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历史的血脉。经历五千年沧桑变幻,中华文明却始终一脉相承,这正是因为记述着灿烂文明的历史文化遗产源远流长,奔腾不息。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长久以来,我国的历史文化以各种方式保留在城乡各地,沉淀为独特的记忆和标识,在每个时期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日前,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要建立分类科学、保护有力、管理有效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为下一步做好保护传承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如今,当老传统遇到新观念,当古建筑邂逅新技术,怎样进一步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将历史文脉和文化根基继续传承下去,成为整个社会都要面临的崭新课题。
●案例:古樟成林,青砖黑瓦,庭院深深,水烟袅袅……今年国庆假期,位于江西吉安吉州区兴桥镇的钓源古村成为南昌大学大一新生李娟和室友们的旅行目的地。
钓源古村是一个有着11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走进村子,错落有致的民居祠宇、斑驳苍老的风火墙、曲曲折折的小巷等景观无不透着强烈的人文色彩。“早就听说钓源古村很美,但直到真正到了这里,才感受到什么叫‘一幅青砖黑瓦水墨画’。”李娟说。
在青海玉树州称多县拉布乡郭吾村,尼玛(左)计划帮助修复村民家的传统建筑。新华社发
据了解,近年来新村建立后,钓源古村呈现“空心化”趋势,只剩下几户人家。为了加快破解空心村、古建保护与合理化利用的难题,吉州区通过引进专业团队高品质谋划,改造升级入口体验区、驿道体验区、未来村落实验场、古村古韵区、古村源流区、古村商贾区等板块,让传统古村落真正“活”起来。
近年来的国内旅游市场上,既能欣赏自然美景又能感受历史文化魅力的古村落旅游,受到越来越多“驴友”青睐。
“在消费升级、出国游受限等背景下,江西、安徽等我国古村镇的主要分布地,迎来了文旅发展的黄金机遇期。”中国文物学会古村镇专委会兴业部主任郭晓光表示,然而,一些古村落身为文物的特殊属性,令其在规划开发、商业运营等方面,有着远高于一般文旅项目的严苛标准。如何在做好文物保护的前提下打好这张文旅融合的好牌,成为各地特别是古村镇资源丰富地区的新课题。
地处皖南的安徽宣城泾县,是有着25个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古村镇的旅游目的地。近年来借助短视频等新媒体的传播,这里的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连年攀升,本地居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升。
“虽然旅游资源充足,但与古村镇相关的法律体系尚不完善,在古村镇中开展保护工作的难度较大。”泾县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不仅古建筑保护的压力巨大,由于古建筑在硬件条件上不能满足现代人的生活标准,村民住房需求与古建保护间的矛盾凸显。
“虽然古村落文化旅游有一定成效,但古村落消失等问题同样突出。改革开放后,我国古村落的损毁与消亡速度就有加快趋势。”前瞻产业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虽然国家在一步步加大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法定化保护力度,但各地在实施保护修缮和活化利用时,仍面临不少难题。
对此,《意见》明确指出要以城市、村镇等活态遗产为主体和依托,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村落)、街区和历史建筑、工业遗产、农业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各类历史文化遗产作为有机整体,形成保护传承体系。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共拥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37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90座。与此同时,我国还公布了中国历史文化名镇312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487个、中国传统村落6819个,形成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农耕文明遗产群。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包括历史街区、历史建筑,是生产生活的重要载体,保护传承工作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司长苏蕴山表示,要发挥文化遗产的综合价值,整合散落的历史文化资源,让群众在‘日用而不觉’中感受文化的魅力;还要发展文化旅游、创意产业,让老百姓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有更多获得感。
●案例:外滩建筑群、徐家汇天主教堂、静安寺……上海是我国最繁华的城市之一,也是中国近代建筑文化的发祥地和发展中心。
然而,在城市发展中,上海对于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有一个缓慢的认识过程。经过近30年的探索,上海在修缮、加建、移位、插建和复建,风貌保护,历史建筑的更新、再生和利用等方面进行探索性试验,形成了基本符合上海历史建筑特点和现实的建筑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和方法。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如何处理好城市改造开发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之间的关系,是我国城市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
