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治蜀_关于秦国的历史
在万里长城建成之前,中国另外一项福泽万代的大工程已经诞生了——都江堰。正是由于李冰所建的都江堰,四川平原从旱涝无常的灾区变成了司马迁笔下的“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的“天府之国”,也为秦国进行兼并战争提供了粮食保障。
李冰生平
李冰是战国时期秦国人,约在秦昭王五十一年至五十六年间被任命为蜀郡守。关于李冰的籍贯,长期以来学术界一直没有定论。直到20世纪末,山西运城的李氏后裔李保生将自家族谱中“始祖李冰赴蜀治水”的记载写信告诉了都江堰市政协,学术界才确定李冰是山西运城人。
关于李冰在任命为蜀郡守之前的事情并没有历史记载。唯一可以知道的是,他能知天文地理,是一位水利专家,但到底是因为他本身就是水利专家,才修建成都江堰等大型水利工程,还是因为他被蜀地旱涝灾害的形势所逼,不得不以“治水”为使命,钻研水利知识,才最终得以成为水利专家?历史并没有记载李冰修建都江堰之前的水利工程,很可能他也只是一位精通天文地理的官员而已。与其他大部分精通诗书礼乐的官僚相比,他更是一位实践科学家,治理蜀地在他看来并不是空虚的政治排场,而是实实在在地解决蜀地最紧迫的问题——旱涝无常。这样,身为蜀地郡守的他,就算当初没有水利工程的经验,也要开始学习如何治水了。()李冰父子雕像 李冰,今山西运城人,是战国时期的水利家,对天文地理也有研究。秦昭王末年(约前256~前251)为蜀郡守,在今四川省都江堰市(原灌县)岷江出山口处主持兴建了中国早期的灌溉工程都江堰。
古代的蜀地被称为“泽国”或“赤盆”,因为它非涝即旱,蜀地百姓世代都要与洪水斗争。当秦惠王九年(前316)时,秦国吞并蜀国。为了将蜀国作为自己的重要基地,秦王派李冰担任蜀郡守,以求彻底治理岷江水患。李冰刚刚上任蜀郡守,就亲眼察看了当地严重的旱涝灾情。成都平原北部的岷江沿岸山高谷深,水流湍急,一到地势平缓的灌县附近,往往冲破堤岸,泛滥成灾。而灌县城西南面的玉垒山,又阻碍江水东流,所以每年到夏秋洪水季节,四川盆地常常是东旱西涝。
二王庙“深淘滩低作堰”刻石
李冰和儿子对岷江的水情、地势详细考察之后,制定了治理岷江的方案,设计和修建了都江堰。都江堰兼具防洪、灌溉和航行三大作用,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的排灌作用,确保蜀地的农业生产。李冰总结出了治水三字经“深淘滩,低作堰”、八字真言“遇弯截角,逢正抽心”,这几句话直到现在仍是修建水利工程的宝贵经验。
除了水利工程外,李冰还对蜀郡的经济建设做出贡献。他广修桥梁,在成都的大干渠上就修了七座桥:“直西门郫江中冲治桥;西南石牛门曰市桥;城南曰江桥;南渡流曰万里桥;西上曰夷里桥,上(亦)曰笮桥;从冲治桥而西出折曰长升桥;郫江上西有永平桥。”此外,李冰是中国历史上记载的最早采用凿井煮盐法的人。之前川盐开采多依赖于天然咸泉、咸石,李冰创造了凿井煮盐的方法,结束了蜀地盐业生产的原始状况,大大促进了蜀地的盐产业。
修建都江堰
都江堰工程主要由分水堰、飞沙堰和宝瓶口三个主要工程组成。
首先,为了确保岷江的水能够东流,李冰先将玉垒山凿开一个20米宽的口,称为“宝瓶口”。被分开的玉垒山形状如大石堆,因此被后人称作“离堆”。
其次,在岷江中心修建分水堰。李冰命人编成长三丈、宽二尺的大竹笼,装满鹅卵石,再将其一个一个沉入江底,筑成分水大堤。大堤前段形如鱼头,所以被称为“鱼嘴”,它迎向岷江上游,将汹涌而来的江水分成东西两股。西股是岷江的正流,称为外江;东股是灌溉渠系的总干渠,被称为内江。内江的水流进“宝瓶口”之后,被分割成许多大小沟渠河道,从而组成一个纵横交错的扇形水网,灌溉成都平原的千里农田。分水堰两侧垒砌大卵石护堤,此堤也被称为“金堤”。
