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日本不断在历史问题上开倒车:4月21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以“内阁总理大臣”的名义,向靖国神社供奉名为“线日,日本文部科学省审定通过一批小学教科书,淡化和歪曲日本强征和奴役劳工的历史事实,掩盖其殖民统治朝鲜半岛期间的暴行。在历史问题上搞小动作已经成为日本的惯常操作,而令人担忧的是,殖民史观以及“殖民地近代化论”近年来在曾经的侵略战争受害国韩国有“兴起”之势,包括总统在内的不少韩国政界人士曾就历史问题发表不当言论。通过学者的抽丝剥茧可以发现,日本不仅在本国大搞历史修正主义,还通过提供“理论”和资金等方式,在韩国助推“有毒”的殖民史观,而追根究底,则是美国为维护本国的利益而阻碍日韩两国进行历史问题反思,从而给东亚以及亚太地区的发展和安全埋下隐患。
据韩媒报道,日本政府3月28日审定通过的小学教科书,对二战期间被强征劳工受害者的描述比2019年时更加退步,在“成为士兵的朝鲜年轻人们”的表述中新增“志愿”一词,将其改为“志愿成为士兵的朝鲜年轻人们”,强调“征兵”不是强制,而是自愿选择。与此同时,这些书中还包含独岛(日本称竹岛)“是日本固有领土”等表述。
日本公布教科书审定结果当天,韩国外交部召见日本大使馆总括公使熊谷直树,就相关问题提出抗议。不过,韩国《韩民族日报》指出,日本教材歪曲历史的问题一直存在,以前韩国政府的应对也没有太大的不同,但尹锡悦政府在历史问题上急于给予日本“免罪符”,使韩国现在陷入窘迫处境。报道称,韩国政府日前公布的二战期间被日本强征劳工对日索赔问题的第三方代赔方案,相当于原封不动地接受了日方关于“强征劳工是不具强制性的非法行为”的主张。此外,对于主张“竹岛是日本固有领土”的日本安保文件,尹锡悦曾公开表示“理解日方的立场”。
在历史问题上,尹锡悦政府曾多次遭到批评,比如在今年“三一运动”104周年纪念仪式上,这位韩国被韩媒批为“表达了殖民史观”。此后在访日期间,尹锡悦在演讲时曾大赞日本明治时期学者冈仓天心,但后者曾表示“朝鲜(半岛)原本是日本领土”。
其实,持殖民史观的韩国政商学界人士并不少见。2022年10月,韩国执政民力量党紧急对策委员长郑镇硕在脸书上发文称,朝鲜王朝“不是因为日军的侵略而灭亡”,而是因为“内部腐朽无比,自取灭亡”。韩国民主和平统一咨询会议事务处长石东炫曾表示,韩国应从“的认识中摆脱出来”,不要再要求日本反省或谢罪了。韩国忠清北道知事金荣焕此前表示,自己的父亲原来是厨师,曾在二战期间被日军征用,后者经常说“输即是赢”,认为韩国不应再要求日本道歉和忏悔了。
2019年,一本名为《反日种族主义》的书在韩国出版。该书美化日本的殖民历史,宣扬“殖民地近代化论”,即“韩国是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时期开始正式进入近代化的”。虽然引发巨大争议,但这本书一度登上韩国畅销书榜首。《反日种族主义》的主要作者是首尔大学教授李荣薰。他表示,至少在1944年8月之前,被强制征用的朝鲜半岛劳工与日本人受到的“待遇相同”,主张朝鲜半岛劳工被虐待是“歪曲历史”。该书的另一位作者李宇渊(音)曾称,韩国歪曲历史向国民“说假话”。
韩国一些机构还公开宣扬“殖民地近代化论”,落星台经济研究所就是其中典型代表,《反日种族主义》的作者李荣薰、李宇渊等都是该机构成员。落星台经济研究所宣扬的“殖民地近代化论”主要观点有3个,包括即使日本不侵略,朝鲜王朝“也会自取灭亡”;日本殖民朝鲜半岛后,当地人的生计得到“改善”;日本殖民“促进”朝鲜半岛近代化,韩国在光复后经济也因此得到发展。
在韩国MBC电台的一档节目中,有嘉宾表示日本通过《日韩合并条约》吞并朝鲜半岛后,一直致力于美化日本的侵略历史,为日本侵占朝鲜半岛提供理论支持,韩国的殖民史观从那时便开始形成并逐渐向各界渗透。该嘉宾称,日本美化其侵略殖民历史的理论主要有5个,包括日本和朝鲜“同宗论”,即两个民族的祖先“相同”;“停滞性论”,即朝鲜王朝民众“只会种地,没有经历完整的发展历程,因此停滞不前”;“律成论”,即朝鲜王朝“自古以来就依赖别国”;“桥梁论”,即日本想要发展就“必须经朝鲜半岛进入中国”,而中国想要发展就“必须经半岛进入日本”,朝鲜半岛只是起桥梁作用;“殖民地近代化论”。
除理论外,日本还向一些韩国学者提供“研究方法”,以方便他们美化日本侵略历史,而所谓的“用数据说话”就是其中之一。据韩媒报道,韩日关系正常化后,日本接收了很多韩国留学生前往日本学习统计学,而在上述《反日种族主义》及其续作《与反日种族主义的斗争》中,作者围绕“慰安妇”等问题,选择性地利用统计数据和回忆录的部分内容等,用夸张的手法歪曲历史。
