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术社
学术传播× 知识共享
鸣沙
鼎革:南北议和与清帝退位
尚小明 著
精装·604页·43.3万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4年9月出版
引言
与中国历史上历次以一姓兴亡为表征、循环往复的改朝换代不同,辛亥革命具有崭新的内涵——推翻满族君主专制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家,也就是所谓种族革命与政治革命。当革命还在进行之中,《大公报》的一篇社论已提醒国人注意这一特异之点:
自有中国以来,变乱之事多矣,未有如此次之奇特者也。盖历代乱事之起,或由贵戚,或由宗藩,或由强镇,或由权阉,或由敌国外患,或由流寇土匪,若者谓之割据,若者谓之篡窃,若者谓之僭号,若者谓之正统,其所争者,不过为个人之成败、一姓之兴亡,与中国国家并无丝毫关系也。故起因虽异,结果则同,历史具在,千古几如一辙。若夫此次革命,其别立标帜以号召于人者,曰政治,曰种族,其宗旨不在觊觎神器,不在割据地方,朝廷既不得指为叛逆,外人亦不能认为乱民。此其事虽数见于世界各国,而在中国,则自古迄今,实为未有之创局,追原祸始,要皆野蛮专制政府,有以迫成之。
稍后,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发表的《檄满洲蒙古文》也强调此次革命与往时改朝换代不同:“古者有帝王革命,无国民革命;有统绪革命,无政治革命,今并二义而一之。”或许因为布告对象是满洲和蒙古,檄文未用“种族革命”一词,实则不推翻满族君主专制统治,政治革命就不可能实现,其理至明。
革命的最终结果是清帝于1912年2月12日以颁诏退位形式结束了满族王朝对中国二百六十八年的统治,同时也终结了中国两千余年君主专制统治的历史,由此进入民主共和时代。二十五年后,亲历革命并发挥过重要作用的赵凤昌回顾这段历史,从清末以来“民志”与“民力”不断聚合的角度,解释了清王朝的统治何以在短短数月内土崩瓦解,同时揭示了辛亥革命的另一个重要特征——一场时间短、流血少、损失小,基本以和平方式实现国体变革的革命。其言曰:
武昌事起,不重朝而三镇克捷,更旬日而大江南北相继底定,计至岁暮,不过四月,清廷逊位,共和告成。即此四阅月中,除武汉、南京战事较烈,余多望风传檄,云集景从,光复邦家,改革政体。其事之易,无逾于此,而人民所受之损失,亦无轻于此。以视中外历史,每月[阅]革除,备经兵燹,相去竟不可以道里计……国体嬗衍,同于瓜代,即清室之退位,废弃数千年之专制,结束爱新觉罗氏之国祚,亦不过斗室翰墨之间,尽接洽磋商之事。
这一结果一方面应归功于革命党人,他们以长期不懈的武装斗争,给予这个腐朽没落的王朝一次又一次打击,使其陷于风雨飘摇之中;另一方面则应归功于立宪派人士,他们中的有识之士在武昌起义爆发后不到一周,就意识到民主共和乃大势所趋,因此集会商量“时局前途之对付方法”,从有利于国家和人民的角度出发,拟定了尽可能以和平方式促成共和的五条政见:
保全全国旧有疆土,以巩固国家之地位;
消融一切种族界限,以弭永久之竞争;
发挥人道主义,以图国民之幸福;
缩减战争时地,以速平和之恢复;
联合全国军民,以促共和之实行。
这些主张很快得到许多地方精英支持,如湖北樊增祥,湖南宋教仁,陕西于右任,江西夏敬观,江苏唐文治、张謇、赵凤昌、庄蕴宽,浙江汤寿潜、张元济、姚桐豫,安徽江谦,福建高凤谦,广东伍廷芳、温宗尧,云南岑春煊,贵州杨寿彤,四川程德全,河南王抟沙,等等。其中以江浙立宪派为中坚,又吸纳了部分革命党代表人物、开明官员和其他社会名流。他们共同发起组织“全国会议团”,促成独立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议的召集,又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促成南北议和,最终舍弃了残酷的战争方式,以漫长曲折的谈判,就清帝退位、国体改革达成妥协。这不仅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大事,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
