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被纳入中国版图的历史始于蒙古征服西藏时期。在此之前,西藏被视为遥远的雪域高原,对中原王朝来说是一个难以触及的地方,汉族士兵很难爬上4000米高的高原,在高原病和吐蕃军队的双重压力下战斗,胜利几乎是不可能的。但随着蒙古骑兵踏足青藏高原,高原与中原王朝的命运开始紧密联系。这段历史是如何展开的呢?
802年,吐蕃的朗达玛赞普被暗杀后,原本统一的吐蕃王朝迅速解体。此后,吐蕃地区陷入了长期的混战,最终形成了“拉萨王系”、“雅隆觉卧王系”和“阿里诸王系”三大主要势力,其中阿里诸王系进一步分裂为拉达克王系、古格王系和亚泽王系。
在这一大分裂的时代,佛教在青藏高原迅速恢复和扩张。许多佛教高僧在吐蕃各地传播佛教,形成了众多互不隶属的佛教派别。吐蕃的地方王侯们也极力支持佛教的发展,他们大量建造寺庙,并利用对佛教的控制来吸引民众支持,寺庙的建设和维护逐渐依赖于王侯的资助。
蒙古与吐蕃的最初接触是通过西夏进行的。西夏是一个深受佛教影响的政权,继承了吐蕃的传统,通过设立帝师、国师等宗教职位来管理佛教事务,这与吐蕃的做法相似。在南宋时期,西夏的佛教主要是藏传佛教。为了推广佛法,西夏还邀请了许多吐蕃僧人来传教。
1226年,成吉思汗对西夏进行了灭国战争,期间大批僧侣被杀害。为了阻止屠杀,蔡巴噶举的僧人藏巴东库哇前去见了成吉思汗,他劝告成吉思汗信仰佛法并停止屠杀。考虑到佛教的广泛影响,成吉思汗随后下令免除僧侣的赋税和徭役,并修缮了一些寺庙。此后,更多的吐蕃僧侣前往蒙古,与蒙古的王公建立了更紧密的联系。
1218年,成吉思汗消灭了西辽,其中一支部队由叶尔羌南下,进入了西藏最西部的阿里地区。蒙古军队占领了阿里的部分地区,并设置了都元帅负责征兵。1220年,成吉思汗派遣大军征讨花剌子模时,也有吐蕃人参与。1222年,成吉思汗在追击花剌子模的扎兰丁至印度河时尝试上溯印度河,途经吐蕃返回蒙古,但由于帕米尔高原的险峻,蒙古骑兵无法通过,最终成吉思汗放弃了此路线。
这表明,从成吉思汗时期起,蒙古就已经开始考虑征服吐蕃。但由于蒙古当时还有其他战事要处理,对吐蕃的征服计划只能暂时搁置。
成吉思汗逝世后,窝阔台在漠北即位,成为蒙古的第二任大汗。1235年,金国被灭,南宋发动了“端平入洛”战争,窝阔台决定对南宋发动攻击。蒙古大军分为三路:中路军由四皇子阔出带领,为主力;东路军由宗王口温不花带领,主攻江淮地区;西路军由三皇子阔端带领,主攻四川地区。
阔端在陕西驻扎后,首先派遣军队从西向东攻击,攻克了甘肃的秦州、巩州等地,彻底消灭了金国在该地区的残余势力,解除了后顾之忧。攻克巩州后,阔端派遣使者招降河湟一带的吐蕃人,并实行土司制度。其中,原金朝的熙州节度使赵阿哥昌父子归降后,被封为迭州安抚使。这标志着蒙古对青藏高原地区的深入。
1236年,阔端领军南下四川,一路攻克了南宋控制的多个要地,包括利州东路、利州西路和潼川府路,最终攻入成都。1237年,阔端带领军队北上驻扎在凉州,南宋趁机收复成都。但阔端随后再度攻陷成都。直至1241年窝阔台去世,阔端才离开成都返回漠北参加大会。
在进攻成都期间,为确保侧翼安全,阔端于1239年派遣一支军队进入青藏高原。根据藏族史料《大司徒绛曲坚赞自传》记载,这支部队由多达那波率领,在朵思麻、朵甘思、索曲和热振寺等地进行了横扫,导致吐蕃各部震动。