设立并资助韩国研究机构,也是日本美化其殖民历史的重要手段。在殖民朝鲜半岛时期,日本设立朝鲜史编修会为其服务。前文所提到的落星台经济研究所虽非日本直接设立,然而其创始人之一安秉直却和日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该机构的学者从丰田等日本企业获得资助。韩国《首尔新闻》将安秉直称为“韩国殖民地近代化论者的教父”。他曾声称“‘慰安妇’并非是被日本强制征招的”,而是“”。据韩国《文化日报》报道,安秉直上世纪80年代曾在日本生活,其间他的思想发生重大变化,而日本经济史学者中村哲就是对安秉直职业生涯产生巨大影响的人。
日本对韩国学界的渗透,致使其宣扬的错误历史观在韩国阴魂不散。据韩国Nocutnews新闻网报道,韩国光复后,曾在朝鲜史编修会上活跃的李丙焘和申奭镐分别担任首尔大学和高丽大学教授,之后两人又将其观点传播给众多学生。韩国小说家黄源甲2013年在《首尔经济》撰文称,光复68周年,韩国仍未摆脱朝鲜史编修会“创造”的殖民史观,该机构虽已消失,但其“弟子”却世代相传,一直影响着韩国历史教育。
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王俊生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韩国国内美化甚至对日本殖民历史视而不见的思潮一直存在,主要原因包括一些韩国政商学界精英及其家属和日本有着密切联系,以及韩国对日本殖民历史并未做过彻底清算等。韩国未在历史问题上进行彻底清算,一方面是因为该国在二战后没有建立追责机制,另一方面是因为随着地区局势的变化,美国强迫韩国与日本和解。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吕耀东称,美国把日本作为对抗社会主义阵营的“桥头堡”,二战后并没有彻底清算日本的军国主义和殖民侵略历史,所以日本历史修正主义的根源一直存在。后来日本学界出现所谓“自由主义史观”,导致该国历史修正主义盛行。冷战结束后,日本政府将历史修正主义灌输到教科书指导意见中,所以历史修正主义在日本国内形成气候,并外溢到国际社会,日本甚至要求那些曾经被殖民或侵略的国家也认可他们的这种做法。日本历史学家吉田裕曾指出,当年在缔结《旧金山和约》时,受日本侵略最严重的中国、朝鲜以及韩国等国被排除在外,日本对美欧进行单方面媾和,这导致日本在战后不久即形成了虚伪、歪曲的历史观。
吕耀东还强调,尹锡悦政府在内政上是弱势政府,急于在外交上有所突破,因此拿历史做“交易”和“赌注”,对日本做出让步,但这会纵容日本的历史修正主义。上海外国语大学日本文化经济学院教授廉德瑰则提醒说,韩国持殖民史观者和亲日力量并不是社会主流,本届韩国政府那些不得人心的言论和行为是为了在韩总统访美之前向华盛顿纳“投名状”,“每当有韩国人提出美化日本殖民统治的观点时,其他韩国学者就会予以批驳,韩国社会主流对这些人还是嗤之以鼻的”。
王俊生认为,韩国政府以忽视历史公平正义、牺牲民族情感为代价,生硬拉近韩日两国关系,就如同建造大楼时根基不牢,这会埋下日后两国关系再次破裂的隐患。此外,韩日抛开历史问题而追求畸形的国家利益,将危害地区和平与稳定。美日韩三边安全合作再一次将东北亚地区划分成两个阵营,将塑造新的冷战格局和阵营化对抗趋势。吕耀东称,日本侵略是铁的事实,但日韩两国一些人却在制造历史修正主义恶例,我们不能允许这些人在历史问题上翻案,也不能允许日本历史修正主义外溢到国际社会,从而形成韩国倒行逆施的做法,这会导致东亚地区历史观的混乱,给地区未来的和平和稳定以及维护历史正义埋下祸根。他表示,强化近现代史的教育是还原历史、维护历史正义的有效做法。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东北亚研究所研究员、东北亚战略研究院首席专家笪志刚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应从“内压”和“外压”两个层面打击韩国部分人持有的殖民史观。他认为,韩国的教育界、在野党以及团体要加大对内施压,不要让这种错误的历史观继续扩散,同时韩国应提升自我纠错和自我认知能力。包括中国、朝鲜等在内受到过日本殖民侵略的国家也要为韩国发声,在斥责日本侵略本国行径的同时,也要帮助韩国声讨日本此前犯下的罪行。此外,国际社会主流认定发动侵略战争的日本在二战时属于法西斯阵营,所以媒体要加强在这方面内容的传播和交流。笪志刚称,日本过去从事反战与和平教育的人士已逐渐老去,力量减弱且后继乏人,无法与日本右倾的潮流和保守主义政客相匹敌,所以想要通过“内压”来打击日本历史修正主义十分困难。