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宣王时,周厉王之子、周宣王之弟姬友被封于“郑地”,由此建立了郑国,史记云“宣王立二十二年,友初封于郑”。西周晚期,郑桓公姬友东迁如今河南郑州新郑,即将地名带到了河南。
左传记载,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公布成文法的郑国大夫子产说“昔我先君桓公与商人皆出自周,庸次比耦以艾杀此地”,其中“此地”是指郑国国都新郑,意为新郑是郑桓公建设起来的。
其中,郑国源于周朝王族,“商人”自然是商朝后代,“郑商皆出于周”中的“周”应指周原地区的“周地”或宗周,而不是周朝,比如周公旦的采邑在“周地”,故而武王弟弟姬旦被称为“周公旦”。
问题在于:左传认为郑国出自“周地”,显然是在陕西宝鸡周原一带,而后世史书认为郑国出自如今陕西渭南华州区,两者无疑相悖,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郑地考古令人费解
关于郑国初封之地,汉书与唐代司马贞史记索引等考证认为“郑地”位于“棫林”,即在西汉京兆尹郑县,就是今天陕西渭南市华州区,位于渭水之南,西周末年郑国由此迁到郑州一带。
但出土的西周青铜器,上面的铭文却令人费解,因为“郑地”不仅不止一处,而且更应在陕西宝鸡周原一带,而不是在镐京——西安附近。
西周早期“宜侯夨簋”:该青铜器出土于镇江,提到周康王把虞侯夨迁封至南方建立宜国,赏赐中包含“郑七伯”,说明当时已有“郑地”或“郑氏”。
西周中期“并令鼎”:铭文记载“作册尹册命:锡䜌,令邑于郑”,说明被封于郑地。
西周晚期“寰盘”:铭文记载宣王二十八年,“寰”受到周天子赏赐,于是“作朕皇考郑伯、郑姬宝盘”。寰的母亲是“郑姬”,就是姬姓女子,而当时同姓不通婚,因此“寰”非姬姓,与郑桓公无关。周宣王二十二年,姬友被封于郑而成“郑桓公”,“寰盘”的出现,说明当时已有“郑地”。
西周晚期“郑姜伯鼎”:铭文记载“郑姜伯作宝鼎,子子孙其永宝用”,可见当时还有姜姓的郑地。
更为重要的是,出土的西周青铜铭文上,还有“王在郑”、“王格郑宫”、周天子命“吕”继其父总管“郑师氏”、郑虢氏、郑井氏等等。其中,其他铭文没有显示“郑地”具体位置,但根据“散氏盘”记载,“郑井氏”的井地在今宝鸡凤翔一带。
由此可见,西周“郑地”不仅历史悠久,被称为“郑地”的数量还很多,而且似乎是在陕西宝鸡一带。既然如此,西周为何存在如此之多的“郑地”,郑国又到底起源于何处呢?对此,甲骨文给出了一个重要回答。
甲骨文破解谜团
所谓“郑”,古字就是“奠”。“奠”的本义是置酒于几表示祭祀,后来用为地名,再后来为了区别于奠,就在右边加了一个代表“邑”的耳朵。上文为了阅读方便,就将铭文中的“奠”直接改为了“郑”。
周朝金文以“奠”为“郑”,其实不是源于周朝,而是源于商朝,甲骨文可以为证。
甲骨文中,常见“南奠(郑)”、“北奠(郑)”、“多奠(郑)”、是否“步于郑”、郑的受年收成如何,还有“郑来三十”、“郑入二十”、“郑示十屯”的纳贡,以及“子郑唯令”,就是子郑接受商王调遣的记录等等。这些“奠”,肯定不是祭奠之意,而是代表地名“奠”或“郑”。
对此,古文字学家裘锡圭在《说殷墟卜辞的奠》中指出:商王将被商人战败或臣服的部族,或从事某种工作的人,其一部或全部“奠置”在控制区内,主要在都城一带,这种人编称为奠,奠置他们的地方也可以称为奠(应为文献中的“甸”)。
因此,西周金文中的郑姜、郑虢、郑井等,是各“奠”的统治者,被统治的其中一部源于商族,即周初大量商人被奠置到了都城附近从事低贱的工作。其中,姬友被周宣王封到某个“奠地”,其“奠”内有大量商人后裔,由于姬友是新封,没有自己的氏,所以以郑为氏,最终又以“郑”为国号。
宗周考证重大突破