对于这段历史,早已有许多史家倾注心血进行过研究,除了各种有名的辛亥革命史、北洋军阀史、中华民国史或中国近代史著作详细阐述外,相关论著和专题论文亦不少。但有两方面不能令人满意。一是绝大多数研究都是从革命视角出发,对于清廷内部情况,特别是其内部纷争及其与袁世凯之间的复杂关系缺乏足够的重视,以致在相当程度上把清廷、袁世凯与革命党三方的关系,简化为袁世凯及其支持者与革命党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影响到对一系列重要史事的判断。二是绝大多数研究习惯于聚焦这段历史中的重要人物或事件,对历史演进过程,特别是各方如何在复杂的对立中一步步走向妥协,缺乏全面细致研究,结果造成许多重要史料被舍弃,大量史实细节被忽视;而那些对重要人物或事件的研究,也常常因为与历史演进过程脱节,漏洞百出,难以令人信服。
其实,从武昌起义爆发,到清廷颁诏退位,总计不过一百二十五天。如果我们抱着最大的敬意重返历史现场,从清廷、袁世凯、革命党、立宪派、列强和舆论六个维度,详细考察这一百二十五天中每一天所发生的事及其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然后再进行综合叙述和分析,那么我们将会讲出怎样的故事?那些我们原本以为接近真相的认识,是否还能成立?那些早已被我们认为是常识的东西,还有多少值得信守?接下来本书将努力呈现和解答这些问题。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重新讲述辛亥鼎革历史的学术著作。作者从清廷、袁世凯、革命党、立宪派、列强、舆论等多个维度详细考订了武昌起义至清帝退位总计125天中每一天所发生的事,然后依照史事之间的逻辑关系,对这一历史剧变进行新的叙述和分析。书中不仅提供了大量新史料和新史实,而且在袁世凯如何应对革命、袁世凯的政治诉求、清帝退位诏书的拟定及颁布、袁世凯是否逼迫清帝退位,以及孙中山缘何让位于袁世凯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提出新的认识,极具启发意义。
作者简介
尚小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主要从事清代以来至民国时期政治、学术、教育研究。著有《学人游幕与清代学术》《清代士人游幕表》《留日学生与清末新政》《北大史学系早期发展史研究》《宋案重审》等,并在相关领域发表过一系列学术论文。编有《丁则良文集》《清末立宪运动史料丛刊》(立宪团体卷、国会请愿运动卷、山东谘议局卷、山西谘议局卷)等。
目录
引言/001
第一章武昌起义后朝局演变与袁氏掌权/007
一武昌首义与十四省响应/010
二清廷决定出兵及起用袁世凯/018
三袁氏应命赴鄂办理剿抚/028
四滦州兵谏提出政纲十二条/044
五清廷颁布《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055
六袁氏当选内阁总理及入京与资政院沟通/065
七皇族内阁结束与袁内阁组成/076
八摄政王载沣退政归藩/085
九冯国璋总统禁卫军/096
十袁氏强化对近畿诸省之控制/101
第二章袁党密谋主动召集国民会议未果/107
一袁氏以君主立宪招抚民军被拒/110
二洪述祖首倡召集国民会议/120
三袁氏接受国民会议及游说亲贵失败/124
四唐绍仪推动袁氏密奏召集国民会议/130
五杨度、汪兆铭组织国事共济会/134
六国民会议遭各方拒绝/144
七朱芾煌秘密赴鄂订立推袁之约/150
第三章南北议和协商召集国民会议失败/161
一英国调停下停战协定的签署及延展/164
二议和代表及地点的确定/178
三袁氏的虚君共和诉求/185
四唐伍议定由国民会议决定国体/200
五唐氏敦促袁内阁尽早允准国民会议/214
六袁氏力图以先订选举法延缓国民会议/220
七袁内阁议拟劝导清帝逊位/229
八唐氏续请国民会议与袁内阁上奏/238
九清廷降旨允准召集国民会议/244