同时,美欧等一些国家在不少问题上支持日本,因此“外压”机制发挥作用也面临较大阻碍。在“外压不畅、内压失灵”的条件下,如果想要扭转日本盛行的历史修正主义,有以下几点可以发力:一是依靠政府层面的努力,即中国每次在与日本打交道时都要强化正确的历史观;二是通过民间与外交活动,例如举办论坛、学术交流,出版书籍和发表研究报告等,广泛发声;三是在日本设立非营利性组织,向日本民众宣传正确的历史观;四是加强与日本友好团体的合作基础,建立起能够让力量传承下去的机制。廉德瑰则认为,奉行历史修正主义的人在日本是少数,而我们应当与有良知、重视中日关系的日本人多交往,以更广泛地影响日本人的“中国观”。
王俊生建议说,中韩两国以及东南亚国家都曾遭到日本侵略,所以各方应该联合起来揭露和回顾那段历史,以维护历史的公平正义和各国人民的民族感情。具体来看,各国尤其是中日韩三国的智库、学者应当进行联合研究并发布共同的研究成果,新闻机构也应加强合作,在舆论上向日本政府施加强有力的国际压力,让日本真正地正视历史,真诚地反省与道歉,让更多中日韩民众能够看清那段历史,进而纠正部分韩国人的殖民史观。
科学普及是推动创新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翼”,建设高水平科普人才队伍是壮大“科普之翼”的关键。我们相信,通过深入实施、不断完善这一制度,必将推动优秀科普人才持续涌现,为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两翼齐飞”提供强劲动力。
我国第四批预备航天员已于今年8月入队参加训练,不仅要执行空间站任务,未来也将执行载人登月任务。
由中国航发完全自主研制、具备国际竞争力的900千瓦级涡桨发动机AEP100,于日前成功配装全球最大无人运输机——白鲸航线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必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2023年中国创新指数测算结果显示,2023年中国创新指数达到165.3(以2015年为100),比上年增长6.0%,保持稳步增长态势。
该项目研究团队由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源量子计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源量子”)等单位组成。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博士许春鹏、研究员王博和研究员张海春,与临沂大学地质与古生物研究所教授陈军、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博士余逸伦等合作,以古蝉为研究对象开展综合研究工作,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科学进展》。
北京协和医院乳腺外科主任医师孙强正在为患者进行手术。北京协和医院乳腺外科主任周易冬:乳腺癌相关的危险因素可分为固有因素和可控因素。
与秋燥引起的皮肤干燥相比,干燥综合征患者的皮肤干燥更为持久且难以改善,有时还会出现瘙痒、脱屑等症状,部分患者会关节疼痛、肿胀,甚至关节畸形。
据日前召开的全国农业科技工作会议消息:围绕建设农业强国战略需求,我国将谋划设立一批重点实验室、大科学装置,建设一批农业科学实验站和数据中心,大力发展新型研发机构,抓好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作为一种新兴清洁能源,为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近日,北京大学联合国内外多个研究组,提出高密勒指数晶面相干生长提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性能的新策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
24日,国家航天局在北京举办实践十九号卫星载荷交付仪式。此次交付的实践十九号卫星搭载载荷包括主粮作物、经济作物、微生物航天育种载荷以及空间技术试验载荷等二十大类。
“1公斤DNA便可以装下全世界数据。”日前,北京大学张成、钱珑联合研究团队与合作者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并行“印刷”DNA存储策略,成功将信息打印在DNA分子之上,犹如在白纸上批量印刷信息。
