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这是一部连续的历史故事集,从周朝东迁一直讲到晋朝统一全国为止,前后一千零五十年。
目录:
以成语形式呈现,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讲,这也是本成语故事集。本书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念起来很顺口,读着就跟听故事一个样,所以不但是一部优秀的历史读物,还是一部优秀的语文读物。
作者写历史故事着重说明历史发展进程,又比较尊重历史事实,主要取材于《春秋》《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等“正史”。其次是注重口语化,所以不但是一部优秀的历史读物,还是一部优秀的语文读物。
作者简介:
林汉达,著名教育家、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林汉达先生即从事研究和写作,著作颇丰,涉及面广,影响了一大批读者。除了教育类和文字改革类专著,林汉达先生最著名的作品可能就是他撰写的通俗历史读物,如《东周列国故事新编》《前后汉故事新编》《三国故事》《上下五千年》等。春秋故事千金一笑
“千金一笑”的故事出在两千七百多年以前。那时候,中国还没有皇帝,皇帝这个称呼是秦始皇开始的。中国在三千年以前的一个朝代叫周朝。周朝最高的头儿不叫皇帝,叫天王。两千七百多年以前,周朝有个天王,叫周幽王。这位周幽王什么国家大事都不管,光讲究吃喝玩乐,还打发人上各处去找美人儿。有个老大臣叫褒垧,他劝天王要好好管理国家,爱护老百姓,不要把老百姓家里的姑娘弄到宫里来。周幽王听,冒了火儿,把褒垧下了监狱。
褒垧在监狱里关了三年,眼看着没有放出来的指望了。褒家的人一直给他想办法。他们想:“天王既然项喜欢美人儿,我们得在这上头打主意。”他们就上各处去找美人儿,还真给他们找到了一个顶好看的乡下姑娘。褒家把小姑娘买了来,就算是褒家的人了,取了个名字叫褒姒。褒家教她唱歌跳舞,把她训练好了,打扮起来,送到京都镐京。
西省西安市西边;镐献给周幽王,算是来替褒垧赎罪的。周幽王一看见褒姒长得这么漂亮,真是说不出来的高兴。他越瞧越爱,觉得王宫里头的美女都加到一块儿也抵不上褒姒的一丁点儿。他马上免了褒向的罪,把褒垧放出来了。从这儿起,天王日日夜夜陪着这位褒姒,把她当做心肝宝贝儿。褒姒可并不喜欢天王。她老皱着眉头子叹气,暗暗地流眼泪,进了王宫没开过一次笑脸。周幽王想尽办法叫她笑,她可怎么也笑不出来。天王就出了一个赏格:“有谁能叫娘娘笑一下的,就赏他一千斤金子。”
(古时候把铜叫做金子)咱们有句成语叫“千金一笑”,也许就是这么来的。这个赏格一出去,就有好些人赶着想来发财。他们进了宫里,向褒姒说笑话,装鬼脸,演滑稽戏。褒姒见了这些人只觉得讨厌,把他们都轰出去了。
有一个顶能够拍马屁的下流人姓虢,叫虢石父,他想出了一个办法,说一定能叫褒姒笑痛肚子。他对周幽王说:“从前为了防备西戎西方的部族,周朝人把他们叫‘犬戎’;戎,在骊山在陕西省临潼县东南;骊一带造了二十多座烽火台,每隔几里地就是一座。万一西戎打进来,把守第一道关的士兵就把烽火烧起来,第二道关上的人见了烟火,也把烽火烧起来。这么一个接着一个地都烧着烽火,临近的诸侯(就是天王底下的小王)瞧见了,就发兵来救。现在天下太平,烽火台早就没有用了。我想请天王跟娘娘上骊山去玩儿几天。到了晚上,咱们把烽火点着,烧得满天通红,让临近的诸侯见了,上个大当。娘娘见了这么些兵马一会儿跑过来,一会儿跑过去,没个不的。您说我这个法儿好不好?”周幽王把眼睛眯成一道缝儿,拍着手说:“好极了,好极了。就这么办吧。”
他们说走就走,带着褒姒到了骊山。有一位诸侯叫郑伯友,是周幽王的叔叔,他怕天王玩儿烽火出乱子,赶紧跑到骊山,劝天王别这么乱来。周幽王正在兴头上,这种话哪儿听得进去。他气着说:“我在宫里闷得慌,难得跟娘娘出来一趟,放放烟火,解解闷儿,这也用得着你管吗?”郑伯友碰了一鼻子灰。
