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神州大地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多年的文化史、5000多年的文明史,可以看出,中国古人类的进化、中华民族的形成、中华文明的演进发展,都能在黄河流域找到源头与关键节点。在这里孕育和不断升华的黄河文化,在中华文明体系形成发展过程中,始终是一条主干主轴主线,演化为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游人在黄河壶口瀑布景区游览(2023年7月3日摄) 张岚摄/本刊
为华夏先民提供得天独厚的生活家园
从地质学讲,黄河母体的最初发育,起始于一亿年到3600万年前相继发生的轰轰烈烈的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此后,经过千万年剧烈动荡,在150万年至120万年前这段时间,随着冰河期结束,气候变暖,冰川消融,降雨丰沛,河水暴涨,河流冲刷力持续增强,加之中西部高原持续上升,西高东低的地势高差进一步加大。在双重力量作用下,河床不断下切,冲击着高山峻岭,原来封闭的峡谷湖盆和相互独立的河段先后被贯通,组成相互串联的水系。这些古老水系以猛烈的奔涌动力,不断冲刷下切,最终切穿三门峡,进入华北平原,大约在距今100多万年前的更新世中期,伟大的黄河面貌初具。
初生的黄河,尚未形成如今那样的万里巨川。在上游,青藏高原新一轮抬升,水流冲刷,青海玛多最终成为黄河源头。在下游,由于海水不断侵袭,黄河河道只到峡谷尾闾的河南孟津。尔后,黄河携带着黄土高原的大量泥沙,像神话传说中的精卫鸟一样,不舍昼夜,奔腾流淌,先后填平荥泽、莆田泽、菏泽、大野泽、大陆泽、孟诸泽等众多浅海湖盆,并持续向大海深处延伸,久而久之,造就了辽阔的扇形冲积平原——华北大平原。
远古的黄河流域记录着中华先人的峥嵘岁月。80多万年前,黄河流域产生了原始人类。彼时的古人类,发现黄河流域四季分明,雨量丰沛,气候湿润,非常适合人类生存。特别是这里厚厚的黄土层,能够用石头开凿洞穴,遮风挡雨、躲避野兽。于是,古人类陆续走出丛林,聚集在这片黄土地上,披荆斩棘,辛勤劳作。
古人类经历了直立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三个发展阶段,而这三个阶段的远古人类化石在黄河流域均先后被发现、其数量之多、类型之全,以及所展现出的完整性、系统性,独占鳌头。从蓝田猿人,到大荔人、许家窑人、河套人、山顶洞人,一处处文化遗存古迹,清晰勾勒出了中华祖先在黄河流域繁衍生息的足迹和脉络。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表明,中华文明的起源出现在黄河流域、长江中下游以及西辽河等区域。之后,中原地区形成了更为成熟的文明形态,在“群星闪耀”盛况中居于核心位置,辐射四方。
8000年前,相继出现的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大地湾文化,宣示了中华农业文明的昂扬启程。特别是距今约6000年出现在黄河两岸的仰韶文化,彰显了那个时代黄河文化的强势特征。
从传说以及后世文字记载来看,大约在5000多年以前,黄河流域已经聚居着许多血缘氏族和部落。炎黄二帝联盟,实现了华夏民族第一次大融合。黄帝统一华夏、尧天舜日、大禹治水的故事,反映了中华先民为争取生存发展的强烈意识和思想智慧。考古发现的郑州巩义双槐树遗址、山西襄汾陶寺遗址、陕西神木石峁遗址,透射出黄河文明进入早期国家之门的脉络。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揭开了尘封四千多年的夏王朝面纱,展示出中华大地最早的国家形态。它们穿越五千多年风云,给后人讲述着中华大地的古老故事,映照出中华文明的最早源流。
位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中国进入文明社会,黄河文化更显出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历史中,黄河流域长达三千多年位于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八大文明古都,黄河流域有5座。夏朝的国家雏形萌发于黄河早期文明的中心区域。商民“前八后五”,屡次迁都,始终辗转于黄河南北两岸。商朝开启辉煌灿烂的青铜时代,光耀千秋。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把中国可考文明史向前推进了一千多年。
周人兴起于黄河中游腹地,立足黄河向外扩展。继而建立的周朝,传承夏商文明,礼义安邦,经济发展,国祚赓续,盛况空前。春秋战国,诸侯争霸,政治变革,百家争鸣,思想荟萃,民族融合步伐加快,中华文明群星闪烁。
崛起于黄河中游的秦朝帝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修筑万里长城,实行郡县制,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完成中华国体的基本构架,对中华民族历史演进产生了深远影响。
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建立的大汉王朝,开疆拓土,屯垦河套,镇守雄关,金戈铁马征战大漠,奠定了古代中国的辽阔疆域,进一步巩固扩大了中华统一多民族国家。