十孙中山当选临时大总统及南京临时政府建立/253
十一唐伍议定召集国民会议办法/265
十二民军提出优待皇室条件/270
十三张謇代拟清帝逊位诏书/274
十四袁氏拒绝唐伍所定国民会议组织办法/279
十五北方议和总代表唐绍仪辞职/287
第四章袁内阁劝导清廷授权组织临时政府受挫/291
一北方军人官绅及宗社党反对共和/294
二袁伍电商互不相让/307
三靳云鹏等游说袁氏支持共和及袁氏转变策略/319
四袁氏利用洋商团提出组织临时政府/329
五孙中山承诺让临时大总统与袁氏/335
六袁内阁奏请内廷降旨速定大计/341
七优待皇室条件的协商/351
八内廷宣布共和诏书的秘密拟定/358
九亲贵反对袁氏组织临时政府/363
十孙中山对袁氏要求取消南京临时政府发起反击/370
十一伍廷芳对袁氏试图独揽组织临时政府大权提出警告/376
十二袁党应对危机之未遂密谋/380
十三内廷降旨宣布共和及授权袁氏组织临时政府计划流产/385
第五章北军将领联衔请愿共和与清廷屈服/389
一亲贵王公激烈抵拒共和/392
二清廷再令袁氏商谈国民会议/397
三廖宇春等敦促北军请愿共和/406
四封赏袁氏侯爵阴谋与袁氏坚辞/410
五段祺瑞等四十七将领奏请立定共和政体以巩皇位/417
六宗社党领袖良弼被炸身亡/422
七前敌两军和解与北军撤退/429
八清廷授权袁氏与民军协商优待条件/434
第六章清帝退位优待条件协商及诏书颁布/445
一袁内阁提议皇室优待条件/448
二南北围绕优待条件的交涉/453
三回归张謇所拟清帝逊位诏书/462
四袁氏对清帝退位诏书的修改/465
五清帝退位诏书之颁布/469
六临时政府地点之争与袁氏就任临时大总统/477
结语/491
附录辛亥鼎革纪事(1911.10.10—1912.2.12)/511
征引文献/581
本周点击榜
本月点击榜
古今历史网_历史故事_历史知识分享平台 https://www.yuzhubaobao.com/ ICP备案:鲁ICP备2024097632号-1 网站地图
人文学术社学术传播× 知识共享:南北议和与清帝退位的历史解读
人文学术社
学术传播× 知识共享
鸣沙
鼎革:南北议和与清帝退位
尚小明 著
精装·604页·43.3万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4年9月出版
引言
与中国历史上历次以一姓兴亡为表征、循环往复的改朝换代不同,辛亥革命具有崭新的内涵——推翻满族君主专制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家,也就是所谓种族革命与政治革命。当革命还在进行之中,《大公报》的一篇社论已提醒国人注意这一特异之点:
自有中国以来,变乱之事多矣,未有如此次之奇特者也。盖历代乱事之起,或由贵戚,或由宗藩,或由强镇,或由权阉,或由敌国外患,或由流寇土匪,若者谓之割据,若者谓之篡窃,若者谓之僭号,若者谓之正统,其所争者,不过为个人之成败、一姓之兴亡,与中国国家并无丝毫关系也。故起因虽异,结果则同,历史具在,千古几如一辙。若夫此次革命,其别立标帜以号召于人者,曰政治,曰种族,其宗旨不在觊觎神器,不在割据地方,朝廷既不得指为叛逆,外人亦不能认为乱民。此其事虽数见于世界各国,而在中国,则自古迄今,实为未有之创局,追原祸始,要皆野蛮专制政府,有以迫成之。
稍后,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发表的《檄满洲蒙古文》也强调此次革命与往时改朝换代不同:“古者有帝王革命,无国民革命;有统绪革命,无政治革命,今并二义而一之。”或许因为布告对象是满洲和蒙古,檄文未用“种族革命”一词,实则不推翻满族君主专制统治,政治革命就不可能实现,其理至明。
革命的最终结果是清帝于1912年2月12日以颁诏退位形式结束了满族王朝对中国二百六十八年的统治,同时也终结了中国两千余年君主专制统治的历史,由此进入民主共和时代。二十五年后,亲历革命并发挥过重要作用的赵凤昌回顾这段历史,从清末以来“民志”与“民力”不断聚合的角度,解释了清王朝的统治何以在短短数月内土崩瓦解,同时揭示了辛亥革命的另一个重要特征——一场时间短、流血少、损失小,基本以和平方式实现国体变革的革命。其言曰:
