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整30分钟,“让青少年读懂中国”系列活动知识竞赛决赛的“飞花令”环节中,一个“山”字,引出6支初中生队伍竞答,带“山”的古诗名句你来我往,台下观众掌声四起。
12月2日,历时半年的系列活动落下大幕。在传统文化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今天,怎样让青少年更好地读懂中国?或许可以从这次活动的小花絮中找到些端倪。
"让青少年读懂中国"系列活动知识竞赛现场,抢答题环节,各中学代表队竞争激烈。
爱上“冷门”古人,因为偶像演了历史剧
从今天知识竞赛的决赛上,虽然上海外国语大学嘉定外国语学校和七宝中学分获初中组和高中组第一名。不过,“飞花令”(出题一字,参赛队伍轮流说出带这个字的诗句,答不出则淘汰)环节中,摘得最高分的上海市平和双语学校代表队,格外引人关注,九年级学生陈芊畅在“飞花令”环节,与其余两名伙伴说出了18句与“山”相关的诗词,驾轻就熟。
采访才知道,这个小姑娘最爱的古代文学家是屈原,最喜欢的作品是《楚辞》。虽然篇目字句艰深,她却已通读了许多遍,每一遍都有新的感悟,屈原作品中“香草美人”的意象更是令她回味再三。问小陈,怎么会对这位“冷门”古人产生兴趣?答案令人惊讶。原来,陈妹子还是个小“追星族”,有自己喜欢的年轻男艺人,这位演员此前出演了关于屈原的历史剧,她也跟着从看剧,到看书,心中的偶像,也多了一位。
如今,陈芊畅几乎每天都会抽出课余时间来阅读传统文化书籍。“传统经典文化书籍的魅力在于每次阅读都会产生不同的情感共鸣,比如我读过三遍《红楼梦》,每次都有新的收获。”她身边的妈妈透露,学校也给小陈和同学们提供了很好的学习环境,比如,秋游后会组织诗歌大赛,小陈的《秋日赋》上写的是:“谁念西风独自凉,轻衣已薄未更装……”,颇具古韵。
“对古代文化的学习,不是为了炫技,而是为了更美的生活,”在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周圣伟看来,传统文化的积累不能仅停留在记忆层面,对学生而言,更有意义的是将传统文化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他建议,学生们学习传统文化,可以回归生活,做个观察生活的“有心人”。比如在旅行途中,了解古诗词的魅力。他说,“学习古典文化的意义,就在于指导、丰富我们自身的生活,用诗词指导我们如何完整地度过一生。”
“大师”征文题,写鲁迅占一半
据了解,系列活动的重头戏征文,收到作品5万余篇。而且其中的大数据,颇为耐人寻味。
征文由语文特级教师命题,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参赛学生,设计了5道不同风格的题目。其中包括《我心中的一位民国大师》;走近……(中国传统艺术中的一种:书法、音乐、剪纸、绘画、戏曲、刺绣、园林、宫殿、瓷器……),以及三篇材料作文。这些题目有的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传统文化、名家大师的理解,有的要求学生结合社会、历史热点说出自己的看法,都对日常的阅读积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阅卷专家发现,从5万多篇中学生作文来看,在5道作文题目中,选择写《走近……》的占64%,写《我心中的一位民国大师》的占16%,而写材料作文《大义灭亲》《威斯敏斯特教堂的无名墓碑》以及《朝三暮四》这三道题目的,加在一起只占20%。
从作文题目看,《我心中的一位民国大师》《走近……》相对比较简单,尤其是《走近……》与日常生活结合,写的同学较多,涉及的范围大都是走近传统艺术中的一种,佳作亦不少。
选择写《民国大师》的征文中,有一半以上写了鲁迅。专家认为,同学们对大师的了解,主要限于鲁迅、林语堂、闻一多、林徽因、朱自清等课本中出现过的人物。从征文内容来看,即使是这些人们比较熟悉的大师,中学生对课本以外这些大师的著作,以及关于大师的传记等,阅读都很少。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下学生只读片段,只做题目,读整本书少的现状。如何能让更多孩子,愿意并有条件多进行些“无用”的阅读和思考,是当前教育中,需要面对的话题。
黄玉峰:学习经典,首重家庭教育
“要让这一场传统文化热持续下去,而不是半途而废,学生主动很重要,”语文特级教师黄玉峰说,从学生的角度看,他认为有几个方面必须注意。