到了晚上,虢石父叫手下的人把烽火点起来,火越烧越旺,满天全是火光,烽火台一个接着一个都烧起来,远远近近,全是火柱子,好看极了,也可怕极了。临近的诸侯看见了烽火,以为西戎打进来,赶紧带领兵马来打敌人。没想到到了那儿,一个敌人都看不见,也不像打仗的样子,光听见奏乐和唱歌的声音。大伙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周幽王叫人去对他们说:“各位辛苦了,没有敌人,是天王跟娘娘放烟火玩儿,你们回去吧!”诸侯们这才知道上了天王的当,一个个气得肚子都快破了。
褒姒根本不知道他们闹的是什么玩意儿。她瞧见这许多兵马乱哄哄地忙来忙去,跟掐了脑袋的苍蝇似的在那儿瞎撞,就问周幽王:“这是怎么回事?”周幽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她,说是为了让她看了发笑。他歪着脖子,带笑地问:“好看吗?”褒姒觉得又好气又好笑,不由得冷笑了一声,说:“呵呵,真好看!亏得你们想得出这玩意儿。”这位糊涂到了家的天王还当褒
姒真笑了呐,这高兴就不用提了,就把一千斤金子赏给了那个小人虢石父。
他们玩儿了几天,这才挺高兴地回到了京都。
隔了没有多少日子,西戎真打进来了。头一道关的烽火一烧起来,周幽王就慌了,他连忙叫虢石父赶紧把这儿的烽火点起来。那些诸侯上回上了当,这回就当天王又在开玩笑了,全都不理他。烽火黑天白日地点着,也没有一个救兵来。京都里的兵马本来不多,只有一个郑伯友算是大将,出去抵挡了一阵。可是他的人马太少,打到后来,给敌人围住,被乱箭射死了。大将一死,小兵就乱了。西戎的人马像发大水似的涌了进来,把老百姓杀的杀,抢的抢。年轻的男女打不过敌人,被抓了去当奴隶。周幽王和虢石父都给西戎杀了,连那个老关在宫里没有真正开过一次笑脸的褒姒,也给他们抢去了。
郑伯友是郑国的诸侯(那时候郑国是在陕西省华阴县),他的儿子叫掘突[掘],一听见他父亲给西戎杀了,就穿上孝,带着三百辆兵车,从郑国一直赶到京都去跟西戎拼命。
小伙子掘突胆子又大,人又机灵,加上郑国的兵马平目训练得好,一交战,就杀了不少敌人。别的诸侯这会儿才知道西戎真进来了,也都带着兵车上镐京来打西戎。西戎的头子看见诸侯的大兵到了,就叫手下的人把周朝多少年来积累起来的宝货财物全抢了去,放了一把火,乱七八糟地退回去了。
中原诸侯打退了西戎,大伙儿立周幽王的儿子为天王,就是周平王。诸侯回到本国去了,就剩下掘突给周平王留住,请他在京都里办事。不想各路诸侯一走,西戎又打过来,占去了周朝西半边的土地,一步步又打到京都的边上来了。周平王怕镐京保不住,自己又怕死,再说京都的房子给西戎烧了不少,库房里的财宝早给抢了个一干二净;要盖宫殿也盖不起。这么着,周平王就扔了镐京,迁都到洛阳(在河南省洛阳市)。因为镐京在西边,所以历史上把周朝在镐京做京都的时候,称为西周;洛阳在东边,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阳以后,称为东周。兄弟相残
周平王迁都以后,把东边的新郑(在河南省新郑县)封给掘突。后来,掘突娶了个妻子叫姜氏,姜氏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叫寤生,据说姜氏生他的时候是难产,吓得直喊救命。婴儿什么都不知道,怎么能怪他呐?可是姜氏就讨厌这个孩子。小儿子叫段,长得逗人喜欢,特别受到姜氏宠爱。姜氏老在他父亲跟前夸奖小儿子怎么怎么好,将来最好把郑国的君位传给他。父亲掘突可不答应,还是照当时的规矩,立大儿子寤生为太子。公元前743年,掘突死了,寤生即位做了国君,就是郑庄公。郑庄公接着他父亲在天王的朝廷里办事。
姜氏眼见心爱的小儿子没有好地位,就对郑庄公说:“你接着你父亲当了诸侯,你兄弟也大了,还没有自个儿的地方住,老跟在我身边,成什么样儿?”郑庄公说:“母亲您看怎么办呐?”
