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专业近年来调整非常频繁。那么,专业对高校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学校调整专业的依据是什么?怎样调整专业才更有利于我国“百年树人”大计?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11年度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备案或审批结果。本次公布的高校新设置或调整的1850个本科专业,可自2012年开始招生,同意撤销的32个本科专业的在校学生要按原培养方案培养至毕业,并保证教学质量。
在审批同意设置的高校专业名单上,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批《高校本科专业目录》之外设置的新专业,包括北京大学的“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北京交通大学的“物联网工程”、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孟加拉语”等。
我国高校专业近年来调整非常频繁。那么,专业对高校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学校调整专业的依据是什么?怎样调整专业才更有利于我国“百年树人”大计?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有关高校管理人员、高教研究专家。
北京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元培学院副院长卢晓东介绍,在新设置专业时,高校需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并向教育部申报,而撤销专业则由学校自主决定,只需在教育部备案。
《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规定,高校设置和调整专业必须具备四个要求:符合经学校主管部门批准的学校发展规划,有人才需求论证报告,年招生规模一般不少于60人;有专业建设规划、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教学计划和其他必需的教学文件;能配备完成该专业教学计划所必需的教师队伍及教学辅助人员,一般应有已设相关专业为依托;具备必需的开办经费和教室、实验室及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实习场所等办学基本条件。
一位高校教务处负责人介绍,高校决定新增专业,除了考虑教育部要求的标准,重要的就是看社会需要,也就是所增加专业的就业前景。
社会职业需求的增长,已成为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越来越重要的趋势之一。今年新设专业中,“物联网工程”成为出现最多的字眼,是最热的专业,共有北京交通大学、天津工业大学等80所高校开设此专业。
据悉,2010年初,教育部下达了高校设置物联网专业申报通知,众多高校争相申报,当年有东北大学、天津大学等33所高校招生,且多为重点高校。
社会需求的减少,无疑也是高校撤销专业的重要因素。一些高校在调整专业时,首先会从生源上来看,也就是看招生情况是否乐观,其次还有就业率、学科水平等。对总分排名居后的专业,往往实施暂停专业或减少招生计划等措施。
教育主管部门也将社会需求作为高校专业调整的重要依据。2011年,教育部发文提出,我国将探索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和重点产业人才供需年度报告制度,健全专业动态调整和预警、退出机制。对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的专业,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止招生。
一位高三学生家长对记者表示,在为孩子填报高考志愿时,首先会考虑专业及其就业前景。
尽管每所高校都会依据社会需求和自身办学水平、师资队伍等情况进行专业调整,但也有教育学者指出部分高校增设专业存在不够理性的情况。
上海大学副校长叶志明指出,去年上海市发布预警的18个就业率低的专业中,有不少就是当年因为就业好而热门、大家一哄而上的。
厦门大学社会科学研究处副处长、教育研究院教授陈武元也提到,一些大学为了扩张规模、吸引更多生源,会新增一些就业前景较好的专业,如果获批专业数量不多,还会在专业下增设新的培养方向。
“比如历史专业尽管不热门,但在下面设一个热门的旅游方向,就把学生圈进来了。”陈武元介绍,由于信息不对称,一些学校会利用专业名称吸引生源。
在陈武元看来,大学调整专业除了考察社会需求,一定要特别注意学校的师资水平。“师资力量是最主要的,应根据教师的情况设专业,或者根据学校今后发展的专业计划不断引进人才,通过引进教师完善师资力量。否则任意设专业是一个灾难。”
卢晓东指出,目前教育部对大学内部设置的管辖对象是专业,而不是系和研究所。要有效改革我国现行对专业管理的规定,首先必须转变对专业内涵的理解和认识。
我国高校“专业”这一概念带有很强的实体意味,同一专业的学生组成班集体,教师按照专业名组成教研室,经费、教室、实验室、仪器设备、图书资料乃至实习场所等都与专业挂钩。
学生一入大学就要明确专业,而“转专业”成为大学学籍管理中一项非常困难的工作。专业合并或调整时,专业背后的实体存在也都要合并调整,常因牵涉各方利益而非常困难。