西周有三座重要城市,一为宗周、一为成周、一为镐京。其中,过去一直认为宗周即为镐京,是西周的都城,位于陕西西安一带,但现代考古取得重大突破。
比如,位于陕西宝鸡的周原遗址中,存在大量窖藏青铜器,说明这里是西周贵族聚集之地,而窖藏青铜器说明是匆忙之中埋下的,后来也没有机会取出,若非敌人突然攻破城池,大量贵族或被杀或流落他地,否则何至于此?这就印证了西戎西周都城杀死周幽王的历史。
新华网《探寻历史 感知未来》一文指出:“考古遗存和出土西周金文却反映周原是西周最重要的都城,有学者甚至提出周原才是文字材料中的‘宗周’。”
中国社会科学网《探访周原西周城址》一文指出:“新的考古发现支持(周原即宗周)这种认识,或将改变两千年来的传统看法,推动相关领域的研究。”
总之,以周原考古看,西周都城——宗周大概率在周原遗址,后世史书应该搞错了。
综上可见,西周沿袭商朝传统,在控制区内设立很多“郑地”,用来安置商人或其他俘虏,其中“奠地”应主要集中在都城周原一带。周宣王时,将姬友分封在了周原一带“郑地”,封地之内存在大量商人后裔,于是子产才会说“昔我先君桓公与商人皆出自周”。
反过来说,子产才会说“昔我先君桓公与商人皆出自周”,其实已经说明了郑国起源,说明中国历史可信,只不过后世或误解了周朝都城所在,将镐京误认为是宗周,故而做出误解郑国起源于渭南华州区。
至于渭南华州区被误认为“郑地”,可能还与当时郑国存在多块封地有关。郑国初期至少有三块封地,一块是宝鸡凤翔的“郑地”,一块是用于朝贡成周洛邑的“留地”,一块用于祭祀泰山的“祊地”(后来郑庄公与鲁隐公交换土地,即鲁国拿朝贡成周的“许田”与“祊地”交换)。郑国东迁,不太可能一步到位,极有可能是用朝贡成周的“留地”过渡,或由此被后人误认为最初的“郑地”。
本周点击榜
本月点击榜
古今历史网_历史故事_历史知识分享平台 https://www.yuzhubaobao.com/ ICP备案:鲁ICP备2024097632号-1 网站地图
周宣王时郑国的建立及迁徙:源于周地还是另有说法?
周宣王时,周厉王之子、周宣王之弟姬友被封于“郑地”,由此建立了郑国,史记云“宣王立二十二年,友初封于郑”。西周晚期,郑桓公姬友东迁如今河南郑州新郑,即将地名带到了河南。
左传记载,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公布成文法的郑国大夫子产说“昔我先君桓公与商人皆出自周,庸次比耦以艾杀此地”,其中“此地”是指郑国国都新郑,意为新郑是郑桓公建设起来的。
其中,郑国源于周朝王族,“商人”自然是商朝后代,“郑商皆出于周”中的“周”应指周原地区的“周地”或宗周,而不是周朝,比如周公旦的采邑在“周地”,故而武王弟弟姬旦被称为“周公旦”。
问题在于:左传认为郑国出自“周地”,显然是在陕西宝鸡周原一带,而后世史书认为郑国出自如今陕西渭南华州区,两者无疑相悖,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郑地考古令人费解
关于郑国初封之地,汉书与唐代司马贞史记索引等考证认为“郑地”位于“棫林”,即在西汉京兆尹郑县,就是今天陕西渭南市华州区,位于渭水之南,西周末年郑国由此迁到郑州一带。
但出土的西周青铜器,上面的铭文却令人费解,因为“郑地”不仅不止一处,而且更应在陕西宝鸡周原一带,而不是在镐京——西安附近。
西周早期“宜侯夨簋”:该青铜器出土于镇江,提到周康王把虞侯夨迁封至南方建立宜国,赏赐中包含“郑七伯”,说明当时已有“郑地”或“郑氏”。
西周中期“并令鼎”:铭文记载“作册尹册命:锡䜌,令邑于郑”,说明被封于郑地。
西周晚期“寰盘”:铭文记载宣王二十八年,“寰”受到周天子赏赐,于是“作朕皇考郑伯、郑姬宝盘”。寰的母亲是“郑姬”,就是姬姓女子,而当时同姓不通婚,因此“寰”非姬姓,与郑桓公无关。周宣王二十二年,姬友被封于郑而成“郑桓公”,“寰盘”的出现,说明当时已有“郑地”。