日前,国仪量子发布全球首个AI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该系列产品不仅具备AI功能,还将关键核心指标——信噪比提至全球最高水平的10000:1,取得顺磁共振波谱学领域的重大突破。
一项研究表明,自2001年以来,全球由森林火灾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激增了60%。相关研究10月17日发表于《科学》。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航天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发布《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下称“规划”)。规划提出了中国有望取得突破的五大科学主题和17个优先发展方向。其中,在“宜居行星”主题中,太阳系考古、地外生命探寻等优先发展方向备受关注。
免疫检查点阻断(ICB)是一种重要的癌症疗法,遗憾的是,该疗法应答率偏低——对少数产生应答的患者疗效显著,对大部分患者却难以奏效。因此,如何提高ICB治疗应答率成为癌症治疗的一个关键问题。
近日,西北工业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臧渡洋团队成功制备出地球上最“长寿”气泡,在声悬浮条件下气泡保持时间可达23分36秒,且在被直径0.8毫米的热铜针穿透时,悬浮气泡仍能保持不破裂。
近日,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新疆理化所”)发布了一项引人注目的研究成果:科研人员以地球玄武岩为原料模拟火星壤,并通过熔融拉丝技术,将其制备成连续模拟火星壤纤维。这意味着未来人类有望就地取材,建设火星基地。相关研究论文于日前发表于国际期刊《交叉科学》。
本周点击榜
本月点击榜
古今历史网_历史故事_历史知识分享平台 https://www.yuzhubaobao.com/ ICP备案:鲁ICP备2024097632号-1 网站地图
日本用“有毒”历史观渗透韩国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日本不断在历史问题上开倒车:4月21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以“内阁总理大臣”的名义,向靖国神社供奉名为“线日,日本文部科学省审定通过一批小学教科书,淡化和歪曲日本强征和奴役劳工的历史事实,掩盖其殖民统治朝鲜半岛期间的暴行。在历史问题上搞小动作已经成为日本的惯常操作,而令人担忧的是,殖民史观以及“殖民地近代化论”近年来在曾经的侵略战争受害国韩国有“兴起”之势,包括总统在内的不少韩国政界人士曾就历史问题发表不当言论。通过学者的抽丝剥茧可以发现,日本不仅在本国大搞历史修正主义,还通过提供“理论”和资金等方式,在韩国助推“有毒”的殖民史观,而追根究底,则是美国为维护本国的利益而阻碍日韩两国进行历史问题反思,从而给东亚以及亚太地区的发展和安全埋下隐患。
据韩媒报道,日本政府3月28日审定通过的小学教科书,对二战期间被强征劳工受害者的描述比2019年时更加退步,在“成为士兵的朝鲜年轻人们”的表述中新增“志愿”一词,将其改为“志愿成为士兵的朝鲜年轻人们”,强调“征兵”不是强制,而是自愿选择。与此同时,这些书中还包含独岛(日本称竹岛)“是日本固有领土”等表述。
日本公布教科书审定结果当天,韩国外交部召见日本大使馆总括公使熊谷直树,就相关问题提出抗议。不过,韩国《韩民族日报》指出,日本教材歪曲历史的问题一直存在,以前韩国政府的应对也没有太大的不同,但尹锡悦政府在历史问题上急于给予日本“免罪符”,使韩国现在陷入窘迫处境。报道称,韩国政府日前公布的二战期间被日本强征劳工对日索赔问题的第三方代赔方案,相当于原封不动地接受了日方关于“强征劳工是不具强制性的非法行为”的主张。此外,对于主张“竹岛是日本固有领土”的日本安保文件,尹锡悦曾公开表示“理解日方的立场”。
在历史问题上,尹锡悦政府曾多次遭到批评,比如在今年“三一运动”104周年纪念仪式上,这位韩国被韩媒批为“表达了殖民史观”。此后在访日期间,尹锡悦在演讲时曾大赞日本明治时期学者冈仓天心,但后者曾表示“朝鲜(半岛)原本是日本领土”。
