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年茅台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奖,声名远扬,销量突增,这也间接的促进了茅台酒的发展——当时茅台镇的各家烧坊因为茅台的大卖而纷纷扩大生产。
茅台酒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奖章
茅台酒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证书
当时的“华茅”成义烧坊和“王茅”荣和烧坊分别使用了简单的商标,成义烧坊加上了“酒冠黔人国”的诗句,荣和烧坊注明了巴拿马获奖的经过、最显正规的是恒星烧坊的“赖茅”,在香港设计、上海印刷了20万——30万套的商标。
茅台酒厂建厂之初曾申请“工农牌”注册商标未获准,原因是福建怡隆酒厂呈报在先,但申报的图样可用。
未注册成功的工农图案贵州茅台酒标
1953年,由于东南亚市场出现了香港伪造的茅台酒,影响了贵州茅台酒的销售,贵州省工业厅通知茅台酒厂尽快注册商标。由于“工农牌”商标不能用,国家工商局建议了若干商标名称供选择,即“金轮”、“星华”、“时轮”、“前进”、“梁麦”、“红星”、“金轮五星”等品牌。
1954年5月1日,地方国营茅台酒厂生产的“贵州茅台酒”商标正式注册,商标名称为“金轮牌”,注册号19666,专用年限20年。“金轮牌”在很多时候也被大家称为“车轮牌”。
20世纪50年代“金轮牌”商标
1954年茅台酒商标注册证
1954年11月,茅台酒厂向国家工商局报告,更名为“地方国营茅台酒厂”,并完成换领商标手续。(后来茅台酒厂又更换过几次厂名,但由于在工商局备案的关系,内销茅台酒标上的“地方国营茅台酒厂”一直使用到1986年)
1954年,茅台酒厂专为“贵州茅台酒”商标中的“苔”字去掉草字头特向贵州省人民政府工业厅申报备案。为什么改“苔”为“台”呢?因为茅台村、茅台镇、茅台酒的写法,历来的文献大多都以“台”字为主,“茅苔”的叫法属于误写和个别学者的见解,并没有得到公认。现在见到的1953年、1954年的酒标中的“苔”字,在1955年版的酒标中就改正了。
1956年1月,由中国食品进出口公司湖北省公司、中国专卖事业公司贵州省仁怀县公司、贵州茅台酒厂三家联合发了中英文授权书。内容为:茅台酒厂对茅台酒商标“车轮”(金轮)牌在香港、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及东南亚地区分别进行注册,并委托代理人在注册地区代理茅台酒业务。
最后选定香港德信行为合法代理人。1956年4月,省工业厅通知,茅台酒厂国外商标已由该公司交人民印刷厂印刷10万套,此款商标只能在国外使用,销国内者仍使用不带外文的商标。
1956年6月18日,茅台酒厂致省工业厅报告:
外销商标作如下修改:更正错别字,“贵”字少一画;更正为繁体“貴”字;“厂”字原为草写,更为繁体字“廠”字;说明书上“贵州茅台酒为中国八大名酒之一”去掉“之一”;“曾于公元一九一五年在巴拿马赛会上评为世界名酒第二位”去掉“第二位”。
这个报告当时没有立刻得到批复。外销少一画的“贵”字在外销“葵花牌”才得到更改,说明书(背标)直到1975年的“飞天牌”重新更换正背标内容时才得到改变。而内销的茅台酒正标中的“贵”字也存在“少一画”问题。直到1966年才得到更改。
1954年底,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提出《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并公布于《人民日报》上。1955年7月,国务院成立汉子简化方案审定委员会,1956年1月1日全国报刊实行横版,并开始使用简体字。
1956年10月15日,茅台酒厂向上级报告,商标由繁体改为简体。于是,1958年后期内销茅台酒的正标采用简体字,1959年内销背标也开始使用简体字。外销茅台酒知道1975年才全面改为简体字。
敦煌飞天与茅台“飞天牌”
1958年,为适应国际市场需求,茅台酒厂决定采用敦煌壁画中的“飞天献酒”图案,讲外销茅台改为“飞天牌”。同年,“飞天牌”完成了境外注册事宜。委托商香港五丰行在中国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注册了该商标,名称为“飞仙牌”。这个商标(国内称“飞天牌”)属于中国粮油进出口公司、广东食品进出口公司、广西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所有,后由贵州省粮油进出口公司所有,贵州省的如董酒、习水等企业也用来当做出口商标使用了一段时间。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7月20日,茅台酒厂想国家工商局申请变更“金轮牌”贵州茅台酒商标的图形和部分文字。9月23日贵州省工业厅发函,通知酒厂修改说明书(即背标)文字,内容如下:
“茅台酒是全国名酒,产于贵州省仁怀县茅台镇,已有二百余年的悠久历史,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三大革命运动,不断的总结传统经验,改进技术,提高质量。具有醇和浓郁、特殊芳香、味长回甜之独特风格。贵州省茅台酒厂启 年 月 日”
这便是被后来的茅台酒收藏者们称之为“三大革命”茅台酒的由来。该背标一直使用到1982年。(未完待续)
本周点击榜
本月点击榜
古今历史网_历史故事_历史知识分享平台 https://www.yuzhubaobao.com/ ICP备案:鲁ICP备2024097632号-1 网站地图
