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智聪(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生院);唐爱军(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知所从来,方明所往”,如何看待本民族的历史是关乎民族现实与未来的重大问题。对于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历程的中华民族而言,正确认识本民族的历史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正确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维护民族团结的必然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深深印刻在中华儿女心灵深处的文化基因,是维系中华民族大团结的精神纽带,这种文化认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最深层次的动力。如果割断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脉,也就动摇了民族团结的根与魂。
另一方面,正确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对国家历史的认识影响着人们对现实的理解,在历史认识上出现错误,必然会反映到现实中并造成颠覆性影响。在近代以来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选择了中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有回到历史中才能充分认识其中的必然性。如果否定了民族发展的历史,只会造成认识的迷茫与社会的动荡。
历史和现实证明,在新的长征路上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必须首先树立正确的历史认识,始终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第一,树立正确的历史认识必须以客观的观点看待历史,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主观性。历史不是躺在书本中的冰冷文字,而是既往的客观事实,对历史的学习研究不能添加任何“化学试剂”和主观想象。尽管讲故事的方式会让历史更加生动鲜活地得到呈现,但讲故事并不意味着历史可以随意杜撰,而应当以尊重历史事实为前提。实事求是是我们党思想路线的核心,这一原则在历史问题上的贯彻要求我们必须根据真实地记录、描述和呈现历史的事实,不能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任意地歪曲事实真相。历史虚无主义的主观性体现在其往往打着“历史真相”的旗号,通过“重评历史”的方式得出同现有认识截然相反的颠覆性结论,造成“好人不好,坏人不坏”的是非颠倒局面来为历史翻案。无论是丑化历史以抹黑事实,还是美化历史以掩盖真相,都从根本上背离了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历史观上走向唯心主义。
掌握史实是正确认识历史的首要前提,历史依据的错误固然会使历史认识走入误区,但在保证史实准确的同时也要注重对现象背后历史规律的把握,避免表面性思维,防止将历史的学习研究等同于单纯的资料罗列。随着历史进程的推进,我们对一些历史事件或人物的评价会产生新认识,这种新认识一般是对已有认识的深化而不是推翻,因此对历史认识的深化并不意味着得出了今是昨非或昨是今非的全新结论。
第二,树立正确的历史认识必须以全面的观点看待历史,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片面性。“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进的,有时穿过尘埃,有时穿过泥泞,有时横渡沼泽,有时行经丛林。”按照唯物史观的解释,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在曲折中前进的,这就表明历史的发展必然伴随着现实性的曲折和前进性的趋势。因此要做到客观地看待历史必然要求对历史进行全面考察,“既不能因为成就而回避失误和曲折,也不能因为探索中的失误和曲折而否定成就”。
历史虚无主义的片面性体现在对历史进行断章取义的片段化截取,单纯聚焦历史上存在的失误或曲折并进行肆意夸大,企图以局部的因素来否定全局的因素,用“不完全的真实”掩盖对历史的整体认识。除此之外,只看到历史发展的成就,忽视历史发展的曲折,把历史发展的道路幻想得笔直又笔直也是一种形而上学的错误认识。二者都没有正确处理历史曲折性与前进性的关系。
全面地考察历史必须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但不意味着在任何历史问题的评价上都简单得出好坏参半的结论,关键在于把“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既客观全面地反映历史事实,又准确把握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总的来看,历史发展的道路虽然曲折,但历史前进的方向是谁也无法改变的;党的事业虽然历经坎坷,但党所取得的历史成就是谁也无法否定的。
第三,树立正确的历史认识必须以具体的观点看待历史,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抽象性。历史是在充满未知的现实生活中探索前进的,历史人物的活动和历史事件的进程都受到当时现实条件的制约,“现实的人”及其历史条件由此成为我们正确认识历史的出发点。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正是以“现实的人”为考察前提,在分析人的现实生活过程基础上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历史虚无主义的抽象性体现在脱离特定的历史条件,对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进行空泛的述说评价,将矛头直指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等政治原则,或者以站在历史之外的“上帝视角”审视历史,通过“时空错置”的手法把自己的结论移植到历史之中,将现实生活解释为历史发展的自然结果。认识今日之中国,必须了解中国之历史,而对于中国历史的考察绝不能戴着“有色眼镜”厚此薄彼,只能从具体的历史条件中理解中国人民选择中国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性。
历史的发展有其内在规律和必然趋势,但这不意味着历史结果是自然而然得出的,而是通过人民群众的历史活动取得的,生活在既定条件下的人们从事着创造历史的活动,他们的活动又为下一代人创造历史提供了条件,由此构成了历史阶段的连续性和继承性,历史的发展正是在一代又一代人的继续奋斗中实现的。对历史进行抽象考察,简单地将历史功过归结于个人因素,只会走向否定人民群众历史主体作用和历史主动精神的“英雄史观”。
历史虚无主义以各种形式存在,其中不少还很具有迷惑性,我们只有时刻站在正确立场上,以唯物史观为根本武器,以客观全面的事实为依据,才能有效辨识和回应错误认识,保持人们对历史的正确认识。而正确认识历史的最终目的在于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坚定自信,更好地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把握现实、开创未来。“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能否继续交出优异答卷,关键在于有没有坚定的历史自信。”这种历史自信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延续,源于对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命运沉浮的深刻体悟,源于中国对初心使命始终如一的坚守,源于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和团结奋斗。因此新时代我们坚定历史自信具有充足的依据和底气,要善于把正确的历史认识、坚定的历史自信转化为真抓实干的历史主动,以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接续书写中华民族历史的新辉煌。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坚持以习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习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本周点击榜
本月点击榜
古今历史网_历史故事_历史知识分享平台 https://www.yuzhubaobao.com/ ICP备案:鲁ICP备2024097632号-1 网站地图