之后,为了进一步控制宝瓶口的进水量,李冰又在鱼嘴分水堤的尾部修建了分洪用的平水槽和“飞沙堰”溢洪道。与分水堰一样,飞沙堰也是用竹笼装卵石堆筑而成。当内江水位过高时,洪水就经过平水槽,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这样就保障了内江灌区不会被水淹。鱼嘴的分水量在不同季节不同,春耕季节,内江水量约占六成,外江水量占四成;而在洪水季节,内江多余的水会由飞沙堰自动溢出。宝瓶口是控制江水量的闸口。
为了测量内江的水位,李冰制作了三个石人立于江中,作为观测水位的标尺,令“水竭不至足,盛不没肩”,这是历史上记载最早的水则。
除此之外,为了淘挖淤积在江底和灌溉渠道的泥沙,李冰制作石犀埋在内江中,作为岁修时淘挖泥沙的深度标准。岁修的原则是“深淘滩,低作堰”。“深淘滩”是指深挖河底的泥沙;“低作堰”是指飞沙堰的堰顶不可太高,以免洪水季节阻碍泄洪。
都江堰的建成彻底解决了岷江泛滥成灾的问题,使得岷江江水被合理利用,从而灌溉成都平原三百多万亩土地。自此,蜀地成为沃野千里的富庶之地,也成为中国历代以来粮食的储备地区。在三国时期,诸葛亮建议刘备占领此地作为自己的基地,抗战时期四川也成为中国的大后方。
除都江堰以外,李冰还在蜀郡兴建了其他水利工程,如:李冰组织百姓开凿发源于蒙山的青衣水河中心的山岩,整理河道,使之便利航行;也曾经对管江、汶井江、洛水进行过疏导。
轶事传说
四川人对李冰非常崇敬,尊称为他为“川祖”,“川祖庙”几乎遍及四川。传说李冰的儿子李二郎协助父亲治水有功,父子二人被称为“二王”,人们在都江堰左岸山上修建了二王庙,纪念他们为蜀地发展做出的不朽贡献。关于李二郎的历史记载非常少,有人认为这个人是子虚乌有。但北宋以后,李二郎协助李冰治水的故事广为流传,宋真宗时候曾专门命人制作“御制李二郎神碑”。李冰甚至成为都江堰灌区老百姓所崇拜的神灵,每年清明时节,蜀地的居民都会在二王庙举行祭祀活动与开水典礼。
关于李冰治水,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传说,就是蜀民为颂扬李冰的伟大功绩而广为传颂的“李冰斗牛”的故事。故事说的是李冰修建完都江堰,完成岷江两江(内江、外江)的水利工程后,两江的江神每年都向百姓索取两名美貌少女作为妻子。如果没有少女送来,江神就发动洪水摧毁农田。为了拯救百姓,李冰先让自己的女儿扮作新娘,亲自送到江神祠,并邀请江神一起喝酒,在酒席上,李冰怒斥江神的害民之举。突然李冰和江神都消失了,人们发现只有两头壮硕的公牛在江边厮斗,过了很久,李冰才汗水淋漓地出现,他对百姓说:“我变作公牛与江神决斗,需要你们助我一臂之力,待会等我化成公牛再与他相斗时,请你们出手帮我制服江神。那头腰上有白色条纹的牛就是我变的。”说完话,李冰又变成公牛,继续与江神斗成一团。旁边的人趁机拔剑刺向江神所化的牛,李冰险胜。自此,蜀地江河不涝,百姓安康。蜀地百姓因为这件事,非常崇敬李冰的气魄与果断,以后称赞体格健壮的年轻人为“冰儿”。李冰也成为中国民俗斗牛活动的鼻祖,后人为了纪念李冰,逐渐形成斗牛的民间习俗。
二王庙 二王庙原名“崇德祠”,寓意李冰治水有功,人们推崇他的恩德。原本仅塑李冰石像一尊。宋开宝五年(972),增塑李二郎石像一尊。宋、元两代,李冰父子先后被敕封为王,故将崇德祠改为二王庙。
本周点击榜
本月点击榜
古今历史网_历史故事_历史知识分享平台 https://www.yuzhubaobao.com/ ICP备案:鲁ICP备2024097632号-1 网站地图