武昌事起,不重朝而三镇克捷,更旬日而大江南北相继底定,计至岁暮,不过四月,清廷逊位,共和告成。即此四阅月中,除武汉、南京战事较烈,余多望风传檄,云集景从,光复邦家,改革政体。其事之易,无逾于此,而人民所受之损失,亦无轻于此。以视中外历史,每月[阅]革除,备经兵燹,相去竟不可以道里计……国体嬗衍,同于瓜代,即清室之退位,废弃数千年之专制,结束爱新觉罗氏之国祚,亦不过斗室翰墨之间,尽接洽磋商之事。
这一结果一方面应归功于革命党人,他们以长期不懈的武装斗争,给予这个腐朽没落的王朝一次又一次打击,使其陷于风雨飘摇之中;另一方面则应归功于立宪派人士,他们中的有识之士在武昌起义爆发后不到一周,就意识到民主共和乃大势所趋,因此集会商量“时局前途之对付方法”,从有利于国家和人民的角度出发,拟定了尽可能以和平方式促成共和的五条政见:
保全全国旧有疆土,以巩固国家之地位;
消融一切种族界限,以弭永久之竞争;
发挥人道主义,以图国民之幸福;
缩减战争时地,以速平和之恢复;
联合全国军民,以促共和之实行。
这些主张很快得到许多地方精英支持,如湖北樊增祥,湖南宋教仁,陕西于右任,江西夏敬观,江苏唐文治、张謇、赵凤昌、庄蕴宽,浙江汤寿潜、张元济、姚桐豫,安徽江谦,福建高凤谦,广东伍廷芳、温宗尧,云南岑春煊,贵州杨寿彤,四川程德全,河南王抟沙,等等。其中以江浙立宪派为中坚,又吸纳了部分革命党代表人物、开明官员和其他社会名流。他们共同发起组织“全国会议团”,促成独立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议的召集,又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促成南北议和,最终舍弃了残酷的战争方式,以漫长曲折的谈判,就清帝退位、国体改革达成妥协。这不仅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大事,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
对于这段历史,早已有许多史家倾注心血进行过研究,除了各种有名的辛亥革命史、北洋军阀史、中华民国史或中国近代史著作详细阐述外,相关论著和专题论文亦不少。但有两方面不能令人满意。一是绝大多数研究都是从革命视角出发,对于清廷内部情况,特别是其内部纷争及其与袁世凯之间的复杂关系缺乏足够的重视,以致在相当程度上把清廷、袁世凯与革命党三方的关系,简化为袁世凯及其支持者与革命党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影响到对一系列重要史事的判断。二是绝大多数研究习惯于聚焦这段历史中的重要人物或事件,对历史演进过程,特别是各方如何在复杂的对立中一步步走向妥协,缺乏全面细致研究,结果造成许多重要史料被舍弃,大量史实细节被忽视;而那些对重要人物或事件的研究,也常常因为与历史演进过程脱节,漏洞百出,难以令人信服。
其实,从武昌起义爆发,到清廷颁诏退位,总计不过一百二十五天。如果我们抱着最大的敬意重返历史现场,从清廷、袁世凯、革命党、立宪派、列强和舆论六个维度,详细考察这一百二十五天中每一天所发生的事及其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然后再进行综合叙述和分析,那么我们将会讲出怎样的故事?那些我们原本以为接近真相的认识,是否还能成立?那些早已被我们认为是常识的东西,还有多少值得信守?接下来本书将努力呈现和解答这些问题。
鸣沙
鼎革:南北议和与清帝退位
尚小明 著
精装·604页·43.3万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4年9月出版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重新讲述辛亥鼎革历史的学术著作。作者从清廷、袁世凯、革命党、立宪派、列强、舆论等多个维度详细考订了武昌起义至清帝退位总计125天中每一天所发生的事,然后依照史事之间的逻辑关系,对这一历史剧变进行新的叙述和分析。书中不仅提供了大量新史料和新史实,而且在袁世凯如何应对革命、袁世凯的政治诉求、清帝退位诏书的拟定及颁布、袁世凯是否逼迫清帝退位,以及孙中山缘何让位于袁世凯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提出新的认识,极具启发意义。