这支部队在烧毁几座寺庙、屠杀500名僧人后,多达那波又下令修复这些被毁的寺院和佛殿,重塑了释迦牟尼的金身佛像。多达那波此前的行为旨在展示蒙古的军威,后来的举措则是为了安抚吐蕃。他还下令拆除了从青海到尼泊尔边界的所有堡寨,并修建了驿站,以便蒙古军队随时能够抵达青藏高原。
这支蒙古军队在西藏驻扎了两年,期间当地的许多部落被迫献上了户数以示归顺。在这两年里,阔端接见了许多吐蕃的贵族,初步了解了吐蕃的情况。
与此同时,多达那波试图与吐蕃地区的宗教领袖建立联系,以便讨论吐蕃的归顺事宜。由于吐蕃地区割据严重,教派众多,当时没有统一的代表。多达那波首先联系的是前藏地区最有影响力的帕竹噶举派领袖京俄仁波且扎巴迥。扎巴迥虽然以吐蕃人的身份向蒙古表示了臣服,但拒绝前往蒙古。
之后,他推荐了萨迦派的领袖萨迦班智达。多达那波写信给阔端,请求指示应邀请哪位宗教领袖。信中提到了吐蕃几位主要宗教领袖的特点,询问应该邀请哪位。阔端回信指示邀请对佛法研究最精通的萨迦班智达。
阔端向萨迦班智达发出了邀请,并在信中表达了学习佛法的愿望。萨迦班智达接到邀请后,不得不代表西藏的僧俗两界前去会见阔端。他沿途会见了多位吐蕃领袖,准备了充分的会谈资料。
1246年,经过两年艰苦的旅程,萨迦班智达终于到达凉州。但当时阔端正在参加忽里台大会,两人未能立即会面。直到1247年阔端返回后,两人才进行了历史性的会面,史称“凉州会盟”。在会谈中,阔端深入了解了藏传佛教,并由于萨迦班智达治愈了他的疾病而深受其信任。阔端随后提升了藏传佛教的地位,并为萨迦班智达建造了幻化寺作为其住所。
会谈的主要议题是吐蕃的归顺问题。双方最终达成协议,吐蕃的僧俗首领承认蒙古的统治,成为其臣民并纳贡,而蒙古则承认他们的特权并给予官职册封。
会谈结果被记录在《萨迦班智达致蕃人书》中,萨迦班智达以佛教首领的身份向西藏的僧俗首领传达了会谈内容,并劝说他们臣服于蒙古,称臣纳贡。根据《萨迦世系史》记载,这一消息令西藏的众生普遍感到欢欣鼓舞。
凉州会盟标志着西藏、青海正式成为蒙古的版图一部分。后来,忽必烈成为大汗后,青藏高原被纳入元朝版图。忽必烈继续实行凉州会盟的政策,支持萨迦派为宗教领袖,册封西藏的僧俗首领为官员,而西藏也继续向元朝缴纳贡赋。这标志着中国中央政府开始正式统治西藏。
尽管元朝并未完全控制西藏所有地区,西藏的许多小王国仍相对独立。元朝主要统治了前藏和后藏,而阿里地区则较为独立,包括古格、拉达克、亚泽等王国,它们的领土甚至扩展到了现在的克什米尔和尼泊尔地区。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阿里地区的几个王国被印度的王公所吞并。#深度好文计划#
本周点击榜
本月点击榜
古今历史网_历史故事_历史知识分享平台 https://www.yuzhubaobao.com/ ICP备案:鲁ICP备2024097632号-1 网站地图
西藏被纳入中国版图的历史始于蒙古征服西藏时期
西藏被纳入中国版图的历史始于蒙古征服西藏时期。在此之前,西藏被视为遥远的雪域高原,对中原王朝来说是一个难以触及的地方,汉族士兵很难爬上4000米高的高原,在高原病和吐蕃军队的双重压力下战斗,胜利几乎是不可能的。但随着蒙古骑兵踏足青藏高原,高原与中原王朝的命运开始紧密联系。这段历史是如何展开的呢?
