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中国历史,看历史知识,尽在讲历史网
您的位置:  > 文史百科

克罗齐: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对现实有何借鉴意义?

2024-08-20 02:00:49 来源:古今历史网_历史故事_历史知识分享平台 责编:admin

“History does not repeat itself,but it does often rhyme.” ——Mark Twain

历史在希腊语中是“στορα” ,意为“通过调查获得的知识”,是指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活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研究和诠释。

1917年,意大利著名文艺批评家、历史学家、哲学家克罗齐提出了一个著名命题——“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克罗齐这句话的重点是强调历史的“现代性”,强调历史对现实的借鉴意义。也就是说,当一件事发生后,只有引起世人对现实的思索,才称之为真正的历史。“过去史在人的现时思想活动中复苏,才获得它的历史性。”所以,着重历史的现时性,其实就是着重历史与现实生活的联贯。

郭庆光老师在《传播学教程》中解释了认知基模的概念:当我们接触到一个新的信息或新事物、遇到一个新事件或进入一个新的场所时,我们过去相关的经验和知识会引导我们迅速地对新的状况做出认识、推理和判断,并及时做出态度或行为反应。君士坦丁堡的陷落,标志着延续千年的拜占庭帝国灭亡;武昌城一声枪响,敲响了清王朝的丧钟;丘吉尔在威斯敏斯特学院的演说,揭开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序幕......教科书级的重要事件已经融入了我们的认知基模,影响着我们对其它议程的认识、判断与行为。

截止目前,#英国女王去世#词条已经达到28.3亿阅读量,人们关注她的离去,其实是在关注,过去的时代正在以怎样的速度逐渐被新时代所取代,是在关注历史的节奏与脉动。

(二)见证历史,更是在见证自我

尼尔·波兹曼提出,一种媒介会带来一种认识论,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媒介特有的文化。作为一种全新的无所不在的数字媒介,当普通用户拥有了记录与传播的可能时,互联网显然也带来了新的认识论——个体不再是媒介的被动使用者,而是更多追求成为生产者甚至主角。

参与、分享作为互联网认识论的核心,是彰显个体的存在感与价值的手段,也是建构自我形象以及与他人建立关系的道具。相应的,媒体不再只是人们用来认识世界的一种渠道,也是用来实现自我建构和自我认知,建立自己的社会网络、获取社会资本的一种渠道。

移动互联网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为人们创造了新的“现场”与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在场”。作为普通人,我们无缘成为这些历史事件的参与或创造者,但移动直播、社交媒体的发展,为我们“进入”这些事件现场提供了可能。与亿万网民共同关注英国女王去世,在直播间、社交平台讨论互动,形成了更广泛的“在场感”。

新媒体时代,技术促进了人们对自我存在感的追求,即使在重大的事件中,在场的人也不再满足于作为这个事件的一个旁观者,不满足于作为事件的一个背景元素存在。他们开始更强调“我在现场”,我是主角。正如网友“屋中欲鸣”所言,“见证历史”四个字为我们提供了一丝参与时代变革的感觉,也为我们的“关注”赋予了意义。

尼采在《历史学对于生活的利与弊》一文中写到:

“历史首先属于行动者和强者,属于进行着一场伟大的斗争,需要榜样、导师、慰藉者,在自己的同人、在当代不能找到这些榜样、导师、慰藉者的人。例如它属于席勒们:因为歌德说过,我们的时代如此糟糕,以至于诗人在周围的人类生活中再也遇不到可用的本性。

历史属于保存者和敬仰者一一属于这样一个人,他怀着忠实和爱,向他所来自、并在那里生长的地方回顾;由于这种敬虔,他仿佛是对自己的此在心怀感激。当他用谨慎的手护理那从古以来就存续着的东西时,他要把他在其下产生的条件,为了应当在他之后产生的人们保存下来。而他就是这样服务于生活的。”

不管是戈尔巴乔夫、伊丽莎白二世这些风云人物,还是我们熟悉的卡茨、费斯克等传播学大师,我们见证他们的一生,而他们也因为我们的见证而存在。

今人不见古时月,

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

共看明月皆如此。

参考资料:

彭兰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现场”与“在场”》

任运玲《社交媒体场域中集体悼念的互动传播研究》

屋中欲鸣《当我们宣称“见证历史”时,我们在见证什么》

古今历史网_历史故事_历史知识分享平台 https://www.yuzhubaobao.com/ ICP备案:鲁ICP备2024097632号-1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