其实,持殖民史观的韩国政商学界人士并不少见。2022年10月,韩国执政民力量党紧急对策委员长郑镇硕在脸书上发文称,朝鲜王朝“不是因为日军的侵略而灭亡”,而是因为“内部腐朽无比,自取灭亡”。韩国民主和平统一咨询会议事务处长石东炫曾表示,韩国应从“的认识中摆脱出来”,不要再要求日本反省或谢罪了。韩国忠清北道知事金荣焕此前表示,自己的父亲原来是厨师,曾在二战期间被日军征用,后者经常说“输即是赢”,认为韩国不应再要求日本道歉和忏悔了。
2019年,一本名为《反日种族主义》的书在韩国出版。该书美化日本的殖民历史,宣扬“殖民地近代化论”,即“韩国是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时期开始正式进入近代化的”。虽然引发巨大争议,但这本书一度登上韩国畅销书榜首。《反日种族主义》的主要作者是首尔大学教授李荣薰。他表示,至少在1944年8月之前,被强制征用的朝鲜半岛劳工与日本人受到的“待遇相同”,主张朝鲜半岛劳工被虐待是“歪曲历史”。该书的另一位作者李宇渊(音)曾称,韩国歪曲历史向国民“说假话”。
韩国一些机构还公开宣扬“殖民地近代化论”,落星台经济研究所就是其中典型代表,《反日种族主义》的作者李荣薰、李宇渊等都是该机构成员。落星台经济研究所宣扬的“殖民地近代化论”主要观点有3个,包括即使日本不侵略,朝鲜王朝“也会自取灭亡”;日本殖民朝鲜半岛后,当地人的生计得到“改善”;日本殖民“促进”朝鲜半岛近代化,韩国在光复后经济也因此得到发展。
在韩国MBC电台的一档节目中,有嘉宾表示日本通过《日韩合并条约》吞并朝鲜半岛后,一直致力于美化日本的侵略历史,为日本侵占朝鲜半岛提供理论支持,韩国的殖民史观从那时便开始形成并逐渐向各界渗透。该嘉宾称,日本美化其侵略殖民历史的理论主要有5个,包括日本和朝鲜“同宗论”,即两个民族的祖先“相同”;“停滞性论”,即朝鲜王朝民众“只会种地,没有经历完整的发展历程,因此停滞不前”;“律成论”,即朝鲜王朝“自古以来就依赖别国”;“桥梁论”,即日本想要发展就“必须经朝鲜半岛进入中国”,而中国想要发展就“必须经半岛进入日本”,朝鲜半岛只是起桥梁作用;“殖民地近代化论”。
除理论外,日本还向一些韩国学者提供“研究方法”,以方便他们美化日本侵略历史,而所谓的“用数据说话”就是其中之一。据韩媒报道,韩日关系正常化后,日本接收了很多韩国留学生前往日本学习统计学,而在上述《反日种族主义》及其续作《与反日种族主义的斗争》中,作者围绕“慰安妇”等问题,选择性地利用统计数据和回忆录的部分内容等,用夸张的手法歪曲历史。
设立并资助韩国研究机构,也是日本美化其殖民历史的重要手段。在殖民朝鲜半岛时期,日本设立朝鲜史编修会为其服务。前文所提到的落星台经济研究所虽非日本直接设立,然而其创始人之一安秉直却和日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该机构的学者从丰田等日本企业获得资助。韩国《首尔新闻》将安秉直称为“韩国殖民地近代化论者的教父”。他曾声称“‘慰安妇’并非是被日本强制征招的”,而是“”。据韩国《文化日报》报道,安秉直上世纪80年代曾在日本生活,其间他的思想发生重大变化,而日本经济史学者中村哲就是对安秉直职业生涯产生巨大影响的人。
日本对韩国学界的渗透,致使其宣扬的错误历史观在韩国阴魂不散。据韩国Nocutnews新闻网报道,韩国光复后,曾在朝鲜史编修会上活跃的李丙焘和申奭镐分别担任首尔大学和高丽大学教授,之后两人又将其观点传播给众多学生。韩国小说家黄源甲2013年在《首尔经济》撰文称,光复68周年,韩国仍未摆脱朝鲜史编修会“创造”的殖民史观,该机构虽已消失,但其“弟子”却世代相传,一直影响着韩国历史教育。
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王俊生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韩国国内美化甚至对日本殖民历史视而不见的思潮一直存在,主要原因包括一些韩国政商学界精英及其家属和日本有着密切联系,以及韩国对日本殖民历史并未做过彻底清算等。韩国未在历史问题上进行彻底清算,一方面是因为该国在二战后没有建立追责机制,另一方面是因为随着地区局势的变化,美国强迫韩国与日本和解。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吕耀东称,美国把日本作为对抗社会主义阵营的“桥头堡”,二战后并没有彻底清算日本的军国主义和殖民侵略历史,所以日本历史修正主义的根源一直存在。后来日本学界出现所谓“自由主义史观”,导致该国历史修正主义盛行。冷战结束后,日本政府将历史修正主义灌输到教科书指导意见中,所以历史修正主义在日本国内形成气候,并外溢到国际社会,日本甚至要求那些曾经被殖民或侵略的国家也认可他们的这种做法。日本历史学家吉田裕曾指出,当年在缔结《旧金山和约》时,受日本侵略最严重的中国、朝鲜以及韩国等国被排除在外,日本对美欧进行单方面媾和,这导致日本在战后不久即形成了虚伪、歪曲的历史观。
