汉地才是真正的富庶之区。他采用“华夷变态”的策略,汉人官兵,整合汉人文化,逐步积蓄实力。到他去世前后,后金(清朝)的国力已经远胜于明朝。1644年,李自成攻陊北京,明朝国势已矣。清军趁机攻入山海关,很快占领整个北方。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清军入关”。
至此,努尔哈赤的心血没有白费,他开创的大业,为他的子孙后代打下了坚实基础。清朝踏上了长达二百多年的鼎盛时期,疆域曾经辽阔到1300万平方公里。作为大清开国皇帝,努尔哈赤可谓功在千古。
皇太极突然去世后,其子福临年幼,于是皇太极的兄弟多尔衮摄政,不久废黜福临自立,就是清朝第三位皇帝顺治帝。1661年,顺治帝去世,其子玄烨即位,年仅八岁,便是著名的康熙帝。
刚继位的康熙面临着北方强敌准噶尔部的入侵。准噶尔汗国位于我国西北,是清朝的老对手。其首领噶尔丹极为野心勃勃,一心要吞并我国西北诸部,称霸一方。这直接威胁到新掌权的康熙,因此清廷不得不应战。
历史上记载,年轻的康熙曾两次亲自率军征讨,将准噶尔击退。第一次战争时,康熙只有13岁,便亲征出师。第二次时,康熙18岁。可以看出,这个少年皇帝极具胆略和魄力。
战后,准噶尔暂时臣服于清朝,北疆得以安定。这场战争,对于初具王者风范的康熙帝而言,实属磨砺之战。他在这场胜利中,彻底树立了自己的威信,巩固了皇权,为日后疆域扩张打下基础。也让大臣和军队见识到了这个少主的过人之处。
康熙中期,大致经历了四十余年太平盛世。科技、经济、文化均得到长足进步。然而晚年的他,再次面临准噶尔部的骚扰。1717年,准噶尔重启战端,康熙再次征伐,依然获得胜利。1720年,准噶尔再次反叛,康熙既惊又怒,再次率兵征讨,准噶尔败退。可见这准噶尔果然是一个心怀叵测的强敌。
1722年,康熙帝驾崩,其子雍正帝即位。准噶尔借机再度骚扰边疆。面对这个不断犯境的老对手,雍正帝没有康熙的耐心,决心要一次性解决这个后患。
因此,雍正整整与准噶尔大战四次之多。每次战役激烈异常,死伤惨重。雍正不惜代价,誓要给这死敌致命一击。最终双方不分胜负,只得讲和,以杭爱山为界划分疆界,此后数年清朝西北境内重归太平。
可以说,准噶尔汗国就像一个心腹大患,康雍两朝用了大量心血才最终将其克制。正因解决了这个后顾之忧,乾隆朝才能无后顾之忧。
1735年雍正帝去世,乾隆帝即位。刚一上任,准噶尔又搞事。其汗长达瓦齐既无信用,又好大喜功。他完全撕毁了清朝和先代领导人的协议,大举进攻我国新疆。乾隆帝勃然大怒,毅然亲征,誓要给这个老对头最后一击。
这一次,准噶尔可谓自取灭亡。因为长期内乱和激进扩张,国力已经不济。面对清军的猛烈攻势,准噶尔溃不成军。最终投降。乾隆帝趁势将整个准噶尔地区悉数纳入疆域,从此,清朝的版图达到了 1300 万平方公里的顶峰。
可以看出,乾隆此次出兵,一方面是为父辈雪耻,一方面也是防患于未然。虽然过程残酷,但疆域和长治久安才是正道。准噶尔一人独大,对我国西北与中亚必将是隐患。将其彻底灭亡,可谓壮举。
三位开国皇帝的共同特点,可以概括为果敢与决断。面对强敌,从不退缩。他们深谋远虑,必要时可以采取极端手段,以稳国家长治久安。
可惜乾隆去后,大清就开始内忧外患不断。到了道光、咸丰、同治这几个皇帝手里,国力每况愈下。清廷官僚风气日下,民不聊生。外有西方列强虎视眈眈,内有太平天国等起义军据山称王。已明显失去昔日雄风。
最关键的还是慈禧太后,这个野心勃勃、专权腐败的女人,直接把大清从巅峰推入深渊。她先挑起中法战争,然后把皇帝和自己藏起来不管事。中法战争的失败,直接引来八国联军。昔日的铁骑今非昔比,大清军队很快溃败。慈禧只能仓皇出逃,最终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割让大量主权和领土。
以后又是义和团失利,慈禧眼看大清山河破碎,也不知悔改。还是一意孤行,引狼入室。终于导致了辛亥革命的爆发。在内忧外患下,这棵老树倒下,大清灭亡。
作个比喻,三位开国皇帝前期种下棵大树,经过百年生长,枝繁叶茂。到了慈禧,则像个败家娘们,短短几十年间竟把这棵大树砍了四分之三,只余老干。中国从1300万降到了960万的疆域,实在令人扼腕叹息。
三代帝王与慈禧可以说是鲜明对比。前者开拓进取,后者墨守成规;前者重民生,后者腐朽无能。一个国家的覆灭,关键在于统治者的作为与否。
人无完人,却也不能随意玷污前人功绩。三位开国皇帝真正奠定了大清的基业,也为中华民族创造了长达一个半世纪的太平盛世。我们不能因为后来慈禧把大清败光就否定他们。所以,历史的宝贵教训就在这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周点击榜
本月点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