那时候,封王封侯都有个城和许多土地。哪个城封给谁,谁就可以剥削那儿的老百姓,过着很阔气的日子。姜氏一听郑庄公问她怎么办,就说:“你把制邑[在河南省汜水县西;邑;汜封]给他吧。”郑庄公说:“制邑是郑国顶重要的大城。父亲早就说过,这个城谁也不能封。”姜氏歪着头想了一想,说:“那么京城[在河南省荥阳县东;荥]也行。”京城也是个大城,郑庄公觉得很为难,只好不言语。姜氏可生了气了,她说:“哦,你这个城不许封,那个城不答应,还是把你兄弟赶出去,让他饿死得了!”郑庄公赶紧赔不是,说:“娘别生气,事情总可以商量的。”
第二天,郑庄公召集了文武百官,要把京城封给他的兄弟。大夫祭足反对说:“这哪儿行啊?京城是个大城,跟咱们的都城一样,是个重要的地方。再说段叔是太夫人宠爱的,要是他得了京城,势力大了,将来必定生事。”郑庄公说:“是母亲的意思,我做儿子的不能不依。”他不管大臣们怎么说,把京城封给了段叔。从此,人们把段叔叫“京城太叔”。
段叔打算动身上京城去,来向他母亲姜氏辞行。姜氏拉着他的手说:“别忙!我还有话说呐。”她就咬着耳朵嘱咐他说:“你哥哥一点儿没有亲弟兄的情分。京城是我逼着他封给你的。他答应是答应了,心里准不乐意。你到了京城,得好好操练兵马,将来找个机会,你从外面打进来,我在里面帮着你。要是你当了国君,我死了也能闭上眼睛啦。”
这位年轻的太叔爷住在京城里挺得意,他一面招兵买马,一面操练军队。临近地方的奴隶和犯罪的人,逃到京城去的,他一律收留。这样十年二十年,太叔爷的势力就大起来了。这些事传到郑庄公耳朵里。有几个大臣请郑庄公快点去管一管京城太叔,说他要谋反。郑庄公自己有主意,反倒说他们说话没有分寸,还替太叔辩白说:“太叔能这么不怕辛苦,操练兵马,还不是为了咱们吗?”大臣们私下里都替国君担心,说这会儿这么由着太叔,老虎养大了,就要吃人,到那时节,后悔也就来不及了。
……
本周点击榜
本月点击榜
古今历史网_历史故事_历史知识分享平台 https://www.yuzhubaobao.com/ ICP备案:鲁ICP备2024097632号-1 网站地图
一部从周朝东迁到晋朝统一的历史故事集,既是历史读物也是语文读物
作品简介:这是一部连续的历史故事集,从周朝东迁一直讲到晋朝统一全国为止,前后一千零五十年。
目录:
以成语形式呈现,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讲,这也是本成语故事集。本书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念起来很顺口,读着就跟听故事一个样,所以不但是一部优秀的历史读物,还是一部优秀的语文读物。
作者写历史故事着重说明历史发展进程,又比较尊重历史事实,主要取材于《春秋》《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等“正史”。其次是注重口语化,所以不但是一部优秀的历史读物,还是一部优秀的语文读物。
作者简介:
林汉达,著名教育家、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林汉达先生即从事研究和写作,著作颇丰,涉及面广,影响了一大批读者。除了教育类和文字改革类专著,林汉达先生最著名的作品可能就是他撰写的通俗历史读物,如《东周列国故事新编》《前后汉故事新编》《三国故事》《上下五千年》等。春秋故事千金一笑
“千金一笑”的故事出在两千七百多年以前。那时候,中国还没有皇帝,皇帝这个称呼是秦始皇开始的。中国在三千年以前的一个朝代叫周朝。周朝最高的头儿不叫皇帝,叫天王。两千七百多年以前,周朝有个天王,叫周幽王。这位周幽王什么国家大事都不管,光讲究吃喝玩乐,还打发人上各处去找美人儿。有个老大臣叫褒垧,他劝天王要好好管理国家,爱护老百姓,不要把老百姓家里的姑娘弄到宫里来。周幽王听,冒了火儿,把褒垧下了监狱。
