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中国历史,看历史知识,尽在讲历史网
您的位置:  > 中国历史

简读中国史 1:中国历史大脉络,助你提升格局,读懂人心

2024-10-03 00:01:41 来源:古今历史网_历史故事_历史知识分享平台 责编:admin

简读中国史 1:中国历史的大脉络

各位书友大家好,欢迎大家继续做客老齐的读书圈,有朋友提示老齐好久没讲过中国的历史了,今天我们就来换个心情,读读历史,我们总说读历史就是读人心,时代在变,科技在变,但人性不变,在古代,历史被称之为帝王之术,无论是治国理政还是当官行政,全都离不开历史知识。这在当今,也被视为是最起码的综合素质,老齐认识的大部分成功人士,无一例外都是历史爱好者。最爱看的就是历史类书籍。经常读历史,会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格局,有助于我们站在更长的历史周期中去思考问题。今天我们就找来一本脍炙人口的书,叫做简读中国史,世界史坐标下的中国。作者是老齐非常崇拜的历史作家张宏杰老师,之前我们讲过了他的饥饿的盛世,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三本书,这是第四本,也是他的全新力作,他思考历史的角度,通常都是大史观,远距离的解读。这对于我们培养投资思维很有帮助。也就是说,有的东西短期看你可能看不明白,但是把时间拉长,用10年甚至百年这个周期去审视的时候。观点看法就完全不同了。

中华历史故事_中华历史歌_中华历史

作者说,他一直坚信一句话,叫做读史使人明智,这里的读史并不只是记一些历史故事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去分析历史,总结历史的规律。我们现在的年轻人,很多都受到电视剧的影响,喜欢将人物脸谱化,比如老齐之前就认识一个女同事他看任何电视剧,总是先问旁边的人,这是好人坏人。这就是一种非黑即白的思维。大部分人没这么幼稚,但也会通常产生阴谋论的想法,比如投资亏了钱,一定是有坏人了。经济没发展好,一定也是某些人无能。皇帝就该听忠臣的话,忠臣干什么都是对的,奸臣就该死。他们一定是包藏祸心,祸国殃民的,但真是如此吗?恐怕未必,所谓忠臣奸臣,其实更多的时候,无非是一种政治需要。

这本书不是通史,不会一个朝代一个朝代的梳理下去,他会打破朝代的顺序,提炼中国历史的大脉络。从而分析历史背后有规律性的东西,而副标题之所以叫做世界史坐标下的中国,目的就是要讲出中国的特质。

这本书分为8大篇章,第一讲中国文明的起源,梳理大的历史脉络,第二说秦始皇以前的中国,第三是平行空间,对比秦汉与罗马。第四是从秦朝到清朝,看历史的规律和循环,第五总结王朝为何会出现周期性崩溃,第六欧洲和中国的交错,第七看看两个世界的碰撞,主要是清末这段时间,内容跟饥饿的盛世有交叉,第八是打开国门之后的世界,基本就是近代史对中国的影响。

我们马上进入这本书的第一章,中国历史的几条大脉络。从历史上的几大文明来看,似乎中国文化是一个幸存者,比如埃及也是古文明,但是他们先后被希腊,波斯人,罗马人,阿拉伯人征服,埃及的语言和文化也都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反观咱么这边,一直是自己人统治之下。具有很强大的连贯性。这主要得益于中国的地理位置,跟其他的文明相互阻隔,相互隔绝,东面和南面是大海,西北是沙漠草原,西南是山脉,北边似乎有交流,后来还筑起了万里长城。这就导致了,别说别人进不来,就算是我们自己出去也很费劲。所以我们早期的发展,基本都是原创的,而不是交流产生的。欧洲的东西传过来的时候,基本我们也已经都有了。

中国的文明也是始于大河流域,主要是农业文明在这里发展更有优势。慢慢的那些人类就在这里定居了。然后发展了青铜器,发展了政治文明,出现了国家。从制度和思想的发展来看,秦朝以前,我们出现了空前的繁荣。但是自打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中国的演变步伐开始突然变慢了,从秦朝到晚清,中国的思想文化基本都沿袭了先秦诸子的思想,制度上也基本跟秦朝一脉相承。本质变化并不太多。