隋朝的建立,结束魏晋南北朝300多年的长期分裂局面,国家重归统一,开皇盛世“资储遍于天下”,开凿大运河为我国古代水运写下辉煌篇章。唐朝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国土辽阔,政治开明,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气象万千,把中国推向封建社会新的高峰。宋朝时期,经济发展,科技昌盛,文化灿烂,创下一代东京梦华。
以农耕为主要生产方式的黄河文明,比草原文明和渔猎文明具有先进性和早熟性,拥有众多人类文明领先的发现和发明。最早的月食记录,最早种植谷和水稻,最早饲养家禽,最早用十进位记数法,最早生产漆器等,都显示了早期黄河文明的成熟与发达。黄河文明进入发展和兴盛时期,科技长期位居人类文明前列,创立了磁学、声学、数学、光学、力学、地学、医学、药学、建筑学等学科,并得到极大的发展。肇始于黄河流域的“四大发明”,对整个人类文明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中,黄河两岸上演过一幕幕威武雄壮的历史场景,涌现出众多代表人类文明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科学家,流传下来许多中华民族耳熟能详的英雄故事。神州大地历朝历代政治不断变革,国家权力不断更替,也多次出现南北割据分裂状态,但中华民族统一进取的历史潮流,一如黄河奔腾巨浪,浩荡向前,不可阻挡。
一部治河史就是一部治国史
古代中国,黄河流域水利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盛衰和政权兴亡。川流不息的黄河水,有力支撑了历代经济社会发展。战国时期秦国修建的郑国渠,使关中地区粮食丰裕,国力强盛,为秦国扫平六国、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汉武帝时期修建白渠,发展关中平原灌溉,巩固了都城长安的政治中心地位,也为北征匈奴提供了物质保障。唐朝时期,黄河流域先后修建和改建引汾灌区、成国渠,农田灌溉面积猛增。粮食丰收,物产富饶,有力巩固了唐王朝统治地位。北宋熙宁年间,大力发展引黄淤灌,许多盐碱不毛之地变成肥沃良田,成为卓有成效的富国裕民之举。
漕运兴,国运兴。在很长历史时期内,黄河漕运一直是中国历代王朝的重要命脉。战国时期开挖的鸿沟水系,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沟通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水系,大大加强了各诸侯国之间的交流,对于全国经济地理产生了重大影响。西汉建都长安,开凿渭河漕渠,修建大型粮仓,黄河航运成为大汉王朝经济的主动脉。
隋唐时期,先后开凿疏浚广通渠、山阳渎、通济渠、永济渠,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四大水系,形成以长安、洛阳为中心,南至江浙,北抵涿郡,长达2700多公里的隋唐大运河。北宋年间,以汴河为中心,上接黄河,下通淮河、长江,长达数千里的水运交通网,成为宋王朝重要的立国之基。
历史上,黄河在哺育中华民族成长的同时,洪水频繁泛滥也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北达天津,南抵江淮,黄淮海大平原留下了洪水肆虐的印记。
中国历朝历代都把治理黄河水患作为治国安邦的大事,无数先贤和广大劳动人民为之进行了长期而艰难的探索。从春秋时期齐桓公主持签订黄河堤防盟约,到秦始皇“夷通川防”统一修筑黄河大堤;从汉武帝亲率文武百官堵塞黄河决口,到东汉王景治河安流数百年;从北宋朝堂围绕黄河治理长达60多年的激烈论战,到元代贾鲁治河留下的功过恩怨;从明代潘季驯等治河良臣殚精竭虑治黄河保漕运,到清代朝廷把治理黄河作为国策刻在金銮殿柱子上……黄河安澜始终是华夏儿女的深切期望。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经过70多年治理开发和大规模建设,古老黄河发生沧桑巨变,彻底扭转了黄河频繁决口改道的险恶局面,黄河岁岁安澜,宝贵水资源得到开发利用,黄河治理开发与保护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治河史,就是一部治国史。
黄河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
黄河孕育滋养的黄河文化,具有源远流长,一脉相承,博大精深,内涵丰厚,交融汇流,多源一体,治水安邦,家国同构等内涵特征,彰显出强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和生命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尤具鲜明的时代特征。
——弘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千万年来,黄河九曲十八弯、奔腾不息,塑造了中华儿女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民族品格,凝聚着中华民族深沉而坚韧的精神追求。
从上古时代开始,面对黄河大洪水的重大自然灾害,中华先人以治水的积极进取态度,在与洪水搏斗中,凝成了中华民族不惧艰险、敢于斗争的坚强意志。
——传承中华民族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从夏朝初期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到逐步发展为国家政治体系,几千年来,黄河文化培育了中华民族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在国家危难关头挺身而出,以身许国,前赴后继,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忠诚爱家的精神内涵。