“自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建造的近2300万平方米的里弄住宅,是上海最具有特色的一种建筑类型,是中西建筑形式和生活方式相互交融的典型。”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郑时龄指出,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变”与“新”成为城市发展的代名词,简单以“新”以“变”为目标,缺乏在法制、管理及操作实施层面上的制度保障。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上海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约4500万平方米的历史建筑中,约三分之二已经不复存在,1949年统计的9214条里弄剩下不到1000条。
但是随着历史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意识不断增强,自2002年以来,上海的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取得了很大成绩,也初步探索出适合上海的保护模式,即坚持使用与保护相结合,在使用中保护。郑时龄表示,在历史建筑中植入多种功能,例如利用历史上的办公、住宅和公用建筑作为会所、学校等,利用工业建筑遗产作为创意中心、住宅、酒店、剧场等,出现了一批优秀实例。
“《意见》明确提出要建立分类科学、保护有力、管理有效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杨保军指出,这就要求我们既要保护单体建筑,也要保护街巷街区、城镇格局,还要保护好历史地段、自然景观、人文环境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另外,在过去历史文化保护工作中,存在重视古代、轻视近现代的倾向,不能真实、立体、全面地展现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针对这一问题,《意见》提出,不仅要保护好中国古代的遗产,还要保护好近现代和当代重要的建设成果。
“要通过系统保护各时期的历史文化遗产,全方位展现古代文明、近现代史,特别是中国成立、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的光辉历程,生动、立体讲好中国故事。”杨保军说。
严格拆除管理是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关键。对此,《意见》明确“在城市更新中禁止大拆大建、拆真建假、以假乱真”“切实保护能够体现城市特定发展阶段、反映重要历史事件、凝聚社会公众情感记忆的既有建筑”,这些举措将对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产生深远影响。
●案例:日前,2021年文化遗产数字化无人机贴近摄影测量大赛正式启动。活动在线上征集、评选无人机贴近摄影测量技术所呈现的文化遗产精细化模型,旨在促进中国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探索“实景三维”建设的新方法、新路径,弘扬我国优秀历史文化。
本次大赛征集作品的测绘对象是中国传统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古遗址、古建筑、古村落、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或代表性建筑,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等。
据了解,“贴近摄影测量”是武汉大学张祖勋院士团队针对测绘行业精细化测量需求提出的一项全新技术,最早被应用于地质调查与监测预警,以物体的“面”为摄影对象,通过贴近摄影获取超高分辨率影像,对地理信息进行精细化提取。
“无人机贴近摄影测量技术可对古建筑、文化遗址进行高速度、全方位的记录,不仅能够提高文化遗产测绘数据采集的效率,还能大幅度降低作业时的安全风险。”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借助该技术,文物保护工作者可以轻松还原古建筑的真实面貌,为文物保护与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新技术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在大家面前,具有自动获取数据功能的“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就是其中之一。
业内专家表示,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是一种新型测量技术,在不接触物体的前提下便可获取物体空间内的三维点云数据信息,避免了人为接触而产生的不必要损坏,同时满足了文化遗产保护中数据记录的时效性。根据所选设备不同,测距可达几十米、几百米不等,对于一些占地面积较大、不可移动的物质文化遗产,在距离物体很远的位置便可完成扫描,所获得的数据也可达到毫米级别的精度。
据悉,目前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正在运用于一些城市古建筑的信息扫描,其获取的数据具有灵活的应用性,结合互联网新科技技术,便可实现文化遗产的“新”传播。专家表示,这有助于将传统的文字阅读等单一的展示形式向更加具有互动性、便捷性、传播性的宣传展示方式转变,让更多年轻人关注历史文化遗产,养成主动保护它们的良好习惯。
“真正的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一定是社会性、全民性的活动,随着社交网络、短视频平台的飞速发展,相关部门要加速建立面向大众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术委员会委员、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董卫表示,在数字时代,只有最大限度地普及文化遗产保护知识,才能真正让大众参与到保护与传承当中,才能延续历史文脉,在数字时代开创遗产保护的新方式,推动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
本周点击榜
本月点击榜
古今历史网_历史故事_历史知识分享平台 https://www.yuzhubaobao.com/ ICP备案:鲁ICP备2024097632号-1 网站地图