1915 年茅台获奖,促进发展,各家烧坊纷纷扩大生产
1915年茅台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奖,声名远扬,销量突增,这也间接的促进了茅台酒的发展——当时茅台镇的各家烧坊因为茅台的大卖而纷纷扩大生产。
茅台酒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奖章
茅台酒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证书
当时的“华茅”成义烧坊和“王茅”荣和烧坊分别使用了简单的商标,成义烧坊加上了“酒冠黔人国”的诗句,荣和烧坊注明了巴拿马获奖的经过、最显正规的是恒星烧坊的“赖茅”,在香港设计、上海印刷了20万——30万套的商标。
茅台酒厂建厂之初曾申请“工农牌”注册商标未获准,原因是福建怡隆酒厂呈报在先,但申报的图样可用。
未注册成功的工农图案贵州茅台酒标
1953年,由于东南亚市场出现了香港伪造的茅台酒,影响了贵州茅台酒的销售,贵州省工业厅通知茅台酒厂尽快注册商标。由于“工农牌”商标不能用,国家工商局建议了若干商标名称供选择,即“金轮”、“星华”、“时轮”、“前进”、“梁麦”、“红星”、“金轮五星”等品牌。
1954年5月1日,地方国营茅台酒厂生产的“贵州茅台酒”商标正式注册,商标名称为“金轮牌”,注册号19666,专用年限20年。“金轮牌”在很多时候也被大家称为“车轮牌”。
20世纪50年代“金轮牌”商标
1954年茅台酒商标注册证
1954年11月,茅台酒厂向国家工商局报告,更名为“地方国营茅台酒厂”,并完成换领商标手续。(后来茅台酒厂又更换过几次厂名,但由于在工商局备案的关系,内销茅台酒标上的“地方国营茅台酒厂”一直使用到1986年)
1954年,茅台酒厂专为“贵州茅台酒”商标中的“苔”字去掉草字头特向贵州省人民政府工业厅申报备案。为什么改“苔”为“台”呢?因为茅台村、茅台镇、茅台酒的写法,历来的文献大多都以“台”字为主,“茅苔”的叫法属于误写和个别学者的见解,并没有得到公认。现在见到的1953年、1954年的酒标中的“苔”字,在1955年版的酒标中就改正了。
1956年1月,由中国食品进出口公司湖北省公司、中国专卖事业公司贵州省仁怀县公司、贵州茅台酒厂三家联合发了中英文授权书。内容为:茅台酒厂对茅台酒商标“车轮”(金轮)牌在香港、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及东南亚地区分别进行注册,并委托代理人在注册地区代理茅台酒业务。
最后选定香港德信行为合法代理人。1956年4月,省工业厅通知,茅台酒厂国外商标已由该公司交人民印刷厂印刷10万套,此款商标只能在国外使用,销国内者仍使用不带外文的商标。
1956年6月18日,茅台酒厂致省工业厅报告:
外销商标作如下修改:更正错别字,“贵”字少一画;更正为繁体“貴”字;“厂”字原为草写,更为繁体字“廠”字;说明书上“贵州茅台酒为中国八大名酒之一”去掉“之一”;“曾于公元一九一五年在巴拿马赛会上评为世界名酒第二位”去掉“第二位”。
这个报告当时没有立刻得到批复。外销少一画的“贵”字在外销“葵花牌”才得到更改,说明书(背标)直到1975年的“飞天牌”重新更换正背标内容时才得到改变。而内销的茅台酒正标中的“贵”字也存在“少一画”问题。直到1966年才得到更改。
1954年底,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提出《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并公布于《人民日报》上。1955年7月,国务院成立汉子简化方案审定委员会,1956年1月1日全国报刊实行横版,并开始使用简体字。
1956年10月15日,茅台酒厂向上级报告,商标由繁体改为简体。于是,1958年后期内销茅台酒的正标采用简体字,1959年内销背标也开始使用简体字。外销茅台酒知道1975年才全面改为简体字。
敦煌飞天与茅台“飞天牌”
1958年,为适应国际市场需求,茅台酒厂决定采用敦煌壁画中的“飞天献酒”图案,讲外销茅台改为“飞天牌”。同年,“飞天牌”完成了境外注册事宜。委托商香港五丰行在中国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注册了该商标,名称为“飞仙牌”。这个商标(国内称“飞天牌”)属于中国粮油进出口公司、广东食品进出口公司、广西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所有,后由贵州省粮油进出口公司所有,贵州省的如董酒、习水等企业也用来当做出口商标使用了一段时间。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7月20日,茅台酒厂想国家工商局申请变更“金轮牌”贵州茅台酒商标的图形和部分文字。9月23日贵州省工业厅发函,通知酒厂修改说明书(即背标)文字,内容如下:
“茅台酒是全国名酒,产于贵州省仁怀县茅台镇,已有二百余年的悠久历史,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三大革命运动,不断的总结传统经验,改进技术,提高质量。具有醇和浓郁、特殊芳香、味长回甜之独特风格。贵州省茅台酒厂启 年 月 日”
这便是被后来的茅台酒收藏者们称之为“三大革命”茅台酒的由来。该背标一直使用到1982年。(未完待续)
本周点击榜
本月点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