在卢晓东看来,专业仅是课程的组织形式,因此学生在大学一年级时,可以学习各专业学生都必修的公共课程或核心课程,到二年级开始学习具有特征的课程时才确定专业。
目前我国已有不少大学正逐步将传统的以系和教研室为基础的本科教学体系转变为基于学科的基层学术组织,从“举办专业”转向“提供课程群”。
2001年成立的北大元培学院即实行低年级不分专业,按文理两大类招生,学生在对北大的学科状况进一步了解后,再在导师指导下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志趣在全校范围自主选择专业。
目前我国高校在设置专业时,依据1998 年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该目录将本科教育的学科门类划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11大门类(军事类由军队院校管理部门单独制定),学校不能跨学科门类设置专业。
卢晓东建议在学科目录中间增加一个跨学科类。“跨学科专业必须有一个容纳的地方,因为跨学科的组合是无限的。”
卢晓东说,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新职业不断产生,旧职业不断消亡。如过去20年间,随着通讯科技的发展,原来举足轻重的电报销声匿迹了;寻呼机从无到有,又从巅峰迅速消失;计算机杀毒、网络搜索、电子商务则迅猛发展、方兴未艾。一些夕阳产业的从业者,如果没有宽广的眼界和深厚的知识储备,将较难应对这种巨变,有可能落伍甚至失业。
因此,卢晓东认为,专业设置不能过细过窄,否则学生将因知识结构狭窄难以适应行业和职业变化。
在今年新增的本科专业中,北大的“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格外引人注目。卢晓东介绍,这是北大元培学院与外国语学院、历史系联合设立的跨学科专业,从筹建到申报获批花了4年。
目前,该专业已进行招生宣传,今年在北大三个学院内部招生,外语专业一、二年级可以选择该专业,历史系只有一年级可以选择该专业,元培学院学生只有一年级可以选择该专业。很多同学对该专业表示了极大兴趣。
如果师资水平不变,教师队伍不变,仅仅靠换一个专业名称能否带来学科设置的良性发展?“从某种角度来讲,它会有特别的发展,这体现了管理改革的力量。”在卢晓东看来,教学思路和组织模式的变革可以产生新的生产力。
陈武元认为,我们虽然是以专业来建构知识结构,但解决社会现象和自然科学的问题需要综合性知识;专业表明一个学生具有某方面知识基础,但不能表明其所有能力。“学生应该培养多维思考问题的能力,提升自己的整体素质,但这不是一个专业或一个学生在大学期间教育就能够完成的,我们不能对大学太苛求。”
本周点击榜
本月点击榜
古今历史网_历史故事_历史知识分享平台 https://www.yuzhubaobao.com/ ICP备案:鲁ICP备2024097632号-1 网站地图
高校专业调整如何利于人才培养
我国高校专业近年来调整非常频繁。那么,专业对高校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学校调整专业的依据是什么?怎样调整专业才更有利于我国“百年树人”大计?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11年度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备案或审批结果。本次公布的高校新设置或调整的1850个本科专业,可自2012年开始招生,同意撤销的32个本科专业的在校学生要按原培养方案培养至毕业,并保证教学质量。
在审批同意设置的高校专业名单上,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批《高校本科专业目录》之外设置的新专业,包括北京大学的“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北京交通大学的“物联网工程”、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孟加拉语”等。
我国高校专业近年来调整非常频繁。那么,专业对高校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学校调整专业的依据是什么?怎样调整专业才更有利于我国“百年树人”大计?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有关高校管理人员、高教研究专家。
北京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元培学院副院长卢晓东介绍,在新设置专业时,高校需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并向教育部申报,而撤销专业则由学校自主决定,只需在教育部备案。
《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规定,高校设置和调整专业必须具备四个要求:符合经学校主管部门批准的学校发展规划,有人才需求论证报告,年招生规模一般不少于60人;有专业建设规划、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教学计划和其他必需的教学文件;能配备完成该专业教学计划所必需的教师队伍及教学辅助人员,一般应有已设相关专业为依托;具备必需的开办经费和教室、实验室及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实习场所等办学基本条件。