褒垧在监狱里关了三年,眼看着没有放出来的指望了。褒家的人一直给他想办法。他们想:“天王既然项喜欢美人儿,我们得在这上头打主意。”他们就上各处去找美人儿,还真给他们找到了一个顶好看的乡下姑娘。褒家把小姑娘买了来,就算是褒家的人了,取了个名字叫褒姒。褒家教她唱歌跳舞,把她训练好了,打扮起来,送到京都镐京。
西省西安市西边;镐献给周幽王,算是来替褒垧赎罪的。周幽王一看见褒姒长得这么漂亮,真是说不出来的高兴。他越瞧越爱,觉得王宫里头的美女都加到一块儿也抵不上褒姒的一丁点儿。他马上免了褒向的罪,把褒垧放出来了。从这儿起,天王日日夜夜陪着这位褒姒,把她当做心肝宝贝儿。褒姒可并不喜欢天王。她老皱着眉头子叹气,暗暗地流眼泪,进了王宫没开过一次笑脸。周幽王想尽办法叫她笑,她可怎么也笑不出来。天王就出了一个赏格:“有谁能叫娘娘笑一下的,就赏他一千斤金子。”
(古时候把铜叫做金子)咱们有句成语叫“千金一笑”,也许就是这么来的。这个赏格一出去,就有好些人赶着想来发财。他们进了宫里,向褒姒说笑话,装鬼脸,演滑稽戏。褒姒见了这些人只觉得讨厌,把他们都轰出去了。
有一个顶能够拍马屁的下流人姓虢,叫虢石父,他想出了一个办法,说一定能叫褒姒笑痛肚子。他对周幽王说:“从前为了防备西戎西方的部族,周朝人把他们叫‘犬戎’;戎,在骊山在陕西省临潼县东南;骊一带造了二十多座烽火台,每隔几里地就是一座。万一西戎打进来,把守第一道关的士兵就把烽火烧起来,第二道关上的人见了烟火,也把烽火烧起来。这么一个接着一个地都烧着烽火,临近的诸侯(就是天王底下的小王)瞧见了,就发兵来救。现在天下太平,烽火台早就没有用了。我想请天王跟娘娘上骊山去玩儿几天。到了晚上,咱们把烽火点着,烧得满天通红,让临近的诸侯见了,上个大当。娘娘见了这么些兵马一会儿跑过来,一会儿跑过去,没个不的。您说我这个法儿好不好?”周幽王把眼睛眯成一道缝儿,拍着手说:“好极了,好极了。就这么办吧。”
他们说走就走,带着褒姒到了骊山。有一位诸侯叫郑伯友,是周幽王的叔叔,他怕天王玩儿烽火出乱子,赶紧跑到骊山,劝天王别这么乱来。周幽王正在兴头上,这种话哪儿听得进去。他气着说:“我在宫里闷得慌,难得跟娘娘出来一趟,放放烟火,解解闷儿,这也用得着你管吗?”郑伯友碰了一鼻子灰。
到了晚上,虢石父叫手下的人把烽火点起来,火越烧越旺,满天全是火光,烽火台一个接着一个都烧起来,远远近近,全是火柱子,好看极了,也可怕极了。临近的诸侯看见了烽火,以为西戎打进来,赶紧带领兵马来打敌人。没想到到了那儿,一个敌人都看不见,也不像打仗的样子,光听见奏乐和唱歌的声音。大伙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周幽王叫人去对他们说:“各位辛苦了,没有敌人,是天王跟娘娘放烟火玩儿,你们回去吧!”诸侯们这才知道上了天王的当,一个个气得肚子都快破了。
褒姒根本不知道他们闹的是什么玩意儿。她瞧见这许多兵马乱哄哄地忙来忙去,跟掐了脑袋的苍蝇似的在那儿瞎撞,就问周幽王:“这是怎么回事?”周幽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她,说是为了让她看了发笑。他歪着脖子,带笑地问:“好看吗?”褒姒觉得又好气又好笑,不由得冷笑了一声,说:“呵呵,真好看!亏得你们想得出这玩意儿。”这位糊涂到了家的天王还当褒
姒真笑了呐,这高兴就不用提了,就把一千斤金子赏给了那个小人虢石父。
他们玩儿了几天,这才挺高兴地回到了京都。
隔了没有多少日子,西戎真打进来了。头一道关的烽火一烧起来,周幽王就慌了,他连忙叫虢石父赶紧把这儿的烽火点起来。那些诸侯上回上了当,这回就当天王又在开玩笑了,全都不理他。烽火黑天白日地点着,也没有一个救兵来。京都里的兵马本来不多,只有一个郑伯友算是大将,出去抵挡了一阵。可是他的人马太少,打到后来,给敌人围住,被乱箭射死了。大将一死,小兵就乱了。西戎的人马像发大水似的涌了进来,把老百姓杀的杀,抢的抢。年轻的男女打不过敌人,被抓了去当奴隶。周幽王和虢石父都给西戎杀了,连那个老关在宫里没有真正开过一次笑脸的褒姒,也给他们抢去了。
