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中国历史,看历史知识,尽在讲历史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为什么匈奴始终无法入主中原?原来是因为汉朝有这三种武器。

2024-07-18 07:47:30 来源:古今历史网_历史故事_历史知识分享平台 责编:admin

  夫胡兵五而当汉兵一,何者?兵刃朴钝,弓弩不利。今闻颇得汉巧,然犹三而当一。

  我觉得现在有一种很不好的风气,那就是谈论历史的人总是喜欢妄自菲薄,弱化自己的祖先,最明显例子就是汉匈战争,历史上从未真正意义上占领一座汉朝城市的匈奴在这些人嘴里居然成了足以灭亡汉朝的强大势力,汉军也变成了屡战屡败的乌合之众,史书的记载就在那里,我不明白为什么他们还是可以心安理得地说出这些话来。

  就像陈汤说的一样,兵刃和弓弩在汉匈战争中有巨大作用,其实还要加上一条:盔甲。汉初盔甲承接秦国的武备,考古人员曾经在秦始皇陵区内发现过巨大的陪葬坑,坑中出土了一百余件石制铠甲(属于真实铠甲的模型),甲片相对于秦始皇陵兵马俑士兵俑身上的甲片细小,甲片和甲片叠压得也更为紧密,从而拥有更强的防护能力。秦始皇陵兵马俑身上的甲片模拟的是比较当时普遍的士兵用皮甲,而陪葬坑中出土的石制铠甲应该属于金属铠甲的模型。

  刘邦占据秦国故地关中,并以此地和巴蜀地区(基本为原秦国疆域)打败项羽,建立大汉王朝,汉军的武备基本继承了原秦军。

  即使是在未央宫的考古发掘中,锈迹斑斑的汉代的铁质铠甲残片也常常出土。在一些大型汉墓和汉代遗迹中,铁制铠甲残片也是相当常见的文物。在江苏伊湾汉墓群6号墓出土的简牍上记载:铠六万三千三百廿四。铁甲札五十八万七千二百九十九革甲十四斤。可见铁制铠甲在汉军中的使用是十分广泛的。

  再说秦汉军队的兵器,有一种很错误的观点,那就是秦国军队在统一六国的战争中仍在使用青铜兵器,因为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出土的兵器以青铜器为主,但是这些兵器仍然属于兵器模型,况且在一些秦代墓葬的发掘中,考古人员发现,陪葬在墓主人身边的兵器仍以铁兵器为主,所以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出土的青铜兵器是无法代表当时秦国军队的装备水平的。汉代更是铁兵器发展的黄金时期。秦汉军队普遍装备了威力巨大的环首刀(汉)以及长剑(秦剑,长度约在80厘米到120厘米之间)。

  在远程兵器上,秦汉军队常用的弩也足以压制匈奴骑兵的弓箭,弩由弓发展而来,使用弩所要耗费的力量远远低于弓,而弩的射程相对于弓来说又比较远。一个士兵要熟练地使用弓可能要耗费很长时间,而使用弩耗费的时间可能还不及弓的一半。在汉武帝时期,李陵所率领的五千汉军步兵就以弩顽强地抵抗数万匈奴骑兵八天八夜,虽然李陵最后被俘投降,但他手下的汉军步兵最后仍有三百人回到汉朝。

  让我们再看看匈奴人的装备。匈奴骑兵的近战装备主要以青铜短矛和不超过五十厘米青铜剑为主,而且制造极其粗糙,可以这么说,在近战中,面对挥舞着环首刀,穿着铁甲带着铁盔的汉军,匈奴人将毫无还手之力,就是匈奴人引以为傲的骑射所用弓箭的箭头,也多以青铜制造,铁质箭头很少,甚至还有大量的骨制箭头出土(这些箭头能否射穿汉军的盔甲都是未知数)。

  差距如此巨大,匈奴怎么可能把汉朝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匈奴人唯一的优势就是他们骑兵的高机动性,可以在有限的区域内集中相对优势的兵力猛攻汉朝漫长而脆弱的边防线上的一点,在击溃人数劣势的汉朝守军,掠夺完财物之后,在汉军主力到来之前,迅速撤退。而当汉王朝精锐的,数目庞大的骑兵追上他们的时候,他们的失败就是不可避免的了。就以某些人津津乐道的白登山之战来说,刘邦所率领的十二万汉军骑兵之所以可以突围,不是因为陈平的美人计,而是樊哙和周勃率领的二十万汉军已经不远了,冒顿再不跑,就要腹背受敌了,白登山之战之后不到一年,冒顿就被夏侯婴打得溃不成军,原先韩王信的土地再次回到汉朝的手中。如此弱小的匈奴,有人甚至幻想其灭亡汉朝,入主中原,岂不是天大的笑话?

  在最后,我想对一些善于反省的历史爱好者说,客观冷静地看待历史,承认我们的不足是没有错的,但这也不是妄自菲薄,弱化古人的理由。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古今历史网_历史故事_历史知识分享平台 https://www.yuzhubaobao.com/ ICP备案:鲁ICP备2024097632号-1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