西周晚期“郑姜伯鼎”:铭文记载“郑姜伯作宝鼎,子子孙其永宝用”,可见当时还有姜姓的郑地。
更为重要的是,出土的西周青铜铭文上,还有“王在郑”、“王格郑宫”、周天子命“吕”继其父总管“郑师氏”、郑虢氏、郑井氏等等。其中,其他铭文没有显示“郑地”具体位置,但根据“散氏盘”记载,“郑井氏”的井地在今宝鸡凤翔一带。
由此可见,西周“郑地”不仅历史悠久,被称为“郑地”的数量还很多,而且似乎是在陕西宝鸡一带。既然如此,西周为何存在如此之多的“郑地”,郑国又到底起源于何处呢?对此,甲骨文给出了一个重要回答。
甲骨文破解谜团
所谓“郑”,古字就是“奠”。“奠”的本义是置酒于几表示祭祀,后来用为地名,再后来为了区别于奠,就在右边加了一个代表“邑”的耳朵。上文为了阅读方便,就将铭文中的“奠”直接改为了“郑”。
周朝金文以“奠”为“郑”,其实不是源于周朝,而是源于商朝,甲骨文可以为证。
甲骨文中,常见“南奠(郑)”、“北奠(郑)”、“多奠(郑)”、是否“步于郑”、郑的受年收成如何,还有“郑来三十”、“郑入二十”、“郑示十屯”的纳贡,以及“子郑唯令”,就是子郑接受商王调遣的记录等等。这些“奠”,肯定不是祭奠之意,而是代表地名“奠”或“郑”。
对此,古文字学家裘锡圭在《说殷墟卜辞的奠》中指出:商王将被商人战败或臣服的部族,或从事某种工作的人,其一部或全部“奠置”在控制区内,主要在都城一带,这种人编称为奠,奠置他们的地方也可以称为奠(应为文献中的“甸”)。
因此,西周金文中的郑姜、郑虢、郑井等,是各“奠”的统治者,被统治的其中一部源于商族,即周初大量商人被奠置到了都城附近从事低贱的工作。其中,姬友被周宣王封到某个“奠地”,其“奠”内有大量商人后裔,由于姬友是新封,没有自己的氏,所以以郑为氏,最终又以“郑”为国号。
宗周考证重大突破
西周有三座重要城市,一为宗周、一为成周、一为镐京。其中,过去一直认为宗周即为镐京,是西周的都城,位于陕西西安一带,但现代考古取得重大突破。
比如,位于陕西宝鸡的周原遗址中,存在大量窖藏青铜器,说明这里是西周贵族聚集之地,而窖藏青铜器说明是匆忙之中埋下的,后来也没有机会取出,若非敌人突然攻破城池,大量贵族或被杀或流落他地,否则何至于此?这就印证了西戎西周都城杀死周幽王的历史。
新华网《探寻历史 感知未来》一文指出:“考古遗存和出土西周金文却反映周原是西周最重要的都城,有学者甚至提出周原才是文字材料中的‘宗周’。”
中国社会科学网《探访周原西周城址》一文指出:“新的考古发现支持(周原即宗周)这种认识,或将改变两千年来的传统看法,推动相关领域的研究。”
总之,以周原考古看,西周都城——宗周大概率在周原遗址,后世史书应该搞错了。
综上可见,西周沿袭商朝传统,在控制区内设立很多“郑地”,用来安置商人或其他俘虏,其中“奠地”应主要集中在都城周原一带。周宣王时,将姬友分封在了周原一带“郑地”,封地之内存在大量商人后裔,于是子产才会说“昔我先君桓公与商人皆出自周”。
反过来说,子产才会说“昔我先君桓公与商人皆出自周”,其实已经说明了郑国起源,说明中国历史可信,只不过后世或误解了周朝都城所在,将镐京误认为是宗周,故而做出误解郑国起源于渭南华州区。
至于渭南华州区被误认为“郑地”,可能还与当时郑国存在多块封地有关。郑国初期至少有三块封地,一块是宝鸡凤翔的“郑地”,一块是用于朝贡成周洛邑的“留地”,一块用于祭祀泰山的“祊地”(后来郑庄公与鲁隐公交换土地,即鲁国拿朝贡成周的“许田”与“祊地”交换)。郑国东迁,不太可能一步到位,极有可能是用朝贡成周的“留地”过渡,或由此被后人误认为最初的“郑地”。
本周点击榜
本月点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