郑伯友是郑国的诸侯(那时候郑国是在陕西省华阴县),他的儿子叫掘突[掘],一听见他父亲给西戎杀了,就穿上孝,带着三百辆兵车,从郑国一直赶到京都去跟西戎拼命。
小伙子掘突胆子又大,人又机灵,加上郑国的兵马平目训练得好,一交战,就杀了不少敌人。别的诸侯这会儿才知道西戎真进来了,也都带着兵车上镐京来打西戎。西戎的头子看见诸侯的大兵到了,就叫手下的人把周朝多少年来积累起来的宝货财物全抢了去,放了一把火,乱七八糟地退回去了。
中原诸侯打退了西戎,大伙儿立周幽王的儿子为天王,就是周平王。诸侯回到本国去了,就剩下掘突给周平王留住,请他在京都里办事。不想各路诸侯一走,西戎又打过来,占去了周朝西半边的土地,一步步又打到京都的边上来了。周平王怕镐京保不住,自己又怕死,再说京都的房子给西戎烧了不少,库房里的财宝早给抢了个一干二净;要盖宫殿也盖不起。这么着,周平王就扔了镐京,迁都到洛阳(在河南省洛阳市)。因为镐京在西边,所以历史上把周朝在镐京做京都的时候,称为西周;洛阳在东边,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阳以后,称为东周。兄弟相残
周平王迁都以后,把东边的新郑(在河南省新郑县)封给掘突。后来,掘突娶了个妻子叫姜氏,姜氏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叫寤生,据说姜氏生他的时候是难产,吓得直喊救命。婴儿什么都不知道,怎么能怪他呐?可是姜氏就讨厌这个孩子。小儿子叫段,长得逗人喜欢,特别受到姜氏宠爱。姜氏老在他父亲跟前夸奖小儿子怎么怎么好,将来最好把郑国的君位传给他。父亲掘突可不答应,还是照当时的规矩,立大儿子寤生为太子。公元前743年,掘突死了,寤生即位做了国君,就是郑庄公。郑庄公接着他父亲在天王的朝廷里办事。
姜氏眼见心爱的小儿子没有好地位,就对郑庄公说:“你接着你父亲当了诸侯,你兄弟也大了,还没有自个儿的地方住,老跟在我身边,成什么样儿?”郑庄公说:“母亲您看怎么办呐?”
那时候,封王封侯都有个城和许多土地。哪个城封给谁,谁就可以剥削那儿的老百姓,过着很阔气的日子。姜氏一听郑庄公问她怎么办,就说:“你把制邑[在河南省汜水县西;邑;汜封]给他吧。”郑庄公说:“制邑是郑国顶重要的大城。父亲早就说过,这个城谁也不能封。”姜氏歪着头想了一想,说:“那么京城[在河南省荥阳县东;荥]也行。”京城也是个大城,郑庄公觉得很为难,只好不言语。姜氏可生了气了,她说:“哦,你这个城不许封,那个城不答应,还是把你兄弟赶出去,让他饿死得了!”郑庄公赶紧赔不是,说:“娘别生气,事情总可以商量的。”
第二天,郑庄公召集了文武百官,要把京城封给他的兄弟。大夫祭足反对说:“这哪儿行啊?京城是个大城,跟咱们的都城一样,是个重要的地方。再说段叔是太夫人宠爱的,要是他得了京城,势力大了,将来必定生事。”郑庄公说:“是母亲的意思,我做儿子的不能不依。”他不管大臣们怎么说,把京城封给了段叔。从此,人们把段叔叫“京城太叔”。
段叔打算动身上京城去,来向他母亲姜氏辞行。姜氏拉着他的手说:“别忙!我还有话说呐。”她就咬着耳朵嘱咐他说:“你哥哥一点儿没有亲弟兄的情分。京城是我逼着他封给你的。他答应是答应了,心里准不乐意。你到了京城,得好好操练兵马,将来找个机会,你从外面打进来,我在里面帮着你。要是你当了国君,我死了也能闭上眼睛啦。”
这位年轻的太叔爷住在京城里挺得意,他一面招兵买马,一面操练军队。临近地方的奴隶和犯罪的人,逃到京城去的,他一律收留。这样十年二十年,太叔爷的势力就大起来了。这些事传到郑庄公耳朵里。有几个大臣请郑庄公快点去管一管京城太叔,说他要谋反。郑庄公自己有主意,反倒说他们说话没有分寸,还替太叔辩白说:“太叔能这么不怕辛苦,操练兵马,还不是为了咱们吗?”大臣们私下里都替国君担心,说这会儿这么由着太叔,老虎养大了,就要吃人,到那时节,后悔也就来不及了。
……
本周点击榜
本月点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