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中国历史,看历史知识,尽在讲历史网
您的位置:  > 文史百科

郭沫若:现代文学史上的浪漫主义诗人与剧作家

2024-08-03 00:03:16 来源:古今历史网_历史故事_历史知识分享平台 责编:admin

郭沫若是现代文学史上具有代表性的诗人与历史剧作家,在诗歌方面,其新诗代表作《女神》以崭新的内容与形式,开一代诗风,堪称中现代新诗的奠基之作。同时,又是一位兼具浪漫主义气质的诗人剧作家,五四时期对历史题材处理具有浪漫主义特征,抗争时期的历史剧,《棠棣之花》(1941)、《屈原》(1942)、《虎符》(1942)、《高渐离》(1942)、《孔雀胆》(1942)《南冠草》(1943)六部大型历史剧,将历史事件与现实精神巧妙结合,更是将浪漫主义历史剧与席勒式的政治剧集合起来而形成独特的历史剧风格。

思想来源

郭沫若具有浪漫主义气质,广泛接受泰戈尔、雪莱、海涅、歌德、惠特曼以及波德莱尔、魏尔伦等外国诗人影响,特别是惠特曼那种豪放的诗歌风格,在此影响之下,形成他自己独特的风格。

代表诗歌作品《女神》,以浪漫主义诗意为主调,借助驰骋的想象力,表现出五四一代那种冲破一切丑恶事物、推翻腐朽势力的力量,创造了中国文学史上空前的现代自我形象。郭沫若喜欢象征主义诗人波德莱尔、魏尔伦的作品,受其影响,将象征纳入浪漫主义的总体框架中,强化诗歌的精神底蕴。《女神》那些充满激情与想象的诗篇几乎都有象征意义,《凤凰涅槃》以凤凰更生象征诗人自己与祖国的新生。

浪漫主义史剧创作继承了索福克勒斯、莎士比亚、歌德、席勒、和我国元杂剧等的古典悲剧美学传统,悲剧冲突庄重严肃,格调高昂悲壮,富有悲壮崇高之感,这与曹禺刻画灰色人物,平凡人物的精神悲剧与忧愤深思、缠绵沉挚的悲剧美不同,郭沫若的史剧表现出崇高悲壮悲剧精神。

题材选择

在历史剧创作过程中,将历史事件与现实精神结合起来,以对历史人物的再创造表达对那个时代的忧愤之情。取材古代人和事,但都面对现实说话,借古抒怀,融汇着风雷激荡的历史时代,具有强烈的现实战斗精神。以现代人的眼光关照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让人们从古代联想到现代,引起人们的神思,启发人们面对历史、认识现实。反侵略、反投降、反分裂、反独裁,彰显历代仁人志士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英勇斗争,不怕流血牺牲的悲剧斗争精神,这是郭沫若历史剧的共同主题。

主题思想

《屈原》是郭沫若抗战时期历史剧的代表作,用讽喻现实的手法,揭露、抨击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剧本取材战国时代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通过楚国内部爱国与卖国两条外交路线的斗争,成功塑造了屈原这一形象,表现其热爱祖国、反抗侵略、光明磊落、正直无私的崇高品质。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反抗精神,代表了当时广大人民反专制、反迫害、反投降,要求自由、民主的共同心声。

“人的尊严”“把人当成人”,由仁义观念而产生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人生精神与悲剧精神,是郭沫若历史剧创作始终贯穿的主题,这是和郭沫若历史剧的政治主题并称的又一主题——人的主题。对人的价值与自身追求,是五四时期因人的发现而又产生的现代观念,郭沫若五四时期的新诗与40年代翻案剧表现了这一主题,在抗战时期六大史剧中,“人”的主题被演绎成“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精神,并且在这种悲剧人生精神中注入了具有时代特色的反专制独裁、反强暴的思想。

以《虎符》为代表,郭沫若历史剧的现代人文精神以新的内涵焕发出时代色彩,将战国时期,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反复张扬着把“人当成人”这一“仁义”思想,如姬也因为具有这一精神而被成为时代之先驱者。这一思想也不同程度地表现在其他几部剧作中,《高渐离》中,高渐离最终以筑歌颂了朋友荆轲的英雄业绩,并以筑为武器向暴君发出殊死一击,他虽败犹荣。剧作歌颂了对于暴虐统治者的坚毅勇敢、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显示其为正义而斗争的惊人意志与杀身成仁的悲壮人生。

艺术特征

郭沫若的历史剧以历史事实为依据,但是又不拘泥于历史,显示其浪漫主义诗人的特色。

历史剧创作以“失事求似”为原则,即是,剧作家要追求把握历史精神而不是为历史事实所束缚,可以推翻历史的陈旧案件,对既成事实加以新的解释,新的阐释,而具体地把古代的精神翻译到现代,根据剧情和主题表达的需要,遵循“失事求似”的原则,适当改造历史事实,虚构人物和事件。如《虎符》中如姬为何要舍身为信陵君窃符,她与信陵君的恩报关系与对信陵君的感情,纯是郭沫若虚构而成。

根据主要人物性格来虚构次要人物,以烘托主要人物,这是郭沫若浪漫主义历史剧创作的又一特点。

如《屈原》中婵娟就是虚构的人物,婵娟是作者着墨较多的人物形象,品性端庄、灵魂高尚,有正义感和爱国心,主要是为了烘托屈原这一人物,鞭挞变节之徒。

郭沫若是一个感情激越、充沛、奔放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历史剧和他的诗一样,具有浓烈的诗意和优美的抒情,他的戏剧也是悲壮、激越、优美的抒情诗,富于浪漫主义气质。

他的创作主体与所喜爱的历史人物交织、沟通在一起,他的浪漫主义诗歌热情充分在剧作中张扬、展示。《屈原》中以屈原的情感结构全局;《孔雀胆》中凄婉动人的爱情悲剧寄托着郭沫若的感情哀思;《南冠草》中的诗情流露。

郭沫若的浪漫主义史剧都是英雄悲剧,悲剧人物都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英雄人物和仁人志士。

或是诗人兼具政治家、杰出的豪侠壮士、民族英雄、忠义信守的志士,或是识大体、具远见、坚毅果敢的女豪杰。他们热爱祖国、捍卫真理与自我人权,坚贞正直、胸怀坦荡,为民族、正义事业、人的权利而勇于抗争,不计失败,体现出无畏的献身精神与人格的伟大与刚强。

参考文献:

朱栋霖等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12》上册,2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6

古今历史网_历史故事_历史知识分享平台 https://www.yuzhubaobao.com/ ICP备案:鲁ICP备2024097632号-1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