首先是要重视家庭教育。黄老师看来,家庭里形成一个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是极其重要的。真正意义上的家教,不是什么辅导班,请“家教”。而应该是父母亲的耳濡目染,是家庭里共同学习的气氛,是家里定出的规矩。
其次,学习经典要重记忆。要读原文,背原文。不要急于的挖掘什么微言大义。不要认为这是死记硬背。在少年这个记忆的最佳时机,尽可能多记一些。苏东坡说“腹有诗书气自华”。现在很多学校过分重视讲解分析,而他以为并不可取。当今语文教学的弊病,就在于支离破碎的分析,碎尸万段地讲解。有些东西一时不完全理解,没有关系。黄玉峰举出陶渊明总结的学习方法:“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读书要在于自己的悟性,读得多了,积累多了,就渐渐会悟出其中的道理。这种感悟,才真正是自己的东西。
第三,强调记诵并不意味着反对讲解,而是说根据孩子的年龄,不要过分地强调理解分析。尤其是不要强调分析。而把识记放在第一位。其实,读经典,大致的理解是很自然的事。同学们可以通过注解译文和老师的讲解,对文本的意思有一个基本的粗浅的了解就够了。粗浅了解后,也便于记忆。
同时,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经典,在记诵的同时,也要有思考。这个“思”指的是独立思考。学习经典,必须自我“反省”。要进入自己的内心世界去,对照自身,一点一滴地修炼自我,自觉体现在行动上,而不是为了引用经典装门面。如果把它作为应试的材料,只是停留在识记的层面上,或者仅仅是从理解角度去考察,去统一认识,学之前和学之后行动上没有体现,没有进步,没有变化,那么学了等于没学。
最后,学习经典,还应该互相交流。《学记》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缺乏学友之间的交流切磋,必然会导致狭隘和短浅。古今中外许多善于读书治学并且成大器者,大多十分重视结交学友,并在讨论与交流中获益匪浅。
题图说明:"让青少年读懂中国"系列活动知识竞赛现场,抢答题环节,各中学代表队竞争激烈。
本周点击榜
本月点击榜
古今历史网_历史故事_历史知识分享平台 https://www.yuzhubaobao.com/ ICP备案:鲁ICP备2024097632号-1 网站地图
30 分钟飞花令,让青少年读懂中国
整整30分钟,“让青少年读懂中国”系列活动知识竞赛决赛的“飞花令”环节中,一个“山”字,引出6支初中生队伍竞答,带“山”的古诗名句你来我往,台下观众掌声四起。
12月2日,历时半年的系列活动落下大幕。在传统文化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今天,怎样让青少年更好地读懂中国?或许可以从这次活动的小花絮中找到些端倪。
"让青少年读懂中国"系列活动知识竞赛现场,抢答题环节,各中学代表队竞争激烈。
爱上“冷门”古人,因为偶像演了历史剧
从今天知识竞赛的决赛上,虽然上海外国语大学嘉定外国语学校和七宝中学分获初中组和高中组第一名。不过,“飞花令”(出题一字,参赛队伍轮流说出带这个字的诗句,答不出则淘汰)环节中,摘得最高分的上海市平和双语学校代表队,格外引人关注,九年级学生陈芊畅在“飞花令”环节,与其余两名伙伴说出了18句与“山”相关的诗词,驾轻就熟。
采访才知道,这个小姑娘最爱的古代文学家是屈原,最喜欢的作品是《楚辞》。虽然篇目字句艰深,她却已通读了许多遍,每一遍都有新的感悟,屈原作品中“香草美人”的意象更是令她回味再三。问小陈,怎么会对这位“冷门”古人产生兴趣?答案令人惊讶。原来,陈妹子还是个小“追星族”,有自己喜欢的年轻男艺人,这位演员此前出演了关于屈原的历史剧,她也跟着从看剧,到看书,心中的偶像,也多了一位。
如今,陈芊畅几乎每天都会抽出课余时间来阅读传统文化书籍。“传统经典文化书籍的魅力在于每次阅读都会产生不同的情感共鸣,比如我读过三遍《红楼梦》,每次都有新的收获。”她身边的妈妈透露,学校也给小陈和同学们提供了很好的学习环境,比如,秋游后会组织诗歌大赛,小陈的《秋日赋》上写的是:“谁念西风独自凉,轻衣已薄未更装……”,颇具古韵。
“对古代文化的学习,不是为了炫技,而是为了更美的生活,”在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周圣伟看来,传统文化的积累不能仅停留在记忆层面,对学生而言,更有意义的是将传统文化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他建议,学生们学习传统文化,可以回归生活,做个观察生活的“有心人”。比如在旅行途中,了解古诗词的魅力。他说,“学习古典文化的意义,就在于指导、丰富我们自身的生活,用诗词指导我们如何完整地度过一生。”