城乡建设:如何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
历史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历史的血脉。经历五千年沧桑变幻,中华文明却始终一脉相承,这正是因为记述着灿烂文明的历史文化遗产源远流长,奔腾不息。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长久以来,我国的历史文化以各种方式保留在城乡各地,沉淀为独特的记忆和标识,在每个时期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日前,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要建立分类科学、保护有力、管理有效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为下一步做好保护传承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如今,当老传统遇到新观念,当古建筑邂逅新技术,怎样进一步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将历史文脉和文化根基继续传承下去,成为整个社会都要面临的崭新课题。
●案例:古樟成林,青砖黑瓦,庭院深深,水烟袅袅……今年国庆假期,位于江西吉安吉州区兴桥镇的钓源古村成为南昌大学大一新生李娟和室友们的旅行目的地。
钓源古村是一个有着11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走进村子,错落有致的民居祠宇、斑驳苍老的风火墙、曲曲折折的小巷等景观无不透着强烈的人文色彩。“早就听说钓源古村很美,但直到真正到了这里,才感受到什么叫‘一幅青砖黑瓦水墨画’。”李娟说。
在青海玉树州称多县拉布乡郭吾村,尼玛(左)计划帮助修复村民家的传统建筑。新华社发
据了解,近年来新村建立后,钓源古村呈现“空心化”趋势,只剩下几户人家。为了加快破解空心村、古建保护与合理化利用的难题,吉州区通过引进专业团队高品质谋划,改造升级入口体验区、驿道体验区、未来村落实验场、古村古韵区、古村源流区、古村商贾区等板块,让传统古村落真正“活”起来。
近年来的国内旅游市场上,既能欣赏自然美景又能感受历史文化魅力的古村落旅游,受到越来越多“驴友”青睐。
“在消费升级、出国游受限等背景下,江西、安徽等我国古村镇的主要分布地,迎来了文旅发展的黄金机遇期。”中国文物学会古村镇专委会兴业部主任郭晓光表示,然而,一些古村落身为文物的特殊属性,令其在规划开发、商业运营等方面,有着远高于一般文旅项目的严苛标准。如何在做好文物保护的前提下打好这张文旅融合的好牌,成为各地特别是古村镇资源丰富地区的新课题。
地处皖南的安徽宣城泾县,是有着25个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古村镇的旅游目的地。近年来借助短视频等新媒体的传播,这里的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连年攀升,本地居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升。
“虽然旅游资源充足,但与古村镇相关的法律体系尚不完善,在古村镇中开展保护工作的难度较大。”泾县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不仅古建筑保护的压力巨大,由于古建筑在硬件条件上不能满足现代人的生活标准,村民住房需求与古建保护间的矛盾凸显。
“虽然古村落文化旅游有一定成效,但古村落消失等问题同样突出。改革开放后,我国古村落的损毁与消亡速度就有加快趋势。”前瞻产业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虽然国家在一步步加大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法定化保护力度,但各地在实施保护修缮和活化利用时,仍面临不少难题。
对此,《意见》明确指出要以城市、村镇等活态遗产为主体和依托,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村落)、街区和历史建筑、工业遗产、农业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各类历史文化遗产作为有机整体,形成保护传承体系。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共拥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37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90座。与此同时,我国还公布了中国历史文化名镇312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487个、中国传统村落6819个,形成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农耕文明遗产群。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包括历史街区、历史建筑,是生产生活的重要载体,保护传承工作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司长苏蕴山表示,要发挥文化遗产的综合价值,整合散落的历史文化资源,让群众在‘日用而不觉’中感受文化的魅力;还要发展文化旅游、创意产业,让老百姓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有更多获得感。
●案例:外滩建筑群、徐家汇天主教堂、静安寺……上海是我国最繁华的城市之一,也是中国近代建筑文化的发祥地和发展中心。
然而,在城市发展中,上海对于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有一个缓慢的认识过程。经过近30年的探索,上海在修缮、加建、移位、插建和复建,风貌保护,历史建筑的更新、再生和利用等方面进行探索性试验,形成了基本符合上海历史建筑特点和现实的建筑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和方法。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如何处理好城市改造开发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之间的关系,是我国城市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