802年,吐蕃的朗达玛赞普被暗杀后,原本统一的吐蕃王朝迅速解体。此后,吐蕃地区陷入了长期的混战,最终形成了“拉萨王系”、“雅隆觉卧王系”和“阿里诸王系”三大主要势力,其中阿里诸王系进一步分裂为拉达克王系、古格王系和亚泽王系。
在这一大分裂的时代,佛教在青藏高原迅速恢复和扩张。许多佛教高僧在吐蕃各地传播佛教,形成了众多互不隶属的佛教派别。吐蕃的地方王侯们也极力支持佛教的发展,他们大量建造寺庙,并利用对佛教的控制来吸引民众支持,寺庙的建设和维护逐渐依赖于王侯的资助。
蒙古与吐蕃的最初接触是通过西夏进行的。西夏是一个深受佛教影响的政权,继承了吐蕃的传统,通过设立帝师、国师等宗教职位来管理佛教事务,这与吐蕃的做法相似。在南宋时期,西夏的佛教主要是藏传佛教。为了推广佛法,西夏还邀请了许多吐蕃僧人来传教。
1226年,成吉思汗对西夏进行了灭国战争,期间大批僧侣被杀害。为了阻止屠杀,蔡巴噶举的僧人藏巴东库哇前去见了成吉思汗,他劝告成吉思汗信仰佛法并停止屠杀。考虑到佛教的广泛影响,成吉思汗随后下令免除僧侣的赋税和徭役,并修缮了一些寺庙。此后,更多的吐蕃僧侣前往蒙古,与蒙古的王公建立了更紧密的联系。
1218年,成吉思汗消灭了西辽,其中一支部队由叶尔羌南下,进入了西藏最西部的阿里地区。蒙古军队占领了阿里的部分地区,并设置了都元帅负责征兵。1220年,成吉思汗派遣大军征讨花剌子模时,也有吐蕃人参与。1222年,成吉思汗在追击花剌子模的扎兰丁至印度河时尝试上溯印度河,途经吐蕃返回蒙古,但由于帕米尔高原的险峻,蒙古骑兵无法通过,最终成吉思汗放弃了此路线。
这表明,从成吉思汗时期起,蒙古就已经开始考虑征服吐蕃。但由于蒙古当时还有其他战事要处理,对吐蕃的征服计划只能暂时搁置。
成吉思汗逝世后,窝阔台在漠北即位,成为蒙古的第二任大汗。1235年,金国被灭,南宋发动了“端平入洛”战争,窝阔台决定对南宋发动攻击。蒙古大军分为三路:中路军由四皇子阔出带领,为主力;东路军由宗王口温不花带领,主攻江淮地区;西路军由三皇子阔端带领,主攻四川地区。
阔端在陕西驻扎后,首先派遣军队从西向东攻击,攻克了甘肃的秦州、巩州等地,彻底消灭了金国在该地区的残余势力,解除了后顾之忧。攻克巩州后,阔端派遣使者招降河湟一带的吐蕃人,并实行土司制度。其中,原金朝的熙州节度使赵阿哥昌父子归降后,被封为迭州安抚使。这标志着蒙古对青藏高原地区的深入。
1236年,阔端领军南下四川,一路攻克了南宋控制的多个要地,包括利州东路、利州西路和潼川府路,最终攻入成都。1237年,阔端带领军队北上驻扎在凉州,南宋趁机收复成都。但阔端随后再度攻陷成都。直至1241年窝阔台去世,阔端才离开成都返回漠北参加大会。
在进攻成都期间,为确保侧翼安全,阔端于1239年派遣一支军队进入青藏高原。根据藏族史料《大司徒绛曲坚赞自传》记载,这支部队由多达那波率领,在朵思麻、朵甘思、索曲和热振寺等地进行了横扫,导致吐蕃各部震动。