吕耀东还强调,尹锡悦政府在内政上是弱势政府,急于在外交上有所突破,因此拿历史做“交易”和“赌注”,对日本做出让步,但这会纵容日本的历史修正主义。上海外国语大学日本文化经济学院教授廉德瑰则提醒说,韩国持殖民史观者和亲日力量并不是社会主流,本届韩国政府那些不得人心的言论和行为是为了在韩总统访美之前向华盛顿纳“投名状”,“每当有韩国人提出美化日本殖民统治的观点时,其他韩国学者就会予以批驳,韩国社会主流对这些人还是嗤之以鼻的”。
王俊生认为,韩国政府以忽视历史公平正义、牺牲民族情感为代价,生硬拉近韩日两国关系,就如同建造大楼时根基不牢,这会埋下日后两国关系再次破裂的隐患。此外,韩日抛开历史问题而追求畸形的国家利益,将危害地区和平与稳定。美日韩三边安全合作再一次将东北亚地区划分成两个阵营,将塑造新的冷战格局和阵营化对抗趋势。吕耀东称,日本侵略是铁的事实,但日韩两国一些人却在制造历史修正主义恶例,我们不能允许这些人在历史问题上翻案,也不能允许日本历史修正主义外溢到国际社会,从而形成韩国倒行逆施的做法,这会导致东亚地区历史观的混乱,给地区未来的和平和稳定以及维护历史正义埋下祸根。他表示,强化近现代史的教育是还原历史、维护历史正义的有效做法。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东北亚研究所研究员、东北亚战略研究院首席专家笪志刚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应从“内压”和“外压”两个层面打击韩国部分人持有的殖民史观。他认为,韩国的教育界、在野党以及团体要加大对内施压,不要让这种错误的历史观继续扩散,同时韩国应提升自我纠错和自我认知能力。包括中国、朝鲜等在内受到过日本殖民侵略的国家也要为韩国发声,在斥责日本侵略本国行径的同时,也要帮助韩国声讨日本此前犯下的罪行。此外,国际社会主流认定发动侵略战争的日本在二战时属于法西斯阵营,所以媒体要加强在这方面内容的传播和交流。笪志刚称,日本过去从事反战与和平教育的人士已逐渐老去,力量减弱且后继乏人,无法与日本右倾的潮流和保守主义政客相匹敌,所以想要通过“内压”来打击日本历史修正主义十分困难。同时,美欧等一些国家在不少问题上支持日本,因此“外压”机制发挥作用也面临较大阻碍。在“外压不畅、内压失灵”的条件下,如果想要扭转日本盛行的历史修正主义,有以下几点可以发力:一是依靠政府层面的努力,即中国每次在与日本打交道时都要强化正确的历史观;二是通过民间与外交活动,例如举办论坛、学术交流,出版书籍和发表研究报告等,广泛发声;三是在日本设立非营利性组织,向日本民众宣传正确的历史观;四是加强与日本友好团体的合作基础,建立起能够让力量传承下去的机制。廉德瑰则认为,奉行历史修正主义的人在日本是少数,而我们应当与有良知、重视中日关系的日本人多交往,以更广泛地影响日本人的“中国观”。
王俊生建议说,中韩两国以及东南亚国家都曾遭到日本侵略,所以各方应该联合起来揭露和回顾那段历史,以维护历史的公平正义和各国人民的民族感情。具体来看,各国尤其是中日韩三国的智库、学者应当进行联合研究并发布共同的研究成果,新闻机构也应加强合作,在舆论上向日本政府施加强有力的国际压力,让日本真正地正视历史,真诚地反省与道歉,让更多中日韩民众能够看清那段历史,进而纠正部分韩国人的殖民史观。
科学普及是推动创新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翼”,建设高水平科普人才队伍是壮大“科普之翼”的关键。我们相信,通过深入实施、不断完善这一制度,必将推动优秀科普人才持续涌现,为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两翼齐飞”提供强劲动力。
我国第四批预备航天员已于今年8月入队参加训练,不仅要执行空间站任务,未来也将执行载人登月任务。
由中国航发完全自主研制、具备国际竞争力的900千瓦级涡桨发动机AEP100,于日前成功配装全球最大无人运输机——白鲸航线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必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2023年中国创新指数测算结果显示,2023年中国创新指数达到165.3(以2015年为100),比上年增长6.0%,保持稳步增长态势。