作者简介
尚小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主要从事清代以来至民国时期政治、学术、教育研究。著有《学人游幕与清代学术》《清代士人游幕表》《留日学生与清末新政》《北大史学系早期发展史研究》《宋案重审》等,并在相关领域发表过一系列学术论文。编有《丁则良文集》《清末立宪运动史料丛刊》(立宪团体卷、国会请愿运动卷、山东谘议局卷、山西谘议局卷)等。
目录
引言/001
第一章武昌起义后朝局演变与袁氏掌权/007
一武昌首义与十四省响应/010
二清廷决定出兵及起用袁世凯/018
三袁氏应命赴鄂办理剿抚/028
四滦州兵谏提出政纲十二条/044
五清廷颁布《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055
六袁氏当选内阁总理及入京与资政院沟通/065
七皇族内阁结束与袁内阁组成/076
八摄政王载沣退政归藩/085
九冯国璋总统禁卫军/096
十袁氏强化对近畿诸省之控制/101
第二章袁党密谋主动召集国民会议未果/107
一袁氏以君主立宪招抚民军被拒/110
二洪述祖首倡召集国民会议/120
三袁氏接受国民会议及游说亲贵失败/124
四唐绍仪推动袁氏密奏召集国民会议/130
五杨度、汪兆铭组织国事共济会/134
六国民会议遭各方拒绝/144
七朱芾煌秘密赴鄂订立推袁之约/150
第三章南北议和协商召集国民会议失败/161
一英国调停下停战协定的签署及延展/164
二议和代表及地点的确定/178
三袁氏的虚君共和诉求/185
四唐伍议定由国民会议决定国体/200
五唐氏敦促袁内阁尽早允准国民会议/214
六袁氏力图以先订选举法延缓国民会议/220
七袁内阁议拟劝导清帝逊位/229
八唐氏续请国民会议与袁内阁上奏/238
九清廷降旨允准召集国民会议/244
十孙中山当选临时大总统及南京临时政府建立/253
十一唐伍议定召集国民会议办法/265
十二民军提出优待皇室条件/270
十三张謇代拟清帝逊位诏书/274
十四袁氏拒绝唐伍所定国民会议组织办法/279
十五北方议和总代表唐绍仪辞职/287
第四章袁内阁劝导清廷授权组织临时政府受挫/291
一北方军人官绅及宗社党反对共和/294
二袁伍电商互不相让/307
三靳云鹏等游说袁氏支持共和及袁氏转变策略/319
四袁氏利用洋商团提出组织临时政府/329
五孙中山承诺让临时大总统与袁氏/335
六袁内阁奏请内廷降旨速定大计/341
七优待皇室条件的协商/351
八内廷宣布共和诏书的秘密拟定/358
九亲贵反对袁氏组织临时政府/363
十孙中山对袁氏要求取消南京临时政府发起反击/370
十一伍廷芳对袁氏试图独揽组织临时政府大权提出警告/376
十二袁党应对危机之未遂密谋/380
十三内廷降旨宣布共和及授权袁氏组织临时政府计划流产/385
第五章北军将领联衔请愿共和与清廷屈服/389
一亲贵王公激烈抵拒共和/392
二清廷再令袁氏商谈国民会议/397
三廖宇春等敦促北军请愿共和/406
四封赏袁氏侯爵阴谋与袁氏坚辞/410
五段祺瑞等四十七将领奏请立定共和政体以巩皇位/417
六宗社党领袖良弼被炸身亡/422
七前敌两军和解与北军撤退/429
八清廷授权袁氏与民军协商优待条件/434
第六章清帝退位优待条件协商及诏书颁布/445
一袁内阁提议皇室优待条件/448
二南北围绕优待条件的交涉/453
三回归张謇所拟清帝逊位诏书/462
四袁氏对清帝退位诏书的修改/465
五清帝退位诏书之颁布/469
六临时政府地点之争与袁氏就任临时大总统/477
结语/491
附录辛亥鼎革纪事(1911.10.10—1912.2.12)/511
征引文献/581
本周点击榜
本月点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