中国历史还有一个脉络,就是两头巨变,中间不断分分合合的朝代循环,两头巨变指的就是周秦之变和卷入全球化之变。全球化就是这几十年的事,所以大家都知道,而周秦之变,也很重要,在这之前,中国是典型的封建社会,也就是封邦建国,封建封建,是跟分封制不可分割的。人们生活在一个自治的社会当中,小国寡民,老死不相往来,但是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进入了帝制时代,社会运转规律完全发生了变化,小的自治体被打破,统一成了一个大的共同体之内,政治权力,上行下达,直接能渗透到社会最底层。秦朝到清朝这个时期的中国,很多特征是人类其他政治体绝无仅有的。

中华历史歌_中华历史_中华历史故事

另外还有一个历史脉络就是,皇权与相权之争,慢慢的皇帝用身边的临时秘书班子,瓦解了相权,然后这些小班子又成为正是的政府机构,中国历史上的丞相,一直在发生变化,一开始相权是很大的,像吕不韦诸葛亮那个时代,基本上是跟皇帝能掰掰手腕的,皇帝的命令,丞相不同意也是可以打回的。后来皇帝一直在致力于瓦解相权,慢慢变成了三省六部,再到明朝的内阁,清朝的军机处,丞相的权力基本被削弱,虽然中间也有无数次的反复,但总的趋势就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减弱。直到相权被完全取代。

此外,还有一组关系就是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中央与边疆的关系,来自东北的少数民族,经常可以占据半壁江山,甚至一统天下。比如隋唐盛世,但其实隋唐统治者身上有至少一半的鲜卑族血统,元朝和清朝就更不用说了。

下面我们就来进一步研究这些趋势,人的交流才会产生文明,欧亚大陆得天独厚,中国的第一个王朝是夏王朝,出现在河南地区,他是整个中国的中心地带。文化也从这里起源。一开始黄河中游的新石器时代并不比其他的文明高级,但是他的地理位置好,其他的文明要交流都要经过这里,所以他就不断地与外界接触。还记得老齐说过一句话, 越开放越繁荣,这不是我原创的,是自古早已有之,不断跟其他文化交流的过程当中,就刺激了这里的人,形成了自我组织的能力,成立了第一个王朝。我们现在一说华夏民族,其实这个夏就指的是夏朝,从这时候开始。中国的文明就开始起源了。

也有考古学家发现,中国最早的农业发展,也有世界的贡献,早期的青铜文明,小麦,牛羊都是从中东传到中国,推动了夏王朝的出现和发展,至于那个年月,他们是怎么从中东来到河南的,这确实是未解之谜。公元前3500点,苏美尔人已经会灌溉了,公元前3000年苏美尔人建立城邦了,开始有了城市的概念。甚至可以用文字记录生活了。

当时世界上其他地区的人类,还都处于原始社会的末期。

青铜文明最早也产生于中东,在公元前4000年就有青铜器使用了。那时候的欧洲和东亚,都是这个体系的边远地区,换句话说五六千年前的世界,中东才是世界的核心。青铜器就这么顺着新疆,甘肃,沿着黄河,一点一点的传到了河南,也就是说青铜器出现后的1000年-2000年,传到了河南地区。当时传进来的不只是青铜,还有牛羊和小麦。如果非要说什么动物是我们原创的话,那么猪可能算一个。最早的祭祀品都是猪,之后才改成了牛羊。其他还狗和鸡也是我们这里的土产,六畜里的剩下三个,马牛羊,都是从中亚引入的。其实大家也可以想想,马牛羊全是吃草的,而猪狗鸡都不吃草。所以他们很好共存。而且马牛羊还能干活,所以迅速我的提高了我们的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

后来考古学家还发现,中国在商代以前,就毫无征兆的,突然有车这种东西出现了,要知道轮子的发明对于人类可是太重要了。所以这个事一直有争论,车这个东西到底是怎么来的。很可能是跟着马一起,从中亚传进来的。

那么是不是可以说,中华文明是从外面传入进来的呢?也不能这么说,因为除了这些东西之外,我们自己的文明和技术已经基本成熟,而且已经实现了农业定居,所以这些技术只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文明的基石,还是自己内生的。

比如西安人民北路,就有一个文化遗址,距今7000年,这是一个村子,有100多座房子,大致分成了5组,而且中间还围绕这一个广场。那么这又能说明什么呢?咱们明天接着讲。

本内容节选自《简读中国史》本书正在知识星球播出

本书内容,只免费播出一集

近期我们还播出了如下书籍:

古今历史网_历史故事_历史知识分享平台 https://www.yuzhubaobao.com/ ICP备案:鲁ICP备2024097632号-1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