树立正确历史认识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作者:刘智聪(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生院);唐爱军(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知所从来,方明所往”,如何看待本民族的历史是关乎民族现实与未来的重大问题。对于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历程的中华民族而言,正确认识本民族的历史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正确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维护民族团结的必然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深深印刻在中华儿女心灵深处的文化基因,是维系中华民族大团结的精神纽带,这种文化认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最深层次的动力。如果割断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脉,也就动摇了民族团结的根与魂。
另一方面,正确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对国家历史的认识影响着人们对现实的理解,在历史认识上出现错误,必然会反映到现实中并造成颠覆性影响。在近代以来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选择了中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有回到历史中才能充分认识其中的必然性。如果否定了民族发展的历史,只会造成认识的迷茫与社会的动荡。
历史和现实证明,在新的长征路上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必须首先树立正确的历史认识,始终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第一,树立正确的历史认识必须以客观的观点看待历史,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主观性。历史不是躺在书本中的冰冷文字,而是既往的客观事实,对历史的学习研究不能添加任何“化学试剂”和主观想象。尽管讲故事的方式会让历史更加生动鲜活地得到呈现,但讲故事并不意味着历史可以随意杜撰,而应当以尊重历史事实为前提。实事求是是我们党思想路线的核心,这一原则在历史问题上的贯彻要求我们必须根据真实地记录、描述和呈现历史的事实,不能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任意地歪曲事实真相。历史虚无主义的主观性体现在其往往打着“历史真相”的旗号,通过“重评历史”的方式得出同现有认识截然相反的颠覆性结论,造成“好人不好,坏人不坏”的是非颠倒局面来为历史翻案。无论是丑化历史以抹黑事实,还是美化历史以掩盖真相,都从根本上背离了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历史观上走向唯心主义。
掌握史实是正确认识历史的首要前提,历史依据的错误固然会使历史认识走入误区,但在保证史实准确的同时也要注重对现象背后历史规律的把握,避免表面性思维,防止将历史的学习研究等同于单纯的资料罗列。随着历史进程的推进,我们对一些历史事件或人物的评价会产生新认识,这种新认识一般是对已有认识的深化而不是推翻,因此对历史认识的深化并不意味着得出了今是昨非或昨是今非的全新结论。
第二,树立正确的历史认识必须以全面的观点看待历史,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片面性。“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进的,有时穿过尘埃,有时穿过泥泞,有时横渡沼泽,有时行经丛林。”按照唯物史观的解释,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在曲折中前进的,这就表明历史的发展必然伴随着现实性的曲折和前进性的趋势。因此要做到客观地看待历史必然要求对历史进行全面考察,“既不能因为成就而回避失误和曲折,也不能因为探索中的失误和曲折而否定成就”。
历史虚无主义的片面性体现在对历史进行断章取义的片段化截取,单纯聚焦历史上存在的失误或曲折并进行肆意夸大,企图以局部的因素来否定全局的因素,用“不完全的真实”掩盖对历史的整体认识。除此之外,只看到历史发展的成就,忽视历史发展的曲折,把历史发展的道路幻想得笔直又笔直也是一种形而上学的错误认识。二者都没有正确处理历史曲折性与前进性的关系。
全面地考察历史必须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但不意味着在任何历史问题的评价上都简单得出好坏参半的结论,关键在于把“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既客观全面地反映历史事实,又准确把握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总的来看,历史发展的道路虽然曲折,但历史前进的方向是谁也无法改变的;党的事业虽然历经坎坷,但党所取得的历史成就是谁也无法否定的。
第三,树立正确的历史认识必须以具体的观点看待历史,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抽象性。历史是在充满未知的现实生活中探索前进的,历史人物的活动和历史事件的进程都受到当时现实条件的制约,“现实的人”及其历史条件由此成为我们正确认识历史的出发点。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正是以“现实的人”为考察前提,在分析人的现实生活过程基础上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历史虚无主义的抽象性体现在脱离特定的历史条件,对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进行空泛的述说评价,将矛头直指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等政治原则,或者以站在历史之外的“上帝视角”审视历史,通过“时空错置”的手法把自己的结论移植到历史之中,将现实生活解释为历史发展的自然结果。认识今日之中国,必须了解中国之历史,而对于中国历史的考察绝不能戴着“有色眼镜”厚此薄彼,只能从具体的历史条件中理解中国人民选择中国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性。
历史的发展有其内在规律和必然趋势,但这不意味着历史结果是自然而然得出的,而是通过人民群众的历史活动取得的,生活在既定条件下的人们从事着创造历史的活动,他们的活动又为下一代人创造历史提供了条件,由此构成了历史阶段的连续性和继承性,历史的发展正是在一代又一代人的继续奋斗中实现的。对历史进行抽象考察,简单地将历史功过归结于个人因素,只会走向否定人民群众历史主体作用和历史主动精神的“英雄史观”。
历史虚无主义以各种形式存在,其中不少还很具有迷惑性,我们只有时刻站在正确立场上,以唯物史观为根本武器,以客观全面的事实为依据,才能有效辨识和回应错误认识,保持人们对历史的正确认识。而正确认识历史的最终目的在于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坚定自信,更好地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把握现实、开创未来。“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能否继续交出优异答卷,关键在于有没有坚定的历史自信。”这种历史自信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延续,源于对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命运沉浮的深刻体悟,源于中国对初心使命始终如一的坚守,源于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和团结奋斗。因此新时代我们坚定历史自信具有充足的依据和底气,要善于把正确的历史认识、坚定的历史自信转化为真抓实干的历史主动,以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接续书写中华民族历史的新辉煌。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坚持以习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习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本周点击榜
本月点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