一位高校教务处负责人介绍,高校决定新增专业,除了考虑教育部要求的标准,重要的就是看社会需要,也就是所增加专业的就业前景。
社会职业需求的增长,已成为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越来越重要的趋势之一。今年新设专业中,“物联网工程”成为出现最多的字眼,是最热的专业,共有北京交通大学、天津工业大学等80所高校开设此专业。
据悉,2010年初,教育部下达了高校设置物联网专业申报通知,众多高校争相申报,当年有东北大学、天津大学等33所高校招生,且多为重点高校。
社会需求的减少,无疑也是高校撤销专业的重要因素。一些高校在调整专业时,首先会从生源上来看,也就是看招生情况是否乐观,其次还有就业率、学科水平等。对总分排名居后的专业,往往实施暂停专业或减少招生计划等措施。
教育主管部门也将社会需求作为高校专业调整的重要依据。2011年,教育部发文提出,我国将探索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和重点产业人才供需年度报告制度,健全专业动态调整和预警、退出机制。对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的专业,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止招生。
一位高三学生家长对记者表示,在为孩子填报高考志愿时,首先会考虑专业及其就业前景。
尽管每所高校都会依据社会需求和自身办学水平、师资队伍等情况进行专业调整,但也有教育学者指出部分高校增设专业存在不够理性的情况。
上海大学副校长叶志明指出,去年上海市发布预警的18个就业率低的专业中,有不少就是当年因为就业好而热门、大家一哄而上的。
厦门大学社会科学研究处副处长、教育研究院教授陈武元也提到,一些大学为了扩张规模、吸引更多生源,会新增一些就业前景较好的专业,如果获批专业数量不多,还会在专业下增设新的培养方向。
“比如历史专业尽管不热门,但在下面设一个热门的旅游方向,就把学生圈进来了。”陈武元介绍,由于信息不对称,一些学校会利用专业名称吸引生源。
在陈武元看来,大学调整专业除了考察社会需求,一定要特别注意学校的师资水平。“师资力量是最主要的,应根据教师的情况设专业,或者根据学校今后发展的专业计划不断引进人才,通过引进教师完善师资力量。否则任意设专业是一个灾难。”
卢晓东指出,目前教育部对大学内部设置的管辖对象是专业,而不是系和研究所。要有效改革我国现行对专业管理的规定,首先必须转变对专业内涵的理解和认识。
我国高校“专业”这一概念带有很强的实体意味,同一专业的学生组成班集体,教师按照专业名组成教研室,经费、教室、实验室、仪器设备、图书资料乃至实习场所等都与专业挂钩。
学生一入大学就要明确专业,而“转专业”成为大学学籍管理中一项非常困难的工作。专业合并或调整时,专业背后的实体存在也都要合并调整,常因牵涉各方利益而非常困难。
在卢晓东看来,专业仅是课程的组织形式,因此学生在大学一年级时,可以学习各专业学生都必修的公共课程或核心课程,到二年级开始学习具有特征的课程时才确定专业。
目前我国已有不少大学正逐步将传统的以系和教研室为基础的本科教学体系转变为基于学科的基层学术组织,从“举办专业”转向“提供课程群”。
2001年成立的北大元培学院即实行低年级不分专业,按文理两大类招生,学生在对北大的学科状况进一步了解后,再在导师指导下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志趣在全校范围自主选择专业。
目前我国高校在设置专业时,依据1998 年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该目录将本科教育的学科门类划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11大门类(军事类由军队院校管理部门单独制定),学校不能跨学科门类设置专业。
卢晓东建议在学科目录中间增加一个跨学科类。“跨学科专业必须有一个容纳的地方,因为跨学科的组合是无限的。”
卢晓东说,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新职业不断产生,旧职业不断消亡。如过去20年间,随着通讯科技的发展,原来举足轻重的电报销声匿迹了;寻呼机从无到有,又从巅峰迅速消失;计算机杀毒、网络搜索、电子商务则迅猛发展、方兴未艾。一些夕阳产业的从业者,如果没有宽广的眼界和深厚的知识储备,将较难应对这种巨变,有可能落伍甚至失业。
因此,卢晓东认为,专业设置不能过细过窄,否则学生将因知识结构狭窄难以适应行业和职业变化。
在今年新增的本科专业中,北大的“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格外引人注目。卢晓东介绍,这是北大元培学院与外国语学院、历史系联合设立的跨学科专业,从筹建到申报获批花了4年。
目前,该专业已进行招生宣传,今年在北大三个学院内部招生,外语专业一、二年级可以选择该专业,历史系只有一年级可以选择该专业,元培学院学生只有一年级可以选择该专业。很多同学对该专业表示了极大兴趣。
如果师资水平不变,教师队伍不变,仅仅靠换一个专业名称能否带来学科设置的良性发展?“从某种角度来讲,它会有特别的发展,这体现了管理改革的力量。”在卢晓东看来,教学思路和组织模式的变革可以产生新的生产力。
陈武元认为,我们虽然是以专业来建构知识结构,但解决社会现象和自然科学的问题需要综合性知识;专业表明一个学生具有某方面知识基础,但不能表明其所有能力。“学生应该培养多维思考问题的能力,提升自己的整体素质,但这不是一个专业或一个学生在大学期间教育就能够完成的,我们不能对大学太苛求。”
本周点击榜
本月点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