“大师”征文题,写鲁迅占一半
据了解,系列活动的重头戏征文,收到作品5万余篇。而且其中的大数据,颇为耐人寻味。
征文由语文特级教师命题,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参赛学生,设计了5道不同风格的题目。其中包括《我心中的一位民国大师》;走近……(中国传统艺术中的一种:书法、音乐、剪纸、绘画、戏曲、刺绣、园林、宫殿、瓷器……),以及三篇材料作文。这些题目有的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传统文化、名家大师的理解,有的要求学生结合社会、历史热点说出自己的看法,都对日常的阅读积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阅卷专家发现,从5万多篇中学生作文来看,在5道作文题目中,选择写《走近……》的占64%,写《我心中的一位民国大师》的占16%,而写材料作文《大义灭亲》《威斯敏斯特教堂的无名墓碑》以及《朝三暮四》这三道题目的,加在一起只占20%。
从作文题目看,《我心中的一位民国大师》《走近……》相对比较简单,尤其是《走近……》与日常生活结合,写的同学较多,涉及的范围大都是走近传统艺术中的一种,佳作亦不少。
选择写《民国大师》的征文中,有一半以上写了鲁迅。专家认为,同学们对大师的了解,主要限于鲁迅、林语堂、闻一多、林徽因、朱自清等课本中出现过的人物。从征文内容来看,即使是这些人们比较熟悉的大师,中学生对课本以外这些大师的著作,以及关于大师的传记等,阅读都很少。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下学生只读片段,只做题目,读整本书少的现状。如何能让更多孩子,愿意并有条件多进行些“无用”的阅读和思考,是当前教育中,需要面对的话题。
黄玉峰:学习经典,首重家庭教育
“要让这一场传统文化热持续下去,而不是半途而废,学生主动很重要,”语文特级教师黄玉峰说,从学生的角度看,他认为有几个方面必须注意。
首先是要重视家庭教育。黄老师看来,家庭里形成一个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是极其重要的。真正意义上的家教,不是什么辅导班,请“家教”。而应该是父母亲的耳濡目染,是家庭里共同学习的气氛,是家里定出的规矩。
其次,学习经典要重记忆。要读原文,背原文。不要急于的挖掘什么微言大义。不要认为这是死记硬背。在少年这个记忆的最佳时机,尽可能多记一些。苏东坡说“腹有诗书气自华”。现在很多学校过分重视讲解分析,而他以为并不可取。当今语文教学的弊病,就在于支离破碎的分析,碎尸万段地讲解。有些东西一时不完全理解,没有关系。黄玉峰举出陶渊明总结的学习方法:“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读书要在于自己的悟性,读得多了,积累多了,就渐渐会悟出其中的道理。这种感悟,才真正是自己的东西。
第三,强调记诵并不意味着反对讲解,而是说根据孩子的年龄,不要过分地强调理解分析。尤其是不要强调分析。而把识记放在第一位。其实,读经典,大致的理解是很自然的事。同学们可以通过注解译文和老师的讲解,对文本的意思有一个基本的粗浅的了解就够了。粗浅了解后,也便于记忆。
同时,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经典,在记诵的同时,也要有思考。这个“思”指的是独立思考。学习经典,必须自我“反省”。要进入自己的内心世界去,对照自身,一点一滴地修炼自我,自觉体现在行动上,而不是为了引用经典装门面。如果把它作为应试的材料,只是停留在识记的层面上,或者仅仅是从理解角度去考察,去统一认识,学之前和学之后行动上没有体现,没有进步,没有变化,那么学了等于没学。
最后,学习经典,还应该互相交流。《学记》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缺乏学友之间的交流切磋,必然会导致狭隘和短浅。古今中外许多善于读书治学并且成大器者,大多十分重视结交学友,并在讨论与交流中获益匪浅。
题图说明:"让青少年读懂中国"系列活动知识竞赛现场,抢答题环节,各中学代表队竞争激烈。
本周点击榜
本月点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