该项目研究团队由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源量子计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源量子”)等单位组成。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博士许春鹏、研究员王博和研究员张海春,与临沂大学地质与古生物研究所教授陈军、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博士余逸伦等合作,以古蝉为研究对象开展综合研究工作,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科学进展》。
北京协和医院乳腺外科主任医师孙强正在为患者进行手术。北京协和医院乳腺外科主任周易冬:乳腺癌相关的危险因素可分为固有因素和可控因素。
与秋燥引起的皮肤干燥相比,干燥综合征患者的皮肤干燥更为持久且难以改善,有时还会出现瘙痒、脱屑等症状,部分患者会关节疼痛、肿胀,甚至关节畸形。
据日前召开的全国农业科技工作会议消息:围绕建设农业强国战略需求,我国将谋划设立一批重点实验室、大科学装置,建设一批农业科学实验站和数据中心,大力发展新型研发机构,抓好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作为一种新兴清洁能源,为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近日,北京大学联合国内外多个研究组,提出高密勒指数晶面相干生长提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性能的新策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
24日,国家航天局在北京举办实践十九号卫星载荷交付仪式。此次交付的实践十九号卫星搭载载荷包括主粮作物、经济作物、微生物航天育种载荷以及空间技术试验载荷等二十大类。
“1公斤DNA便可以装下全世界数据。”日前,北京大学张成、钱珑联合研究团队与合作者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并行“印刷”DNA存储策略,成功将信息打印在DNA分子之上,犹如在白纸上批量印刷信息。
日前,国仪量子发布全球首个AI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该系列产品不仅具备AI功能,还将关键核心指标——信噪比提至全球最高水平的10000:1,取得顺磁共振波谱学领域的重大突破。
一项研究表明,自2001年以来,全球由森林火灾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激增了60%。相关研究10月17日发表于《科学》。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航天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发布《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下称“规划”)。规划提出了中国有望取得突破的五大科学主题和17个优先发展方向。其中,在“宜居行星”主题中,太阳系考古、地外生命探寻等优先发展方向备受关注。
免疫检查点阻断(ICB)是一种重要的癌症疗法,遗憾的是,该疗法应答率偏低——对少数产生应答的患者疗效显著,对大部分患者却难以奏效。因此,如何提高ICB治疗应答率成为癌症治疗的一个关键问题。
近日,西北工业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臧渡洋团队成功制备出地球上最“长寿”气泡,在声悬浮条件下气泡保持时间可达23分36秒,且在被直径0.8毫米的热铜针穿透时,悬浮气泡仍能保持不破裂。
近日,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新疆理化所”)发布了一项引人注目的研究成果:科研人员以地球玄武岩为原料模拟火星壤,并通过熔融拉丝技术,将其制备成连续模拟火星壤纤维。这意味着未来人类有望就地取材,建设火星基地。相关研究论文于日前发表于国际期刊《交叉科学》。
本周点击榜
本月点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