李冰:从山西运城走出的水利专家,造就天府之国的传奇人物
李冰治蜀_关于秦国的历史
在万里长城建成之前,中国另外一项福泽万代的大工程已经诞生了——都江堰。正是由于李冰所建的都江堰,四川平原从旱涝无常的灾区变成了司马迁笔下的“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的“天府之国”,也为秦国进行兼并战争提供了粮食保障。
李冰生平
李冰是战国时期秦国人,约在秦昭王五十一年至五十六年间被任命为蜀郡守。关于李冰的籍贯,长期以来学术界一直没有定论。直到20世纪末,山西运城的李氏后裔李保生将自家族谱中“始祖李冰赴蜀治水”的记载写信告诉了都江堰市政协,学术界才确定李冰是山西运城人。
关于李冰在任命为蜀郡守之前的事情并没有历史记载。唯一可以知道的是,他能知天文地理,是一位水利专家,但到底是因为他本身就是水利专家,才修建成都江堰等大型水利工程,还是因为他被蜀地旱涝灾害的形势所逼,不得不以“治水”为使命,钻研水利知识,才最终得以成为水利专家?历史并没有记载李冰修建都江堰之前的水利工程,很可能他也只是一位精通天文地理的官员而已。与其他大部分精通诗书礼乐的官僚相比,他更是一位实践科学家,治理蜀地在他看来并不是空虚的政治排场,而是实实在在地解决蜀地最紧迫的问题——旱涝无常。这样,身为蜀地郡守的他,就算当初没有水利工程的经验,也要开始学习如何治水了。()李冰父子雕像 李冰,今山西运城人,是战国时期的水利家,对天文地理也有研究。秦昭王末年(约前256~前251)为蜀郡守,在今四川省都江堰市(原灌县)岷江出山口处主持兴建了中国早期的灌溉工程都江堰。
古代的蜀地被称为“泽国”或“赤盆”,因为它非涝即旱,蜀地百姓世代都要与洪水斗争。当秦惠王九年(前316)时,秦国吞并蜀国。为了将蜀国作为自己的重要基地,秦王派李冰担任蜀郡守,以求彻底治理岷江水患。李冰刚刚上任蜀郡守,就亲眼察看了当地严重的旱涝灾情。成都平原北部的岷江沿岸山高谷深,水流湍急,一到地势平缓的灌县附近,往往冲破堤岸,泛滥成灾。而灌县城西南面的玉垒山,又阻碍江水东流,所以每年到夏秋洪水季节,四川盆地常常是东旱西涝。
二王庙“深淘滩低作堰”刻石
李冰和儿子对岷江的水情、地势详细考察之后,制定了治理岷江的方案,设计和修建了都江堰。都江堰兼具防洪、灌溉和航行三大作用,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的排灌作用,确保蜀地的农业生产。李冰总结出了治水三字经“深淘滩,低作堰”、八字真言“遇弯截角,逢正抽心”,这几句话直到现在仍是修建水利工程的宝贵经验。
除了水利工程外,李冰还对蜀郡的经济建设做出贡献。他广修桥梁,在成都的大干渠上就修了七座桥:“直西门郫江中冲治桥;西南石牛门曰市桥;城南曰江桥;南渡流曰万里桥;西上曰夷里桥,上(亦)曰笮桥;从冲治桥而西出折曰长升桥;郫江上西有永平桥。”此外,李冰是中国历史上记载的最早采用凿井煮盐法的人。之前川盐开采多依赖于天然咸泉、咸石,李冰创造了凿井煮盐的方法,结束了蜀地盐业生产的原始状况,大大促进了蜀地的盐产业。
修建都江堰
都江堰工程主要由分水堰、飞沙堰和宝瓶口三个主要工程组成。
首先,为了确保岷江的水能够东流,李冰先将玉垒山凿开一个20米宽的口,称为“宝瓶口”。被分开的玉垒山形状如大石堆,因此被后人称作“离堆”。
其次,在岷江中心修建分水堰。李冰命人编成长三丈、宽二尺的大竹笼,装满鹅卵石,再将其一个一个沉入江底,筑成分水大堤。大堤前段形如鱼头,所以被称为“鱼嘴”,它迎向岷江上游,将汹涌而来的江水分成东西两股。西股是岷江的正流,称为外江;东股是灌溉渠系的总干渠,被称为内江。内江的水流进“宝瓶口”之后,被分割成许多大小沟渠河道,从而组成一个纵横交错的扇形水网,灌溉成都平原的千里农田。分水堰两侧垒砌大卵石护堤,此堤也被称为“金堤”。