这支部队在烧毁几座寺庙、屠杀500名僧人后,多达那波又下令修复这些被毁的寺院和佛殿,重塑了释迦牟尼的金身佛像。多达那波此前的行为旨在展示蒙古的军威,后来的举措则是为了安抚吐蕃。他还下令拆除了从青海到尼泊尔边界的所有堡寨,并修建了驿站,以便蒙古军队随时能够抵达青藏高原。
这支蒙古军队在西藏驻扎了两年,期间当地的许多部落被迫献上了户数以示归顺。在这两年里,阔端接见了许多吐蕃的贵族,初步了解了吐蕃的情况。
与此同时,多达那波试图与吐蕃地区的宗教领袖建立联系,以便讨论吐蕃的归顺事宜。由于吐蕃地区割据严重,教派众多,当时没有统一的代表。多达那波首先联系的是前藏地区最有影响力的帕竹噶举派领袖京俄仁波且扎巴迥。扎巴迥虽然以吐蕃人的身份向蒙古表示了臣服,但拒绝前往蒙古。
之后,他推荐了萨迦派的领袖萨迦班智达。多达那波写信给阔端,请求指示应邀请哪位宗教领袖。信中提到了吐蕃几位主要宗教领袖的特点,询问应该邀请哪位。阔端回信指示邀请对佛法研究最精通的萨迦班智达。
阔端向萨迦班智达发出了邀请,并在信中表达了学习佛法的愿望。萨迦班智达接到邀请后,不得不代表西藏的僧俗两界前去会见阔端。他沿途会见了多位吐蕃领袖,准备了充分的会谈资料。
1246年,经过两年艰苦的旅程,萨迦班智达终于到达凉州。但当时阔端正在参加忽里台大会,两人未能立即会面。直到1247年阔端返回后,两人才进行了历史性的会面,史称“凉州会盟”。在会谈中,阔端深入了解了藏传佛教,并由于萨迦班智达治愈了他的疾病而深受其信任。阔端随后提升了藏传佛教的地位,并为萨迦班智达建造了幻化寺作为其住所。
会谈的主要议题是吐蕃的归顺问题。双方最终达成协议,吐蕃的僧俗首领承认蒙古的统治,成为其臣民并纳贡,而蒙古则承认他们的特权并给予官职册封。
会谈结果被记录在《萨迦班智达致蕃人书》中,萨迦班智达以佛教首领的身份向西藏的僧俗首领传达了会谈内容,并劝说他们臣服于蒙古,称臣纳贡。根据《萨迦世系史》记载,这一消息令西藏的众生普遍感到欢欣鼓舞。
凉州会盟标志着西藏、青海正式成为蒙古的版图一部分。后来,忽必烈成为大汗后,青藏高原被纳入元朝版图。忽必烈继续实行凉州会盟的政策,支持萨迦派为宗教领袖,册封西藏的僧俗首领为官员,而西藏也继续向元朝缴纳贡赋。这标志着中国中央政府开始正式统治西藏。
尽管元朝并未完全控制西藏所有地区,西藏的许多小王国仍相对独立。元朝主要统治了前藏和后藏,而阿里地区则较为独立,包括古格、拉达克、亚泽等王国,它们的领土甚至扩展到了现在的克什米尔和尼泊尔地区。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阿里地区的几个王国被印度的王公所吞并。#深度好文计划#
本周点击榜
本月点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