——坚守黄河文化熔铸的中华民族共同价值观。千万年来,中华儿女在黄河流域繁衍生息,不断启发生存智慧,汲取创造灵感,陶冶民族品格,塑造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气质。黄河文化熔铸了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观,成为维系中华文脉、凝聚社会力量、实现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石。
——注重黄河文化一元主导、多样并存的发展模式。在几千年文明历史发展过程中,黄河文化作为主体核心,不断吸收融合其他地域文化,形成了以黄河文化为中心,一元主导、多样并存的中华文化体系。黄河文化通过各种方式融合于中华民族的价值结构,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性格以及民族思维方式,强化了中国人民对于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秉承黄河文化蕴含的对外开放特质。黄河奔腾入海,黄蓝相拥的河口尾闾形态,给予了中华民族对外开放,世界文明互鉴,吸收外来文化精华,不断升华自我的深刻启示。
历史上,丝绸之路作为著名的商业、文化、外交之路,穿越黄河流域的重要地区,在中外经贸往来与文化交流中,逐渐形成包容、开放、互助的文化氛围。极大丰富了中国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经济文化生活。这种多元文化的交流互动,使不同文化重组融合,突破各自局限。
一条泱泱大河,一部中华春秋。千百年来,九曲黄河以百折不挠的磅礴气势,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英雄气概和坚韧品格,孕育了中华儿女发明创造的智慧灵性,形成了博大精深、内涵丰厚的黄河文化。历史的沉淀使黄河文化融入中华民族的血液,蕴含着深邃的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和精神密码,对于构筑文化自信坚实根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精神力量,具有多维度的重要时代价值。(作者为黄河水利作家协会主席、黄河水利委员会研究员)■
本周点击榜
本月点击榜
古今历史网_历史故事_历史知识分享平台 https://www.yuzhubaobao.com/ ICP备案:鲁ICP备2024097632号-1 网站地图
黄河文化: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探寻华夏文明的源头
翻开神州大地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多年的文化史、5000多年的文明史,可以看出,中国古人类的进化、中华民族的形成、中华文明的演进发展,都能在黄河流域找到源头与关键节点。在这里孕育和不断升华的黄河文化,在中华文明体系形成发展过程中,始终是一条主干主轴主线,演化为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游人在黄河壶口瀑布景区游览(2023年7月3日摄) 张岚摄/本刊
为华夏先民提供得天独厚的生活家园
从地质学讲,黄河母体的最初发育,起始于一亿年到3600万年前相继发生的轰轰烈烈的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此后,经过千万年剧烈动荡,在150万年至120万年前这段时间,随着冰河期结束,气候变暖,冰川消融,降雨丰沛,河水暴涨,河流冲刷力持续增强,加之中西部高原持续上升,西高东低的地势高差进一步加大。在双重力量作用下,河床不断下切,冲击着高山峻岭,原来封闭的峡谷湖盆和相互独立的河段先后被贯通,组成相互串联的水系。这些古老水系以猛烈的奔涌动力,不断冲刷下切,最终切穿三门峡,进入华北平原,大约在距今100多万年前的更新世中期,伟大的黄河面貌初具。
初生的黄河,尚未形成如今那样的万里巨川。在上游,青藏高原新一轮抬升,水流冲刷,青海玛多最终成为黄河源头。在下游,由于海水不断侵袭,黄河河道只到峡谷尾闾的河南孟津。尔后,黄河携带着黄土高原的大量泥沙,像神话传说中的精卫鸟一样,不舍昼夜,奔腾流淌,先后填平荥泽、莆田泽、菏泽、大野泽、大陆泽、孟诸泽等众多浅海湖盆,并持续向大海深处延伸,久而久之,造就了辽阔的扇形冲积平原——华北大平原。
远古的黄河流域记录着中华先人的峥嵘岁月。80多万年前,黄河流域产生了原始人类。彼时的古人类,发现黄河流域四季分明,雨量丰沛,气候湿润,非常适合人类生存。特别是这里厚厚的黄土层,能够用石头开凿洞穴,遮风挡雨、躲避野兽。于是,古人类陆续走出丛林,聚集在这片黄土地上,披荆斩棘,辛勤劳作。
古人类经历了直立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三个发展阶段,而这三个阶段的远古人类化石在黄河流域均先后被发现、其数量之多、类型之全,以及所展现出的完整性、系统性,独占鳌头。从蓝田猿人,到大荔人、许家窑人、河套人、山顶洞人,一处处文化遗存古迹,清晰勾勒出了中华祖先在黄河流域繁衍生息的足迹和脉络。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表明,中华文明的起源出现在黄河流域、长江中下游以及西辽河等区域。之后,中原地区形成了更为成熟的文明形态,在“群星闪耀”盛况中居于核心位置,辐射四方。