之后,为了进一步控制宝瓶口的进水量,李冰又在鱼嘴分水堤的尾部修建了分洪用的平水槽和“飞沙堰”溢洪道。与分水堰一样,飞沙堰也是用竹笼装卵石堆筑而成。当内江水位过高时,洪水就经过平水槽,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这样就保障了内江灌区不会被水淹。鱼嘴的分水量在不同季节不同,春耕季节,内江水量约占六成,外江水量占四成;而在洪水季节,内江多余的水会由飞沙堰自动溢出。宝瓶口是控制江水量的闸口。
为了测量内江的水位,李冰制作了三个石人立于江中,作为观测水位的标尺,令“水竭不至足,盛不没肩”,这是历史上记载最早的水则。
除此之外,为了淘挖淤积在江底和灌溉渠道的泥沙,李冰制作石犀埋在内江中,作为岁修时淘挖泥沙的深度标准。岁修的原则是“深淘滩,低作堰”。“深淘滩”是指深挖河底的泥沙;“低作堰”是指飞沙堰的堰顶不可太高,以免洪水季节阻碍泄洪。
都江堰的建成彻底解决了岷江泛滥成灾的问题,使得岷江江水被合理利用,从而灌溉成都平原三百多万亩土地。自此,蜀地成为沃野千里的富庶之地,也成为中国历代以来粮食的储备地区。在三国时期,诸葛亮建议刘备占领此地作为自己的基地,抗战时期四川也成为中国的大后方。
除都江堰以外,李冰还在蜀郡兴建了其他水利工程,如:李冰组织百姓开凿发源于蒙山的青衣水河中心的山岩,整理河道,使之便利航行;也曾经对管江、汶井江、洛水进行过疏导。
轶事传说
四川人对李冰非常崇敬,尊称为他为“川祖”,“川祖庙”几乎遍及四川。传说李冰的儿子李二郎协助父亲治水有功,父子二人被称为“二王”,人们在都江堰左岸山上修建了二王庙,纪念他们为蜀地发展做出的不朽贡献。关于李二郎的历史记载非常少,有人认为这个人是子虚乌有。但北宋以后,李二郎协助李冰治水的故事广为流传,宋真宗时候曾专门命人制作“御制李二郎神碑”。李冰甚至成为都江堰灌区老百姓所崇拜的神灵,每年清明时节,蜀地的居民都会在二王庙举行祭祀活动与开水典礼。
关于李冰治水,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传说,就是蜀民为颂扬李冰的伟大功绩而广为传颂的“李冰斗牛”的故事。故事说的是李冰修建完都江堰,完成岷江两江(内江、外江)的水利工程后,两江的江神每年都向百姓索取两名美貌少女作为妻子。如果没有少女送来,江神就发动洪水摧毁农田。为了拯救百姓,李冰先让自己的女儿扮作新娘,亲自送到江神祠,并邀请江神一起喝酒,在酒席上,李冰怒斥江神的害民之举。突然李冰和江神都消失了,人们发现只有两头壮硕的公牛在江边厮斗,过了很久,李冰才汗水淋漓地出现,他对百姓说:“我变作公牛与江神决斗,需要你们助我一臂之力,待会等我化成公牛再与他相斗时,请你们出手帮我制服江神。那头腰上有白色条纹的牛就是我变的。”说完话,李冰又变成公牛,继续与江神斗成一团。旁边的人趁机拔剑刺向江神所化的牛,李冰险胜。自此,蜀地江河不涝,百姓安康。蜀地百姓因为这件事,非常崇敬李冰的气魄与果断,以后称赞体格健壮的年轻人为“冰儿”。李冰也成为中国民俗斗牛活动的鼻祖,后人为了纪念李冰,逐渐形成斗牛的民间习俗。
二王庙 二王庙原名“崇德祠”,寓意李冰治水有功,人们推崇他的恩德。原本仅塑李冰石像一尊。宋开宝五年(972),增塑李二郎石像一尊。宋、元两代,李冰父子先后被敕封为王,故将崇德祠改为二王庙。
本周点击榜
本月点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