“自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建造的近2300万平方米的里弄住宅,是上海最具有特色的一种建筑类型,是中西建筑形式和生活方式相互交融的典型。”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郑时龄指出,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变”与“新”成为城市发展的代名词,简单以“新”以“变”为目标,缺乏在法制、管理及操作实施层面上的制度保障。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上海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约4500万平方米的历史建筑中,约三分之二已经不复存在,1949年统计的9214条里弄剩下不到1000条。
但是随着历史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意识不断增强,自2002年以来,上海的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取得了很大成绩,也初步探索出适合上海的保护模式,即坚持使用与保护相结合,在使用中保护。郑时龄表示,在历史建筑中植入多种功能,例如利用历史上的办公、住宅和公用建筑作为会所、学校等,利用工业建筑遗产作为创意中心、住宅、酒店、剧场等,出现了一批优秀实例。
“《意见》明确提出要建立分类科学、保护有力、管理有效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杨保军指出,这就要求我们既要保护单体建筑,也要保护街巷街区、城镇格局,还要保护好历史地段、自然景观、人文环境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另外,在过去历史文化保护工作中,存在重视古代、轻视近现代的倾向,不能真实、立体、全面地展现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针对这一问题,《意见》提出,不仅要保护好中国古代的遗产,还要保护好近现代和当代重要的建设成果。
“要通过系统保护各时期的历史文化遗产,全方位展现古代文明、近现代史,特别是中国成立、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的光辉历程,生动、立体讲好中国故事。”杨保军说。
严格拆除管理是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关键。对此,《意见》明确“在城市更新中禁止大拆大建、拆真建假、以假乱真”“切实保护能够体现城市特定发展阶段、反映重要历史事件、凝聚社会公众情感记忆的既有建筑”,这些举措将对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产生深远影响。
●案例:日前,2021年文化遗产数字化无人机贴近摄影测量大赛正式启动。活动在线上征集、评选无人机贴近摄影测量技术所呈现的文化遗产精细化模型,旨在促进中国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探索“实景三维”建设的新方法、新路径,弘扬我国优秀历史文化。
本次大赛征集作品的测绘对象是中国传统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古遗址、古建筑、古村落、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或代表性建筑,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等。
据了解,“贴近摄影测量”是武汉大学张祖勋院士团队针对测绘行业精细化测量需求提出的一项全新技术,最早被应用于地质调查与监测预警,以物体的“面”为摄影对象,通过贴近摄影获取超高分辨率影像,对地理信息进行精细化提取。
“无人机贴近摄影测量技术可对古建筑、文化遗址进行高速度、全方位的记录,不仅能够提高文化遗产测绘数据采集的效率,还能大幅度降低作业时的安全风险。”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借助该技术,文物保护工作者可以轻松还原古建筑的真实面貌,为文物保护与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新技术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在大家面前,具有自动获取数据功能的“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就是其中之一。
业内专家表示,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是一种新型测量技术,在不接触物体的前提下便可获取物体空间内的三维点云数据信息,避免了人为接触而产生的不必要损坏,同时满足了文化遗产保护中数据记录的时效性。根据所选设备不同,测距可达几十米、几百米不等,对于一些占地面积较大、不可移动的物质文化遗产,在距离物体很远的位置便可完成扫描,所获得的数据也可达到毫米级别的精度。
据悉,目前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正在运用于一些城市古建筑的信息扫描,其获取的数据具有灵活的应用性,结合互联网新科技技术,便可实现文化遗产的“新”传播。专家表示,这有助于将传统的文字阅读等单一的展示形式向更加具有互动性、便捷性、传播性的宣传展示方式转变,让更多年轻人关注历史文化遗产,养成主动保护它们的良好习惯。
“真正的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一定是社会性、全民性的活动,随着社交网络、短视频平台的飞速发展,相关部门要加速建立面向大众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术委员会委员、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董卫表示,在数字时代,只有最大限度地普及文化遗产保护知识,才能真正让大众参与到保护与传承当中,才能延续历史文脉,在数字时代开创遗产保护的新方式,推动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
本周点击榜
本月点击榜