8000年前,相继出现的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大地湾文化,宣示了中华农业文明的昂扬启程。特别是距今约6000年出现在黄河两岸的仰韶文化,彰显了那个时代黄河文化的强势特征。
从传说以及后世文字记载来看,大约在5000多年以前,黄河流域已经聚居着许多血缘氏族和部落。炎黄二帝联盟,实现了华夏民族第一次大融合。黄帝统一华夏、尧天舜日、大禹治水的故事,反映了中华先民为争取生存发展的强烈意识和思想智慧。考古发现的郑州巩义双槐树遗址、山西襄汾陶寺遗址、陕西神木石峁遗址,透射出黄河文明进入早期国家之门的脉络。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揭开了尘封四千多年的夏王朝面纱,展示出中华大地最早的国家形态。它们穿越五千多年风云,给后人讲述着中华大地的古老故事,映照出中华文明的最早源流。
位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中国进入文明社会,黄河文化更显出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历史中,黄河流域长达三千多年位于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八大文明古都,黄河流域有5座。夏朝的国家雏形萌发于黄河早期文明的中心区域。商民“前八后五”,屡次迁都,始终辗转于黄河南北两岸。商朝开启辉煌灿烂的青铜时代,光耀千秋。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把中国可考文明史向前推进了一千多年。
周人兴起于黄河中游腹地,立足黄河向外扩展。继而建立的周朝,传承夏商文明,礼义安邦,经济发展,国祚赓续,盛况空前。春秋战国,诸侯争霸,政治变革,百家争鸣,思想荟萃,民族融合步伐加快,中华文明群星闪烁。
崛起于黄河中游的秦朝帝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修筑万里长城,实行郡县制,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完成中华国体的基本构架,对中华民族历史演进产生了深远影响。
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建立的大汉王朝,开疆拓土,屯垦河套,镇守雄关,金戈铁马征战大漠,奠定了古代中国的辽阔疆域,进一步巩固扩大了中华统一多民族国家。
隋朝的建立,结束魏晋南北朝300多年的长期分裂局面,国家重归统一,开皇盛世“资储遍于天下”,开凿大运河为我国古代水运写下辉煌篇章。唐朝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国土辽阔,政治开明,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气象万千,把中国推向封建社会新的高峰。宋朝时期,经济发展,科技昌盛,文化灿烂,创下一代东京梦华。
以农耕为主要生产方式的黄河文明,比草原文明和渔猎文明具有先进性和早熟性,拥有众多人类文明领先的发现和发明。最早的月食记录,最早种植谷和水稻,最早饲养家禽,最早用十进位记数法,最早生产漆器等,都显示了早期黄河文明的成熟与发达。黄河文明进入发展和兴盛时期,科技长期位居人类文明前列,创立了磁学、声学、数学、光学、力学、地学、医学、药学、建筑学等学科,并得到极大的发展。肇始于黄河流域的“四大发明”,对整个人类文明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中,黄河两岸上演过一幕幕威武雄壮的历史场景,涌现出众多代表人类文明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科学家,流传下来许多中华民族耳熟能详的英雄故事。神州大地历朝历代政治不断变革,国家权力不断更替,也多次出现南北割据分裂状态,但中华民族统一进取的历史潮流,一如黄河奔腾巨浪,浩荡向前,不可阻挡。
一部治河史就是一部治国史
古代中国,黄河流域水利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盛衰和政权兴亡。川流不息的黄河水,有力支撑了历代经济社会发展。战国时期秦国修建的郑国渠,使关中地区粮食丰裕,国力强盛,为秦国扫平六国、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汉武帝时期修建白渠,发展关中平原灌溉,巩固了都城长安的政治中心地位,也为北征匈奴提供了物质保障。唐朝时期,黄河流域先后修建和改建引汾灌区、成国渠,农田灌溉面积猛增。粮食丰收,物产富饶,有力巩固了唐王朝统治地位。北宋熙宁年间,大力发展引黄淤灌,许多盐碱不毛之地变成肥沃良田,成为卓有成效的富国裕民之举。
漕运兴,国运兴。在很长历史时期内,黄河漕运一直是中国历代王朝的重要命脉。战国时期开挖的鸿沟水系,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沟通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水系,大大加强了各诸侯国之间的交流,对于全国经济地理产生了重大影响。西汉建都长安,开凿渭河漕渠,修建大型粮仓,黄河航运成为大汉王朝经济的主动脉。
隋唐时期,先后开凿疏浚广通渠、山阳渎、通济渠、永济渠,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四大水系,形成以长安、洛阳为中心,南至江浙,北抵涿郡,长达2700多公里的隋唐大运河。北宋年间,以汴河为中心,上接黄河,下通淮河、长江,长达数千里的水运交通网,成为宋王朝重要的立国之基。
历史上,黄河在哺育中华民族成长的同时,洪水频繁泛滥也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北达天津,南抵江淮,黄淮海大平原留下了洪水肆虐的印记。
中国历朝历代都把治理黄河水患作为治国安邦的大事,无数先贤和广大劳动人民为之进行了长期而艰难的探索。从春秋时期齐桓公主持签订黄河堤防盟约,到秦始皇“夷通川防”统一修筑黄河大堤;从汉武帝亲率文武百官堵塞黄河决口,到东汉王景治河安流数百年;从北宋朝堂围绕黄河治理长达60多年的激烈论战,到元代贾鲁治河留下的功过恩怨;从明代潘季驯等治河良臣殚精竭虑治黄河保漕运,到清代朝廷把治理黄河作为国策刻在金銮殿柱子上……黄河安澜始终是华夏儿女的深切期望。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经过70多年治理开发和大规模建设,古老黄河发生沧桑巨变,彻底扭转了黄河频繁决口改道的险恶局面,黄河岁岁安澜,宝贵水资源得到开发利用,黄河治理开发与保护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治河史,就是一部治国史。
黄河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
黄河孕育滋养的黄河文化,具有源远流长,一脉相承,博大精深,内涵丰厚,交融汇流,多源一体,治水安邦,家国同构等内涵特征,彰显出强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和生命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尤具鲜明的时代特征。
——弘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千万年来,黄河九曲十八弯、奔腾不息,塑造了中华儿女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民族品格,凝聚着中华民族深沉而坚韧的精神追求。
从上古时代开始,面对黄河大洪水的重大自然灾害,中华先人以治水的积极进取态度,在与洪水搏斗中,凝成了中华民族不惧艰险、敢于斗争的坚强意志。
——传承中华民族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从夏朝初期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到逐步发展为国家政治体系,几千年来,黄河文化培育了中华民族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在国家危难关头挺身而出,以身许国,前赴后继,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忠诚爱家的精神内涵。
——坚守黄河文化熔铸的中华民族共同价值观。千万年来,中华儿女在黄河流域繁衍生息,不断启发生存智慧,汲取创造灵感,陶冶民族品格,塑造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气质。黄河文化熔铸了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观,成为维系中华文脉、凝聚社会力量、实现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石。
——注重黄河文化一元主导、多样并存的发展模式。在几千年文明历史发展过程中,黄河文化作为主体核心,不断吸收融合其他地域文化,形成了以黄河文化为中心,一元主导、多样并存的中华文化体系。黄河文化通过各种方式融合于中华民族的价值结构,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性格以及民族思维方式,强化了中国人民对于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秉承黄河文化蕴含的对外开放特质。黄河奔腾入海,黄蓝相拥的河口尾闾形态,给予了中华民族对外开放,世界文明互鉴,吸收外来文化精华,不断升华自我的深刻启示。
历史上,丝绸之路作为著名的商业、文化、外交之路,穿越黄河流域的重要地区,在中外经贸往来与文化交流中,逐渐形成包容、开放、互助的文化氛围。极大丰富了中国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经济文化生活。这种多元文化的交流互动,使不同文化重组融合,突破各自局限。
一条泱泱大河,一部中华春秋。千百年来,九曲黄河以百折不挠的磅礴气势,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英雄气概和坚韧品格,孕育了中华儿女发明创造的智慧灵性,形成了博大精深、内涵丰厚的黄河文化。历史的沉淀使黄河文化融入中华民族的血液,蕴含着深邃的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和精神密码,对于构筑文化自信坚实根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精神力量,具有多维度的重要时代价值。(作者为黄河水利作家协会主席、黄河水利委员会研究员)■
本周点击榜
本月点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